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媒介的影响力日益加大,青年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依赖越来越深.针对社会媒介化的过程,我们亟需培养青年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知识、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以及对媒介偏见的判断.要建立培养青年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在重大实践中正确使用网络媒介.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分数不再是知识多少的评判标准如果我们把旧的教育体系比作一个装配线,学生就是这条装配线上的产品。在这样的装配线上,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老师、家长不停地把各种各样的知识组装上去。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学生与家长、老师的关系也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水平远远超过了他的家长和老师,许多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到的知识超出了家长和老师的知识范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林晓冬说,网络时代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深层挑战,…  相似文献   

3.
每次和家长面谈 ,话题总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生活 ,从众多的家长那里 ,我了解到大多数的小学生 ,在家里每当做事情与家长主张不一致时 ,常常拿老师 ,拿从书本里学到的知识作为反驳的依据。如 :“书本上是这么写的。”“老师是这么说的。”“老师是这么做的。”一两句话把家长说得哑口无言。这也许是我们老师的为人师表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 ,也许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所以孩子们才如此地把书本上的知识视为“圣经” ;把老师的话奉为“金言” ;把教师的行为树为“榜样”。可是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无论…  相似文献   

4.
人际关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职校生而言,主要就是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更严重影响到学习与心理健康,关系到我们是否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不少同学就因为人际关系处不好而苦恼,也有不少人为此求助与家长老师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学习与学生个体的兴趣、需要、态度、意志、情感直接发生联系,是个性化很强的自主建构知识的行为。然而,我们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常听老师抱怨其学生学习不自觉、效率低下;家长抱怨子女不会自己找书看,对学习没兴趣。究其原因,学生不能自主、主动地学习,不能形成有效的个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似乎成了一种时尚。但是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许多老师及家长都不能理解,老师有困惑,现在的学生学的知识不牢固、不具有系统性,总觉得他们的素质反而下降了,而且越来越难教。而家长又误认为减轻了老师的负担。难道是课改本身存在问题吗?根本不是。我们要深刻理解新课程及新课程的标准。这些需要我们好好地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社交网络与教育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Facebook、人人网的兴起,社交网络这一新兴互联网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而广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群体,对社交网络表现出极大兴趣.社交网络作为学生社交活动的新兴载体,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本文从协同教育及思想教育入手对学生、家长、老师在社交网络中的教育教学研究进行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面对充斥着黄毒和暴力的网络,有些家长忧心忡忡、甚至不知所措。对此,中央教科所的蒋国华教授说,网络、数字技术和人类社会任何科技的发展一样,都有两重性。我们不能总是怕网络带给孩子坏的东西。不要用我们成年人对互联网的无知来反对孩子们的进步。因此,当孩子沉迷于网络时,父母要变管、卡、压的强堵为疏导。 一、老师了解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地同学生谈网络,并且把自己的QQ号告诉学生,和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信息时代,到处都渗透着信息科学的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网络是学生的超级爱好,这个年龄段是最容易沉迷网络的时期,作为家长和老师都要通过科学的引导使他们正确的对待网络和学生、生活的关系,从而互不影响。我的作文教学实际上是引导,确切地说是从外围进行引导,即通过网络来引导,课堂上才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通过网络参与他们的兴趣活动,和他们一起享受网络带来的超链接生活,让作文成为走向学生生活的超链接。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喜欢成绩好听话的好学生,教育学生要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学生们除了知道学习,其他的一概都由老师和家长包办。可见目前我们的教育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弊端,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重智力轻道德"。教育要培养的应该是综合高素质人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衡量人的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包括学生的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自立、自信、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但我们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素质教育培养。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困难生是指那些由于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心理行为失当,导致不能适应学习、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的存在不仅影响着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让老师和家长大为头疼。学困生作为班级中的现实存在,是不容我们任课老师忽视的。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对学困生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他们的正能量,从而实现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不仅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达到获取知识、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目的。方便快捷的传播方式正改变着当代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改变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愈来愈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思考理念。  相似文献   

13.
家访,能让老师亲眼目睹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家访,能让老师和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家访,能让孩子和家长感受到老师心中装着学生,这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种鼓励……家访的重要性,每一位班主任都心知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从本质上改变教学方式新课改从本质上要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向,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生活做准备。我愿和我们的老师一起为此开拓进取、努力工作。在知识爆炸、信息便捷的新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是很重要,如何掌握知识的运用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今后的独立生活奠定基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物理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阻碍着学生自主地学习.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现象不太注意观察,问题意识较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探究内容.第三是学生学习知识时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周围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的意识、能力较为薄弱,习惯于老师给以答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呢?  相似文献   

16.
虞珂 《教育艺术》2009,(9):49-49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牢固的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他们.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背景,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快乐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下,社会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新课程要求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去学习,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去自主学习。物理在学生的眼中一直是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要想学生能够学好物理,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识,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要引导学生从崭新的角度去学习物理,要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就是说老师要去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学生只有会提问了才能有动力有激情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孩子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客观上要靠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但实际上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有能力具体地辅导孩子学习;而文化程度低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辅导能力,常把搞好孩子学习的责任推给学校及老师。然而有相当多的成绩好的学生,其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这些家长却在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必须带给学生们以巨大冲击,网络成为一种异于传统的个人思考、生活、学习、工作及行动方式,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三道令人优虑的网络鸿沟;老师与学生的鸿沟,以昨日的教材教生活在未来的学生的鸿沟,家长与孩子的鸿沟。  相似文献   

20.
传统物理教学,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阻碍着学生自主地学习.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现象不太注意观察,问题意识较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探究内容.第三是学生学习知识时不能很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周围环境中的物理现象的意识、能力较为薄弱,习惯于老师给以答案.为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教学,应该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呢?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