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模式比较,借鉴国际知名体育城市体育旅游互动融合经验,沿循“全球城市位序—省际效益规模组别—上海区位商和区县禀赋”的基准分析,剖析上海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互动融合的制度性瓶颈和现实困境。通过“市场牵引力—空间向心力—结构量子力”3个层面解析上海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互动融合机理。通过“两层三级四维”评估体系,即上海赛事旅游市场系统层和变量层两个层次,国际知名赛事、国家优势赛事、本地战略赛事3个级别,“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4个维度,汇总需求特征。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评估不同级别赛事规模变化率的影响因素,评价上海赛事旅游互动融合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2.
1992年10月10—16日,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举行中日学校体育研究大会。会议是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主办。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任名誉主席,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倪孟雄任大会主席。本次研究会的宗旨是:通过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代(1840—1949年)上海教会学校女子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其经历了初期、快速成长期和消亡3个阶段,形成了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女子体育教育体系,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出版和引进了体育教材,注重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近代上海教会学校女子体育教育对旧习俗提出挑战,培育了体育专门人才,影响了清末中国自办和官办女学的体育课程设置和开办模式,促进了上海乃至全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组织理论视域下的竞技体育文化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竞技体育文化系统的耗散结构自组织特性的基础上,阐述竞技体育文化自组织演化的过程及动力机制。研究表明:竞技体育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具备耗散结构形成的环境和条件,其演化过程具有耗散结构的自组织机制和特征。竞技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始终保持活力,是竞技体育文化在与外界环境开放条件下系统自我创生、自我增强、自我演进的结果。竞技体育文化演进的动力机制主要是通过系统要素的多样性创新—成果积累与固化—子系统的权重改变—系统结构重组这一过程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系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以及与社会—经济大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下层子系统(学校体育教学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与其他有关的系统(人才需求子系统、学校教育子系统等)之间产生关系,从而使上层大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6.
职业学校体育与新世纪人才培养关系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校体育教学系统与社会—经济大系统及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相干耦合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通过下层子系统(学校体育教学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与其他子系统(人才需求子系统、学校教育子系统等)之间产生新的相干耦合关系,从而使上层大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优。为培养新世纪具有良好体育素质及修养的人才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体育科研所和上海体育器材三厂研制的SJ—1型数字静力训练仪于去年12月18日在沪通过技术鉴定。出席鉴定会的有上海市运动队、标准计量部门、以及有关高校、研究所等十二个单位二十余位  相似文献   

8.
岳明 《体育科研》2010,31(5):14-17
通过对国际体育仲裁基本涵义的概述,分析了上海设立国际体育仲裁院分部的必要性,并从国际体育仲裁与国际商事仲裁的差异角度对国际体育仲裁院设立上海分部的法律障碍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虞定海  张云龙  王颖 《体育科研》2000,21(3):35-38,43
采用问卷调查、谈访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高校体育科研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强化科研意识、体育科研管理体系、学科结构、战略布局、科研队伍、网络系统、定向服务、成果管理、推广运用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构建了上海高校体育科研新世纪奋斗目标,为全面推动上海高校体育科技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0.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11,32(2):23-27
上海“十二五”规划将“增强体育发展能力,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和目标之一。体育在塑造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中有着独特的价值,能够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条件和支撑。研究还提出提升都市体育文化内涵,促进上海体育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对策:实现都市生活体育文化的创新;实现城市体育文化发展模式的创新;通过赛事运作机制创新,形成上海体育文化品牌和特色;通过体育文化产业创新,充分发挥体育文化产业对上海城市发展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海派文化在上海学校体育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出其具有丰富上海学校体育内容、打造上海学校体育特色、拓宽上海学校体育的渠道等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科学》2016,(1):93-99
以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工具,分析了我国体育慈善系统构成要素,以体育慈善者和体育慈善经费为核心变量,通过绘制因果关系图、流图,编写结构方程,构建了我国体育慈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5.4aPLE软件进行仿真预测,得到了2005—2050年的发展趋势图。此外,通过参数的调整与对比为体育慈善政策设计提供导向。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体育慈善行为的首要因素是利他主义,为使我国体育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培育与增强民众的体育慈善奉献意识比建立利益诱导机制更加有效,可以通过加大宣传、深入教育、完善制度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的上海竞技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课题组 《体育科研》2009,30(1):18-22
改革开放30年,是上海市竞技体育发展最好最快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其难得的机遇。上海竞技体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多层次、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得益于上海体育系统的深化改革和与时俱进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结合上海体育当前发展现状,阐述了上海市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原因以及这一措施对城市的意义。通过分析国际著名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研究国际知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得失经验,分析上海与国际知名体育城市之间的差距,为上海的体育城市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尔夫球     
G849.3 9413220光怪陆离的高尔夫球队[刊,中]/晓军//体育博览.—1994(2).—24图1(XY)高尔夫球//运动队//管理//比赛G849.3 9413256高尔夫使者一写在 93STV 杯上海国际高尔夫友谊赛之后[刊,中]//何慧娴//新体育.—1994(1).—16—19图5(XY)高尔夫球//国际友谊赛//成绩//影响//发展//中国//上海//1993  相似文献   

16.
上海体育教育系统应该切实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认识和发展体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体育工作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贺蕾 《体育科研》2016,(5):29-34
在城市体育文化传播视角下,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上海3家主流媒体的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中国站(简称上海F1中国大奖赛)的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报道数量上看,除2004年外,2004—2015年上海3家主流媒体报道报道总量相对稳定,总体走势趋于减少;从内容分布来看,报道客体以比赛现场和车手特写/专访为主;从报道框架来看,以专业框架为主,倾向于将上海F1中国大奖赛作为体育专业问题进行报道。从城市体育文化传播视角看,作为城市体育文化传播主体的大众媒体的传播力尚不足与上海建设全球著名城市的目标相匹配。尽管存在上述问题,但研究结果也显示出这种状况有所改观,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3家主流媒体对传播上海城市体育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开始逐步进入一种自觉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上海竞技体育历史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鸦片战争开始 ,从竞技体育队伍的起源、初步发展以及解放后的正式形成、文化革命时的沉沦、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等 ,对上海市竞技体育的历史 ,包括人物、设施、投入等进行了不同维度的系统研究和论述 ,以期从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映射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历程 ,旨在提高上海和中国整体竞技体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射箭     
G887,G852.6 9412621气功在射箭比赛中的应用研究[刊,中]/王光∥上海体育科研.—1994(1).—18—24表5(SML)射箭∥比赛∥应用∥气功∥研究G887.148.6 9412578从一个成功的实例看射箭的心理训练[刊,中]/郭蓓∥上海体育科研.—1993(2).—23—25(SML)射箭∥心理训练∥训练计划G887.7 94125841991年度奥运会项目综述(上)[刊,中]/黄孝瑛∥国外体育动态.—1992(3).—24(MXB)奥运会∥射箭∥韩国∥苏联∥美国∥英国∥1991  相似文献   

20.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进?还是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4):1-4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曾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不少优秀运动员。但随着上海经济发展,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着危机,上海不得不为实现全运会目标而大量引进外省市运动员,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上海后备人才匮乏的矛盾,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上海原有的输送系统受到阻塞,上海业余训练经费支出和业余训练人数减少,引进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在上海生存等等。上海要兼顾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上海本身的经验,改变固有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