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便是杜十娘的生活愿望。她是人生苦难的化身,生活在烟花之巷,失去了正常女子追求幸福的权利。因而她的愿望就是不愿听从命运的摆布,憧憬美好的未来,追求“生死无憾”的爱情。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她“久有从良之志”,与李甲“情投意合”,经历了一番曲折后.终于离开妓院,跳出火坑。  相似文献   

2.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杜十娘该何去何从? 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她是京华名妓,以自己的美貌、聪明和才情赢得了公子王孙们的欢心,但是她不愿过那种非人的生活,“久有从良之志”,后来遇上性儿温存、忠厚志诚的李甲,  相似文献   

3.
杜十娘的悲剧,除了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杜十娘与李甲缺乏沟通,没有认识到李甲抛弃她的真正原因——李甲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然而,因为不信任李甲,不理解李甲,一味地用金钱考验李甲,杜十娘不仅没有缓解李甲的压力,反而无形间增加了他的压力,最终超出了考验的限度。从李甲的处境看,他别无选择,只能抛弃杜十娘,酿成了令无数人为之感叹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人们谴责李甲,怒斥孙富,同情十娘,对于十娘的悲剧,她一怨李甲负情薄义,二怨孙富断她所爱。对十娘自己悲惨的命运怨天尤人。难道她的悲剧跟她自己没有关系吗?“误落风尘花柳中”已是不幸,好不容易受到李甲垂青,她却又百般刁难。自己有积蓄却叫李甲为她筹钱赎身,李甲历经艰辛空手而归,她无奈只拿出自己赎金的一半,仍要李甲四处奔波。就算他考验李甲对她是否有情,那么赎身之后应该可以说李甲对她有意,可以信任李甲了吧,她也说“夫妇之间,死生相关,百事尽可商,万勿讳也。”但她仍不信任李甲,隐瞒“百宝”,导致生活拮据…  相似文献   

5.
郭瑜梅 《成才之路》2013,(22):63-63
重温经典,感受颇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揭示了杜十娘和李甲的爱情悲剧,刻画了美丽、聪敏,热情,机智沉稳,颇有心机、心地善良,轻财好义的杜十娘形象。她早有从良之志,见李甲忠厚老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扑通”的一声跳水声,那个“浑身雅艳,遍体娇香”的杜十娘就这样香销玉殒了,令人扼腕叹惜之余,更令人敬佩万分。有人说,李甲只是杜十娘决定从良的一个契机。她,一个敢爱敢恨敢说敢为,机智又有心机的女人怎么会选择李甲作为终生伴侣?李甲,他懦弱,自私又缺乏主  相似文献   

7.
杜十娘是中国小说史上少有的艺术典型.小说既写了她色之美,艺之佳;又写她智之睿,格之高,可谓光彩照人,动人心魄.她的婚姻悲剧历来为许多文人墨客揣测和琢磨.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主要并不是金钱,而是她的妓女身份,像杜十娘这种性格的女人不可能轻易为李甲这种人放弃自己的生命.她的故事引发出对“性爱观”的思考以及对封建婚恋等规矩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杜十娘与李甲“情好两载”,“中道见弃”,怒而沉江,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追求人格尊严和人生自由的悲歌。其间,悲剧主角杜十娘有一段抉择生死的心路历程。解读这一生死抉择的过程,体味作者艺术创造的合理性,不能不注意到“鸾凤和鸣”时的杜、李关系中已然存在的不谐之音。  相似文献   

9.
杜十娘是明朝京城名妓,爱上太学生李甲,随李甲从良,不料反被其转卖,遂投江自尽;李娃是唐朝长安名妓,遇郑生,经种种曲折,终成眷属。杜十娘的悲剧固然有其他因素,但她在与李甲交往的过程中多为自己谋划,少为爱人着想,因此她自己要负一份责任;而李娃的处处以郑生为念,反而为她赢得了大团圆的结局。这其中的悲喜殊味与她们的爱情观之不同是有很大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京城名姬杜十娘沦落风尘,却一心从良,遇到李甲后不惜倾囊相助,不想又遭李甲背叛,最终心灰意冷投江自杀。在这个过程中,杜十娘处心积虑,步步为营的计划,都表现出了她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本文通过杜十娘悲惨的一生中种种经历,来分析她的人物性格,剖析她内心当中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11.
在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大家都认为李甲是罪魁祸首。但仔细一想,却是杜十娘的笨才使她跳江自杀的。她既然在青楼呆了八年,认识了多少的高官显贵,为何独钟情于李甲。纵然如此,她和李甲情深,她就应该知道李甲是一个毫无主见,听别人几句话就能把自己灵魂卖了的人,她为何还把自己的终身交托于他,此一笨。然而,当她已经决定和李甲厮守时,她就应该把自己的私藏拿出来,让李甲知道,但她却为了考验李甲而只字不提,致使李甲卖她,此二笨。第三笨是当李甲告诉她已把她卖给孙富时,她就应该采取行动。如果那时她把她的珠宝拿出来给李甲看,说不…  相似文献   

