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公农1号苜蓿为研究对象,在65cm行距条件下,通过对播种量,磷、钾肥施用量的研究,确定实现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生产优质高效的组合。结果表明:在吉林省西部公农1号苜蓿种子在旱作条件下,播种量3kg/hm2、硫酸二铵施用量240kg/hm2、硫酸钾施用量120kg/hm2为合理组合,其种子产量314kg/hm2,比对照250kg/hm2,提高25.4%。  相似文献   

2.
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5)
本试验采用田间小区实验,研究了聚磷酸铵水溶肥对西红柿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磷酸铵水溶肥的施用量在0~116 kg/hm2时,西红柿产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反而降低西红柿的产量;施用水溶肥能够增加西红柿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同时也能增加西红柿硝酸盐的含量,当施肥量为116kg/hm2时,西红柿各个品质的指标达到最优,因此,聚磷酸铵水溶肥在西红柿上的最佳用量为116kg/hm2。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冬小麦的经济合理施肥。在以施微肥为肥底的基础上,各施肥处理均比对照有显著增产效果,增产率达0.27%~17.84%。不同处理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也都有所增加。但施肥量过大,易引起小麦倒伏。在该试验条件下,产量模型为y=-3.3009x2+29.297x+463.43(R2=0.9847**),最高产量(598.32kg/亩)的施肥量为45.7kg/亩,经济合理施肥量为40.1kg/亩,施肥利润为687.1元/亩。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优良菜用大豆小寒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其鲜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寒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6万株/667m2,适宜施肥水平为复合肥15kg/hm2。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玉米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结果为当施氮量为300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当施氮量为252.28 kg/hm2时,经济效益最高,施氮量为250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灌溉水矿化度对玛纳斯流域棉花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利用咸水资源对缓解干旱区绿洲农业用水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0年和2011年在石河子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研究了矿化度为0.87、2、3、4、6、8g/L的咸水对土壤水盐动态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水灌溉导致土壤剖面持续积盐,棉花叶面积指数减小,干物质积累减少、产量下降;灌溉水矿化度每提高1g/L,产量降低约391kg/hm2;土壤根系层(0~60cm)可溶性盐浓度每升高1g/L,产量降低约861kg/hm2。在灌溉水矿化度2g/L情况下,100cm土层盐分最大累积率2010年为113%,2011年为26%,呈下降趋势,棉花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受影响较小,可作为该区咸水利用调控参考阈值,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探讨曲水县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氮、磷、钾配比与用量对春青稞"藏青320"产量的影响,为指导曲水县春青稞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春青稞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此区春播域内春青稞推荐施肥量(kg/亩)为:N7.75、P2O52.49、K2O4.25。  相似文献   

8.
对林芝地区察隅县玉米采用"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了配方施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点最大产量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N 8.63kg/667m2、P5O22.01kg/667m2和K2O3.36kg/667m2,此时玉米的产量为724.78kg/667m2;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8.59kg/667m2、P5O22.08kg/667m2和K2O3.28kg/667m2,对应玉米产量为724.95kg/667m2。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春青稞藏青320在贡嘎县中低产田土壤上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该县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为我地区春青稞大面积生产科学施肥提供依据;采用"3415"回归最优设计,开展了春青稞青320肥效试验,研究中低产田施肥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的施肥配比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1)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2)该区域土壤肥力春青稞亩产量达146.5~156.25kg。(3)当地常规农家肥亩施用量1500kg,在提高利用率的情况下当季亩增产20.5kg。(4)结合不同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和目前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肥亩推荐施用量分别为46%尿素8.21kg/亩,12%过磷酸钙18.75kg/亩,60%氯化钾2.29kg。  相似文献   

