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艳 《新闻传播》2006,(4):70-70
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决定期刊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是提高期刊质量,打造被社会认可的精品期刊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缜密、勤谨、博识。  相似文献   

2.
品牌期刊把关问题,是指在编辑工作中强化精品意识,严格把守住各道关口,确保刊载的全部信息(包括文字、照片、图片等)不出任何差错事故,或者将细小问题的差错率降低到国家主管部门限定的指标以下。永葆品牌期刊的“文化精品”价值,使之无愧于“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地位。  相似文献   

3.
关于培育精品期刊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清 《传媒》2000,(12):25-26
全国现有期刊8000多种,数量较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期刊业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刊物要想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期刊质量,扩大发行,成为期刊精品。 什么是精品期刊呢?精品期刊不能仅从可读、时尚、畅销等表象特征来评判,而应有完整的内涵。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  相似文献   

4.
实施精品战略,是全球化背景下搞好精神产品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作为精神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只有打造品牌期刊,才能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促进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使期刊在激烈的国内、国  相似文献   

5.
文心 《新闻世界》2002,(9):43-43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优胜劣汰的法则无法避免。因此,在竞争中努力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是期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内在条件。解决科技期刊中的质量问题,关键是要树立和提高编辑出版人员的精品意识,因为精品意识是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要走精品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社科期刊的发展巳从规模数量的增长向优质高效的阶段转移,图书情报学期刊也应走创精品期刊之路。本文从办刊应本着高定位、高起点的原则,以及注重质量、设立品牌栏目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探索精品期刊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7.
《编辑学报》2006,18(3):220-220
为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战略”,争取在5~10年内办出一批国际精品、国家精品和后备精品科技期刊,2006年《编辑学报》将开设“精品期刊巡展”专栏,旨在通过典型期刊的示范、引导,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欢迎办得有特色、高水平、影响较大的优秀科技期刊参加巡展,介绍经验,展示风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当前图书情报专业期刊的发展现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树立竞争意识、精品意识,全面提升刊物品质;与国际标准接轨,创图书情报学期刊的中国品牌;加快期刊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步伐。并就当前专业期刊编辑工作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学期刊与编辑的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坚宇 《图书馆论坛》2000,20(5):16-18,9
我国图书馆学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期刊编辑应着力强化信息意识、读者意识和创新意识、精品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版权意识、公关意识。  相似文献   

10.
时下,在广州,在深圳,随处可见“精品屋”、“精品柜”,消费的精品意识已成时尚。面对如此情形,企业的精品意识正在涌动;“顾客是上帝,质量是生命”这一市场经济的金科玉律已深植入心;创名优,出精品,以质量取胜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细细想来,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整个民族的精品意识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作为我国基本国策之一的计划生育政策,其根本就是要优生优育,这正是“精品”意识的体现;“质量万  相似文献   

11.
凤元杰 《情报学报》2001,20(6):706-709
核心期刊的形成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察 :从宏观上看 ,自组织理论揭示了期刊系统在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 ,自发地形成层次分明、等级森严的有序结构 ,即核心期刊产生 ;从微观上看 ,就某种期刊而言 ,要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成为核心期刊 ,期刊编辑因素起决定作用 ,而能否确立主编意识 (精品意识 )、特色意识、编辑意识、规范标准意识、宣传经营意识这五种意识是期刊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期刊编辑应强化四种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经营理念的变化带来期刊编辑观念与方式的改变。期刊编辑作为刊物内容的生产者,只有增强特色定位意识、读者感觉意识、策划意识与审美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办刊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期刊编辑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是竞争激烈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是数字化、信息化兴起的时代,是东西方文化互相交融、互相激荡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期刊要出精品,拒平庸;争双效,反惟利;重法纪,绝违规;讲道德,除恶行……新时期对期刊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期刊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驾驭期刊的编辑当然也不例外,同样面临着电子出版技术、期刊出版国际化以及市场经济等方面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一、提高编辑队伍的综合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强调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但首先需要强调的是质量意识。“海尔”为了在职工中建立质量意识,宁愿把质量差的…  相似文献   

14.
试论精品期刊的编辑与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松 《编辑之友》1998,(5):23-24
当前,中国期刊已经失去了在田园牧歌中悠然独步的平和心境,失去了仅靠一两个高招就可以傲立江湖的尊贵地位。中国期刊不可回避地面对世纪之交读者消费心理、文化心理的新一轮审视与抉择,面对境外期刊的竞争与挤压,面对大众传媒多种手段对受众与市场的分割与争夺。那么,中国期刊如何自持、自保、自重、自强呢?编辑与出版精品期刊,也许是最重要的并不秘密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约稿艺术纵横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统计,2007年4月底,全国期刊总数已经迅速增长到了9468种.数量增长的同时对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对高质量稿件的需求不断加大.那么,如何保证持续的优稿支撑,仅凭自由来稿根本难以达到培育精品的目标,体现编辑主体性的约稿将成为优先占有稀缺优稿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约稿不简单是请作者写文章,更是一个很讲究艺术的包含智慧和情感的创造性的编读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医学期刊优秀编辑应具备的素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贵存 《编辑学报》2008,20(4):375-375
讨论这个话题对今后的编辑培养方向有深远的意义.不可否认,期刊的评价对编辑素质的培养有导向作用.何谓精品期刊?是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品牌期刊把关问题,是指在编辑工作中强化精品意识.严格把守住各道关口,确保刊载的全部信息(包括文字、图片等)不出任何差错事故。对于社科时政类期刊来说,编辑应该运用好“严把六道关口”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叫做“把关六法”。这“六关”是:政治思想关,事实准确关,法律依据关,防窃保密关,语言文字关,校对无误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华东经济管理》20年创办精品期刊的探索与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期刊坚持“特色、质量、创新”是刊物发展生命力的办刊方针,始终围绕“坚持联办模式,面向华东、突出特色、适应期刊的发展趋势”的总体发展思路,以争创精品期刊为目标,在选题策划、栏目内容、编辑方法、经营模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陈小强 《编辑学报》2014,26(6):511-513
科技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的核心是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精髓是精品意识。有精品才能创名牌,才能实现科技期刊编辑活动的创新意识。编辑的创新精品战略的主要内涵包括选题的精到,策划的精心,信息获取的精准,成果的创新,论文结构的精制,以求最大限度地以精品特色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能,体现科技期刊编辑对科技创新精品成果的推出及其广泛利用的职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曾鸣  王志学 《记者摇篮》2006,(11):38-39
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以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不仅是党对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同时它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重任。报刊出版工作作为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要求报刊编辑要具有强烈的精品意识。这种精品意识具体的体现就是编辑出思想性、文学性、可读性高度结合的文章、报刊。那么,报刊编辑怎样才能树立精品意识,又怎样将这种意识转化为精品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论述:1、走出精品三大误区,准确理解精品的涵义。凡是领导欣赏的就是精品。一篇文章赢得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