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是指在学校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位上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评价的偏差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过多的干预制约校长办学的自主性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要提升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需要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以及为校长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和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5,(5):41-46
目的编制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量表并检验信度和效度,为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测量提供有效工具。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总结、开放问卷、个人访谈和专家咨询,构建包含79条项目的初始量表,抽取190名中学正校长开展问卷调查,对量表进行试测,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评价。结果形成一份包含64条项目的正式量表,包含职业满意感量表、职业成就感量表和内心满足感量表三个分量表。再次抽取全国406名中学正校长进行问卷调查,验证量表,总量表和三个分量表的分半系数分别为:0.980,0.887,0.970,0.933,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39,0.808,0.925,0.879;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结论 "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量表"具有比较可靠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我国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的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3.
王翥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1):111-114
随着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中学校长培训模式与校长的需求之间出现了矛盾,主要表现为校长们期待培训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因此,承办中学校长培训的机构,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在中学校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满足中学校长管理学校的要求,使其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编了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量表,经过两轮的施测,分析表明,量表的信效度等指标达到心理计量学的要求。运用该量表进行调查发现,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中学校长的职业幸福感处于较高水平,并呈现性别、年龄、入职年限、学校类型、地区和生源质量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应加强职业中学校长的岗位培训河南省教委职教处李敏办好职业中学,校长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有了一个好的校长,就可以办出一所好的职业中学。作为一名职业中学校长,除了自身努力学习外,还应积极参加岗位培训。一、培训的必要性职业教育在我...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教育质量、学校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校长领导力,关键在于提升教师对职业幸福的感受.因此,本丈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了校长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方式,并就校长如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学校长培训面临着诸多问题:培训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落后,培训师资力量较弱。校长的专业发展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只有基于对校长专业发展知识需求的合理性认识,校长培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依据校长专业结构和专业化的内涵,跟进校长职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阶段,积极推进校长培训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潜能,并伴随着能力增长获得持续的快乐体验。教师在工作中能否体验到幸福,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更关系到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对学校来说,如何使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是检验学校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尺。优秀的管理文化,能让教师在和谐的管理氛围中提升职业幸福感,是校长应尽的职责。为了在学校管理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们在校内外进行了一次教师职业压力和幸福感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9.
名誉理事长:唐纪良广西大学校长副理事长:于广西师范学院院长刘力玉林师范学院院长卞成林百色学院院长崔践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书记张桂宁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黄俭接力出版社社长黄宗湖广西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陆卫国百色民族高级中学校长覃国亭贵港市高级中学校长龙祖钊广西商业学校校长陈名树梧州电子科技学校校长林繁南宁九三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甘武军广西华侨学校校长蔡义发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院长蒋树生全州高中校长葛文荣宾阳中学校长常务理事:熊云新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黄建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代忠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工作的成效和育人效果,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主要源于马斯洛提出的五个层次需求的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要提升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高职院校需要提供低层次生存保障,营造满足情感需求的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帮助辅导员实现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河南省南阳市67名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调查,发现其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状况为:得分总体不高;女体育教师得分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男体育教师;二者随着年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显著或极其显著;中学二级教师的分值最低;本科学历教师得分极其显著或显著低于大专及以下教师.由此建议同工同酬与倾斜性支持并用,着重提升女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全面关照与特别关注相结合,提升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专业发展和心理引导相结合,提升初级职称和高学历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营造和谐校园文化,为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提升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2.
教师何以幸福?幸福既关涉物质,也关涉精神。对教师而言,更关涉精神,因为这是一种以使人幸福为己任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既需要外在的基本物质条件的支持,更需要教师对职业的理性认识、心怀职业理想、发挥自我潜能、信仰教育;而且还要学会幸福。  相似文献   

13.
论教师幸福的追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师幸福的追寻需要社会和教师共同努力。就社会而言:给“圣化”的教师形象“祛魅”,奉持合理的教师角色期望;正视教师的职业倦怠,提供有助于职业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优化教师职场环境,保障职业生涯中的正当权益。就教师自身而言:克服职场病态,形成追求人生幸福的积极态度;完善自身心性素养,形成属于“我”的幸福尺度;领悟职业使命的真谛,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追求“自我实现”,体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库兰》是当代文学和其消费者共同合谋的结果。当代中国精神领域中的某种复杂心态在《库兰》中得到极其自由、自然的表述。通过成人世界的童话等各种视角改写历史 ,取得虚幻的胜利而最终得到精神满足和快乐 ,成为当代小说自我逃避的方式之一 ,也成为当代中国精神满足和快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幽默管理     
幽默是一个人的学识、才华、智慧、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闪现,它体现一个人的内涵和思想过人之处。它是生活中,也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开心果、润滑剂;它,更是事业成功的推进器。幽默引发喜悦,以愉快的方式娱人。在管理沟通中,幽默语言如同润滑剂,可以化解冲突和矛盾,摆脱困境。拥有幽默,我们就能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把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更成功,为提高管理效能,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员工一直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员工所累积的技术与经验是无法被复制的,为了使企业的员工提升工作的动机与用心态度,即是工作绩效观点,另外在员工的薪资福利制度,也可以激励及改善员工并提升整体对企业的向心力,则是工作满意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工作绩效与员工福利对于工作满意度有正向显著关系;工作绩效与员工福利对于组织承诺有正向显著关系;工作满意度对于组织承诺正向显著关系。研究结果可知,企业为了留住人才、降低员工流动率、盼望员工能多一些绩效及责任,利用福利制度,激励员工并达成组织目标。未来企业的部分单位更可能采用人力外包制度,相同单位下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薪资制度无法调整之下,企业必顸提升员工潜在的知觉感受,才能留住高素质员工及保持良好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改善对道德两难困境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生活中处理道德两难问题时的感受和行为的选择,会极大地影响到人的道德观念。否定性自我评价会导致道德上的负重感和罪疚感,而儿童早期快乐的积极的道德情感亲验,以及受到正面评价时产生的愉悦感,会正面引导一个人产生向善的积极性,进而培养道德幸福感,使其乐意选择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儒道两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庄子的幸福观各有特色,本文从幸福的物质维度、精神维度角度出发进行比较。孔子、庄子都热爱生命,对物质需求不高,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孔子追求的是道德理性的内在满足,强调共乐;庄子追求的是单个人的心灵自由,精神逍遥。文章从孔、庄的生活背景、各自生活经历和理想人格观角度分析孔、庄幸福观的差异性原因。两者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剧作家过士行关注着因沉迷于"艺道"而忽视世俗生活、错过世俗幸福的特殊群体。随着《鱼人》、《鸟人》、《棋人》、《坏话一条街》四部剧作的渐次发表,过士行笔下人物回归世俗生活的步伐渐快渐大。从剧中"超凡者"对世俗幸福态度的变化、作者赋予剧作的悲剧感与喜剧感的消长、"追随者"丰富世俗幸福的方式以及"旁观者"的世俗要求这四个角度入手分析,可以梳理出过士行剧作中呈现的世俗化倾向。过士行的"世俗",不同于文坛上其他的"世俗文学",而是个人的解放与自在。  相似文献   

20.
教师职业幸福感群体缺失的制度困境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幸福感体现着教师的职业认知、职业素养和职业价值观,是构成教师职业动力、职业道德和教育伦理体系的重要基础,体现为教师不仅满足于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成就感、遵守一定的教育伦理规范,而且对教育伦理具有深切的认同感,将教育伦理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去恪守。基于教师教育终身发展的视角探讨了普通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制度成因,并反思重建尊重教师个性和教师终身发展的内生性教师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