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人教育关注人的内在体验与全面发展,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生态式”艺术项目活动的建构与全人教育“育全人”“全育人”的理念相契合。全人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园“生态式”艺术项目活动建构,应遵循全人教育与审美教育的联结原则、艺术活动目标的多维立体原则、艺术活动形式的多元灵活原则,通过带领幼儿在行走中与街巷文化对话,把街巷资源融入幼儿园“生态式”艺术项目活动,建构适宜幼儿的广阔的“艺术活动实践场”,让幼儿在立体式、整合性的活动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劳动教育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提升精神品格、提高实践能力、推进人的社会化发展等独特的育人价值。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场域中,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着目的工具化、课程边缘化、实施形式化和同质化、评价单一化等异化倾向。为了充分发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本真育人价值,实现适然回归,必须纠正工具化目的,回归劳动教育的育人本位;摆脱边缘地位,构建系统多元的劳动教育课程;提升教育意蕴,创造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实施形式;完善评价体系,探索过程本位的增值性劳动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3.
我校在2008—2010三年规划中提出,要以"全人教育"为目标,高举"全人教育"的旗帜,促进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那么什么是"全人教育",如何实施"全人教育"呢?在这里对"全人教育"做个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当前普遍的思路是从劳动教育对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素养所能发挥作用的视角去论证劳动教育的价值,这一逻辑进路并不能真正揭示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世界,也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和具体的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活动,也是人之为人的必由之路。基于此,一个"整全人"的素养结构应包括"成人"和"成事"两大构成部分,劳动教育具有自身的本体价值,理应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件。劳动教育的独立价值不依赖于德、智、体、美各育,其他各育不直接面向劳动,而且与其他各育相比,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优势。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充实劳动教育的内涵准备了现实条件。努力在教育实践中展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是确证其本体价值的根本路径。当下,可以从打造合格的师资队伍、尝试恢复劳动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基于劳动对学科课程进行改造、推进普职融通等方面夯实劳动教育,凸显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人教育是在整合"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两种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全人教育调整包括人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有助于全面理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新辅导员的教育理念,改进辅导员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思潮,艺术教育作为教育内容之一,在全人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论述了艺术教育对全人教育的影响,并探讨了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艺术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7.
积极心理学是基于科学实证的方法,帮助人们扩大和建立积极情绪(如快乐、自信、满足等),同时专注于如何发挥人类的优势和潜能(如智慧、创造力、幸福等)。全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内在潜能的完全开发,不仅关注智力的发展,更要在身体、道德、审美、情绪、社会、创造力和精神追求等都得到全面发展。全人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强调体验、反思、转化和实践。全人教育在目标和方法的实践,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可以相互借鉴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遭遇的困境根源在于对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通识教育的内涵包括了理念、制度与课程三个维度。全人教育的一些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通识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教育,是培养"全人"的教育,是跨学科整合的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西方世界近代以来学校教育以培养工具人为目的,缺少人文关怀的状况,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全人教育思潮。这股思潮实质上是一场有关教育目的的革命,以纠正近现代教育目的的机械化与功利化。文章在简要介绍西方当代全人教育思想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西方全人教育者们的主要观点,以期为我国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理想,建构了以“人的整体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论。美国学者隆·米勒(R.Miller)将这种理论作了系统化的阐述,正式把这种理论称为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思潮传遍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在北美、澳洲、欧洲、亚洲,全人教育的思想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所强调的“全人教育哲学”(whole—child philosophy),与著名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所提的“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和我国教育强调的“德、智、体、关”全面发展都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全人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完的人",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全人"素质构建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对道德、知识、能力、素养各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英语辩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能满足现代"全人"对知识的要求;教学过程及方法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等,从而满足现代"全人"对能力的要求;辩论课程教学评估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因此英语辩论教学是很好的实践全人教育理念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青年教师能否形成积极主动的发展意识和行为,是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全人教育"关注人生命活动的独特性、完整性,其核心是尊重人的发展潜能。在实际教育工作中,青年教师由于先天经验局限、后续培养的缺乏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导致自主发展的意识处于较被动地位。在全人教育的视角下,反思教育中的工具性价值取向,是高校青年教师促进自我专业发展全面可持续性向终身教育迈进,并最终实现全人教师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全人教育"是一种关注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探究了"全人教育"理念指导下,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从而培养出具有完善的人格、心智与格局,具备坚定政治立场、基本政治素养、必备道德修养的优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香港职业训练局提出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得到了社会、家庭和学生的广泛认同。通过分析"全人发展"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教育内容,指出其"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育人目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教育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重视职业意识、重视职业道德、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教育评价机制建设等理念,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斯琪 《中学教育》2019,16(6):12-18
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身体"。身体,并非一般意义中的肉体存在,而是身心合一的身体、是与环境同构的身体、是自由体验的身体,只有具备上述完整属性的身体才能被称之为"身"。当教育者一味忽视、规训、控制学生的身体参与、体验与发展时,就会导致学生身心分离、身体侵害、身不由己等现象,最终造成劳动教育实践的效果偏离。而要想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就需从"身"出发,使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回归身体本身。因此,应主张身心合一,鼓励身体参与;尊重身体选择,肯定生命差异;实现身体自由,破除时空枷锁。  相似文献   

16.
在重申劳动教育的今天,强调身体回归的劳动教育可成为理解和深化劳动教育的新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审视劳动教育多维的身体意蕴,可以认为劳动教育具备满足儿童身体需要、助益儿童身体认知、丰裕儿童身体情感的身体意蕴。"体脑二分"与"弱社会化"的身体、身体自由时间的漠视与身体空间的限制、身体交流的疏离与身体体验的受动乃当下劳动教育的身体之困。劳动教育儿童身体观的重塑、身体时空的解放、身体实践的深化乃突破当下劳动教育身体之困的可为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专业发展"到"全人教育"是新时期教师发展的崭新趋势。通过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内涵特征与局限,对比"全人教育"培训的优势与意义,创造性地提出"教育中枢"的概念,探究"全人教育"理念下教师培训模式的路径:推行互助型培训理念,变传授专业知识为交流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创新论坛式培训实践,变单一抽象的说教为多维真实的案例研讨;探索感悟即成长的培训评价制度,变终结性考核为发展性评价。以此达到助力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人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理念,从身心、智力、审美和情感意识、个人责任和精神价值等多方面整合人类个体知识。约翰.米勒提出"平衡、包容与联结"为全人教育课程遵循的三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全人教育理念的途径。和谐理念下的高校全人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都是培养全面和谐大学生和提高文化素质的模式,以整合的理念整体思考高校课程体系,融课程规划、目标、内容、评价和管理为一体。以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和课外学术活动或业余活动为主要实践阵地和实施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其理念和思想,在教师教学方法中融渗全人教育理念和思想。此外,建立专门机构进行课程的规划、审核与实施,建立评价体系是落实全人课程和保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吴燕 《培训与研究》2009,26(7):98-100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以“全人”的培养为核心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是当代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之一,对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此理念,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要及时变革观念,加强认识,寻求政策支持和立法保护,设计全方位、多模式、多途径培养途径,以达成培养“全人”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本文从全人教育的视角对新时期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全面落实和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