12.
冯梦龙的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杜十娘。她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特个性、魅力无穷的女子,因为她的出现,文学画廊多了一道亮丽的色彩。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李甲与杜十娘的对比,更增添了人物的光彩。在对比中,我们看到杜十娘这个巾帼女子,无论从立身行事还是见识作为上都远远超过李甲这个须眉男子。  相似文献   

13.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中的佳作。其艺术特色有三点 :一、一波三折、紧凑巧妙的曲线结构这部小说的情节本身并不复杂 ,主要写京城名姬杜十娘渴望从良 ,费尽心机嫁与贵公子李甲 ,归途中却因被李甲所弃而自尽。但作者巧作安排 ,把这一简单的故事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豪门公子李甲入京读书 ,为杜十娘所倾倒 ,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 ,又见李公子忠厚至诚 ,甚有心向他” ,两个人“朝欢暮乐 ,终日相守 ,如夫妇一般 ,海誓山盟 ,各无他志” ,享受了一年有余的快乐时光。但他们的欢乐是需要金钱来维系的 ,随着李甲钱囊…  相似文献   

14.
杜十娘,本乃一青楼顶尖花魁。只因爱上某生李甲,为了爱情,她以李甲的名义掷一千两黄金将自己赎身,嫁于李甲并随其回乡。哪知李甲因娶青楼女子而遭父母拒之门外,穷困潦倒之际自感前途渺茫。恰邂逅一昔日同窗,该同窗早已对十娘的美貌垂涎三尺。万般无奈之下经不住同窗的怂恿诱惑,将十娘卖得五千两黄金与同窗作妻。于是,有了令后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相似文献   

15.
杜十娘的悲剧,首先源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同时,在那个社会背景下,杜十娘本身的弱点,如京都名妓的骄、娇二气,严重的娼门意识,以及她所受到的封建毒素的毒害,也是产生她的悲剧的一个重要根源。至于李甲,由于他的“忠厚至诚”,则成了杜十娘悲剧的又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杜十娘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美丽,善良,真诚,有智慧,有追求,但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女子最终怒沉江底。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呢?有人认为是世俗观念最终导致了其悲剧结局,有人认为是李甲迫于父亲李布政的压力而始乱终弃,还有人认为孙富是罪魁祸首……笔者认为,杜十娘悲剧的结局最重要的在于她爱错了对象选错了人:李甲并不值得她爱,李甲也并不真心爱她。  相似文献   

17.
杜十娘形象最光彩照人处,在于她对孙富和李甲的痛斥,她义正辞严地怒骂拆散他们的孙富:“汝以奸淫之意,巧为谗说,一旦破人姻缘,断人恩爱,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当诉之神明,尚妄想枕席之欢乎!”表现了十娘对虽为巨富却卑鄙无耻的孙富之不齿,对李甲的爱情之忠贞不渝。同时又满腔悲愤地斥责李甲:“自遇郎君,山盟海誓,自首不渝……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一片真心……妾不负郎君,郎君自负妾耳!”表现了十娘对李甲负心的痛恨和对自己追求的爱情的绝望。直至最后怒沉大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她以自己壮烈的死谴责了李甲和孙富,控诉了罪恶的封建势力和庸俗的市侩主义,奏响了一曲以死捍卫人格尊严,维护爱情纯洁的悲歌。  相似文献   

18.
谷莉莉 《课外阅读》2011,(2):194-195
刘兰芝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嫁与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为妻,夫妻恩爱,勤勤勉勉,竟招来婆婆的不满,不为焦母所容,自请遣归,回娘家后又为兄长逼婚改嫁,最后投水而死。杜十娘是明代拟话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乃京城教坊名姬,久有从良之志,遇到“忠厚志城”的李甲,而“有心向他”,与鸨母斗智斗勇,摆脱了妓院生活,不料在与李甲归家的途中,被李甲卖给富商孙富,  相似文献   

19.
唐传奇《莺莺传》是一篇作者“元稹以张生自寓,述其亲历之境”的文言短篇小说。小说中的崔莺莺在经历了内心的种种矛盾斗争之后,终于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张生结合了。明代拟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而改写成的拟话本。小说中的杜十娘在经过与妓院鸨母沉着机智的斗争之后,终于与李甲“一夫一妇,离了虔婆的大门”。但是等待她们的却不是夫唱妇随,相夫教子的封建家庭生活,而是被她  相似文献   

20.
杜十娘是明朝万历年间京城有名的妓女.她自幼落入烟花,过着屈辱的生活.后来与李布政之子李甲相识并相爱.十娘“久有从良之志”,又见李公子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奈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事有凑巧,老鸨因见李甲已无油可榨,便想了个逐客之计:要李甲限期拿出三百两银子来赎买十娘,若交不出来则不许再上门.几经周折,总算如期凑足了银两,双双结为夫妇,欢欢喜喜地一同回奔李府.谁知途中李甲听信谗言,便将十娘转卖给孙富.十娘气愤绝望之余,怒沉百宝箱,投江自尽,以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