10.
生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土养分极度缺乏、结构紊乱。为了给黄土高原沟壑区弃土场培肥提供一定的技术依据,试验在黄土高原陕西省长武农业生态试验站模拟弃土场进行。试验选取白三叶、草木樨、紫穗槐、柠条、黑麦草5种植物,探究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各植物小区0~10 cm、10~2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设施有机肥(羊粪),施肥量为30000 kg/hm~2;施秸秆,施肥量为9000 kg/hm~2,以及不施肥三种施肥处理,探寻植物在单播、混播模式下对弃土场的土壤培肥效果。黑麦草+白三叶在三种处理下的土壤肥力均较高,培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不同种植密度对西藏引种荞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苦荞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其适宜的种植密度,明确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荞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以及对主要农艺性状因素有显著影响作用。1品种—晋苦荞2号,其株高、分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均表现差异显著。最佳密度处理为3kg/mu,其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2品种—曲美苦荞,其株高、分节数、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均表现差异显著。最佳密度处理为4kg/mu,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植物生长以及微生物活动的基本条件,水分的充足与否与植物能否存活、生长好坏有着莫大的牵连。在长武长期连续定位试验设三种施肥处理:A:设施有机肥(羊粪),施肥量为30000 kg/hm~2;B:施秸秆,施肥量为9000 kg/hm~2;C:不施肥,以AO(施有机肥,不种植物)、BO(施秸秆、不种植物)、CK(不施肥、不种植物)作为对照,探寻植物在单播、混播模式下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水分效果。在长武长期连续定位试验数据基础上,采用实地种植和长期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模拟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水分规律,为该地区合理利用降水资源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欣明 《大众科技》2008,(11):169-170
在田林县旧州镇建立试验样地,分别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不同施肥量以及25%含量的复合月邑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施肥量为1500kg/hm2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主要验证秸秆腐熟剂对水稻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为今后推广作为依据。试验共设计两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加施用秸秆腐熟剂4kg和6kg,通过调查水稻生育进程、分蘖指数、水稻长势、稻倒伏情况及病害、水稻产量性状等,验证秸秆腐熟剂对水稻的影响,并找出最佳施用方法。试验结果证明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对水稻生育进程没有影响,水稻各项生育进程一致,但能促进水稻分蘖,并对水稻产量有增长作用,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秸秆腐熟剂4kg处理与6kg处理每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60kg与150.1kg,亩增产率分别达到15.0%与37.5%;大区实收亩产施用秸秆腐熟剂4kg/亩处理与6kg/亩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20kg与6.7kg,增产率分别为3.4%与1.1%。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土地生产力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侵蚀是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该文在CIS支持下,利用基于侵蚀条件下的土地生产力模型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和北部风沙区的3个典型小流域的土地生产力状况,并针对3个小流域所在区域的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和土壤特性以及土地利用的特性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和共性进行了讨论,并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了3个研究区域土地生产力的特点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黄土高原内部不同区域土地生产力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表现为风沙区16 348.59 kg/hm2>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14 411.89 kg/hm2)>黄土丘陵沟壑区二副区(10 065.77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不同密度、肥力对春青稞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以早熟春青稞品种‘藏青690’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6个不同处理下‘藏青690’冠层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低肥条件下产量最高,其群体冠层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叶片基角和开张角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冠层夹角较小,株高在103.62cm左右,穗长6.47~7.06cm,穗粒数在47.2~50.4粒,节间长度18.65~18.87cm,叶面积47.68~60.68cm~2,比叶重4.5~5.3mg/cm~2(2)‘藏青690’不耐肥,耐瘠薄土地(3)籽粒饱满程度对其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麦菜硝酸盐含量、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硝酸盐含量都不超标;(2)追施氮肥(尿素)150kg/hm^2时产量、品质均高,而硝酸盐含量较低;(3)追施一定量的氮肥(尿素),油麦菜的产量有所增加,追施量大于150kg/hm^2时,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旱地小麦生育期降水少且利用效率低、产量低而不稳、比较效益低等生产实际问题,山西农业大学旱作栽培与生理团队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旱地小麦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多年大田试验,研究探墒沟播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利用、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探墒沟播技术可增加旱地小麦越冬期0~200 cm土壤蓄水量5~18 mm、拔节期3~13 mm,降低了越冬-拔节土壤耗水量,显著增加了拔节-开花、开花-成熟耗水量;显著增加了穗长、小穗数,显著提高了穗数27万~36万/hm2,穗粒数3.1~3.5粒,千粒重1.5~3.0 g,提高产量14%~17%、水分利用效率12%~16%、氮肥偏生产力16%~17%.该技术减少总投入300元/hm2,增加总收入1554元/hm2,增加经济效益1854元/hm2.总之,旱地小麦探墒沟播技术有利于蓄积生育前期土壤水分,促进穗部发育,优化产量构成,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高架立体栽培草莓的生长,提高草莓的产量与品质,挑选出适宜高架草莓生产的营养液EC值,本实验采用高架立体栽培槽种植模式。供试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品种为"红颜",研究了不同营养液EC值(0.95ms/cm,1.6ms/cm,2.1ms/cm)对草莓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三种不同EC值营养液作用,发现其对草莓植株生长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2.1ms/cm的EC值对株高和叶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95ms/cm的EC值对花芽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单果重量方面各处理结果也存在显著差异,在2.1ms/cm的EC值作用下单果最重,但是单株产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1.6ms/cm营养液EC值作用下草莓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20.
稻田25年定位连种麦—稻—稻三熟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春玲 《科技通报》2001,17(2):29-32
在发育于近代浅海沉积物的黄化青紫泥田的潴育型水稻土上进行为时25年(1974-1998)连作麦-稻-稻三熟制高产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年施用尿素750kg/hm^2的基础上,另配施45t猪栏粪和在年施总氮量为412.5kg/hm^2的条件上,将猪栏粪与尿素氮配成6:4的比例施用,均取得较高的产量,25年平均谷物产量分别达16002kg/hm^2和16226kg/hm^2;伴以4次更换晚稻品种,由常规水稻品种改种杂交稻优良组合。结果谷物产量稳中有升,平均年递增1.42%,同时土壤有机质得到积累和更新,土壤氮磷养分有效化,土壤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