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教学理解的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领域里始终存在着两种关于教学的理解,一种是学校教师以及一般公众对于教学的理解,另一种是教育学家对于教学的理解。教育过程的实质性进步,只能是教师以至社会公众对教育、教学的专业化理解,以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操作。专业化的教学理解,表现为如下的一些变化:从备课到教学决策;从上课到教学组织和教学表达;从考试到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如果能消除日常教育思维的惯性、教育实践的过分世俗化,以及教育理论的工程转换不足,教学理解的专业化就能够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化意识培养是新课标中提出的重要目标,适应了全球化及国际理解教育的趋势,而教学中存在着无文化意识渗透及文化意识渗透不够深刻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象,教材的编写者应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并具有国际理解视野;学校应重视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帮助教师进行文化知识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文化教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3.
教育人类学     
一、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各个不同形态社会的教育现象的新兴学科。本世纪初,人类学家赫威特、马林诺斯等人批评了学校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教养,提出教育家应利用学生的民族文化进行教育。50年代,一些人类学家开始研究学校教育,如美国的斯平德勒、享利,法国的怀利,非洲的里德等人都是应用人类学观点研究学校教育的。当时,美国人类学协会教育分会和学校中的人类学家、教育家在斯坦福大学开了一次会,会议使人类学与教育的第一本教科书——《教育与人类学》诞生了。60年代,美国面临着社会政治危机,迫使政府要求人类学家为国家提供解决教育问题,一些人对文化的错误理解和运用,迫使人类学家必须重新对文化作出正确的解答;并努力使人类学和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的发展对世界音乐教育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也面临人类学的转向。它涉及多元文化音乐的理解、传统音乐与文化身份的认同等范畴;主张回归人的教育,即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格养成;在音乐课程内容中凸显人类学成果,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建构人类学模式,提倡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进行主体交往,在广阔的生活世界与全球文化背景中进行人类学意义上的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5.
金星 《辽宁教育》2012,(1):49-50
对教师个人知识的研究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当今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在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师个人知识建构途径,对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教师个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个人知识建构的途径:通过学习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学实践建构个人知识;通过教育研究建构个人知识。  相似文献   

6.
《湘南学院学报》2017,(3):97-100
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中,研究性教学在理论认知和教学实践中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基本属性的多重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的价值目标仍需注意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师"的养成仍需注重"科研"与"教研"两手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观、媒体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态度,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人们如何理解和阐释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决定了会采取怎样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知识观决定着媒体观与教学观;反之,教师如何使用与设计媒体,如何选择教学模式与策略,则集中体现了教师所秉持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8.
乡村学校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在所调查的5所乡村学校中,师生的乡土文化传承总体状况不理想。乡土文化传承态度均值高于文化实际践行,教师与学生在乡土文化传承上存在显著差异。鉴于调研的数据,教师和学生要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教育支持。对于学生,要基于耦合理念实施多维度教育;对于教师,要基于地方性知识,从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多元文化品性以及乡土知识教学转换能力方面提供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来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观、媒体观和教学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观是人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态度,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基础。人们如何理解和阐释知识,对知识抱有怎样的态度,决定了会采取怎样的教育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知识观决定着媒体观与教学观;反之,教师如何使用与设计媒体,如何选择教学模式与策略,则集中体现了教师所秉持的知识观。  相似文献   

10.
论教师的专业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是确保教育质量。从教师个性特征、教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是,教师是否把专业活动理解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活动质量。由此,提出重视教师境界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整合,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研究和探索,但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对信息化教学的错误理解以及实践中的机械、盲目地操作的现象,笔者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中,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培养人才,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因此,教师既要担负着从智育方面给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也肩负着从德育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这两方面总是互相渗透和互相促进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最基本的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然也传授思  相似文献   

13.
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运用教育叙事,以一位小学教师为个案,从自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习者的知识和情境知识等方面展示其实践性知识发展的真实状况。个人的教育信念、原有的受教育背景和生活经验、教学反思的意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文化的创设等是影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启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离不开日常教学生活、教学反思以及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研究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是确保教育质量。从教师个性特征、教师知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是,教师是否把专业活动理解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活动质量。由此,提出重视教师境界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教育人类学的应用在民族研究、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丰富成果.从对成果的梳理来看,我国教育人类学还存在着学科建设薄弱和应用不强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当代社会背景,指出了教育人类学突出的应用价值,并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与研究三个方面的需要论述了对教育人类学应用研究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当学生所固有的家庭文化与教师、学校所持有和认可的主流文化相差越远时,教师教学所面对的障碍就越多,所要跨越的性别、种族、民族、阶层的限制就越多。"文化无视型"教学隐藏着不平等及对学生的偏见和低期望态度,"文化关涉式"教育则强调要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文化之间的鸿沟,并促进学生积极的文化身份建构。文化关涉式教师与文化无视型教师在教学观、文化观、知识观等实践教育哲学层面存在着一系列的差异。文化关涉式教师相信:教师的教学要与当地社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儿童在接纳和认同自己文化价值的学校中学习得最好;多元智能式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文化多元;教育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可能,帮助学生建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城市随迁子女的增加,学校中也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多元的特征,教师也将面对来自不同文化群体学生所带来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对自身以及学校文化进行反思,因而在教学中很难保证学校"文化边缘人"平等地享受教育。文化敏感性教学主张教师作为反思者和多元文化融合的促进者,从理解边缘人的角度出发,实现多元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教学效果的深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它在帮助学生启迪思维、理解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已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然而,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待引起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教育研究者和一线工作的教师都要仔细分析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理解课程文化的涵义,正视课程文化的缺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重建新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教育大数据元年的开启到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提出,教育领域的数据应用不仅面临着物化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迭代更新,还亟待构建应用主体教师的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当前学校教育实践主要从宏观层面关注数据应用技术和活动的施展,而对教师具体如何理解和使用数据鲜少问津。教师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中介变量,我们是否能够理解一线教师在数据应用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是否能够从具体层面认识教师理解和分析数据的复杂心理过程和规律,这将决定着教育领域数据应用的整体面貌和最终成效。该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教师数据应用的主要制约和影响因素,从微观视角关注教师数据应用过程,归纳推动教师数据应用和过程探究的方法,试图为当前数据驱动的学校变革提供有益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