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简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语言是司法活动的载体,准确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而现行法律语言中广泛存在模糊性.该文主要分析了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模糊性及模糊性存在的原因和消极影响,并对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消除和准确性的实现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3.
谢燕鸿 《双语学习》2007,(9M):159-159,161
本文通过分析法律英语的特点,结合部分法律文书及法条的翻译实例,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和模糊性进行了探讨,并得出结论:法律英语翻译应首先充分保证其准确性,适当使用模糊性语言;在辩证使用模糊语言的同时充分保证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维护法律的尊严。  相似文献   

4.
精确性和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两个重要特征。法律语言是精确性语言和模糊性语言的集合,法律语言正是在准确性和模糊性之间求得平衡的。法律语言适当的模糊具有正当性,但不加区分的、不加克制的模糊则有损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从而也有损于法治建设。目前,中国法律中充斥着大量模糊的法律概念,其中不乏个别官员在立法时故意将法律模糊化而设租,而且还导致了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不加监控的间接授权立法。这与中国的法治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应该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予以克制。  相似文献   

5.
语言同时存在着精确性与模糊性。法律语言作为语言的一个分支,同样存在着这两种特性,即法律语言的二维性——精确性和模糊性共同存在法律语言中,但两者并不是无差异地分布在所有法律语言中,而是存在倾向性。通过对立法语言的分析,发现精确性的法律语言更广泛地分布在程序法中,而模糊性的法律语言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中。  相似文献   

6.
精确和严谨是法律语言的灵魂,然而,语言的客观属性、法律现象的复杂性和无限性以及人的认知能力等因素决定了模糊性在法律语言中的存在。通过分析法律英语存在模糊性特征的客观、主观基础,了解模糊法律英语的功能,可以更好地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法律语言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其独有的特征。法律语言的二维性——精确性和模糊性共同存在法律语言中,但两者并不是无差异地分布在所有法律语言中。精确性的法律语言更广泛地分布在程序法中,而模糊性的法律语言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中。  相似文献   

8.
法律语言要求准确,然而模糊性现象却大量存在。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可以发现,模糊性法律语言有法律术语模糊、形容词模糊、语言风格模糊、法律规范的概括性要求等特定成因。模糊性法律语言在一定程度体现了语用的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原则,在一定语境下可以增强表达效率,使法律语言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言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模糊理论引进语言学领域而得出的认知结果。从主体、客体和语言本身的特点来看,法律语言存在着模糊性特征。模糊语言在法律语体中大量使用,对法律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法律语言实践中要正确认识准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模糊语言出现的特定的题旨情境。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力决定了规约性语言分支的法律语言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从法哲学以及法律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发现法律语言的内在规律性:准确性、模糊性、权威性和逻辑性.我国在现代法治建设过程中,法律工作者应该充分重视法律语言的独特性和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语言是一种言语交际现象,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用模糊性。语用模糊性表现为言语相对模糊,是言语本意与特定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在“模糊”与“非模糊”的分界上,同时还表现为模糊的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语言模糊性指语言所表现出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界限不分明、亦此亦彼的性质。语言的模糊性具有普遍性、客观性、限界性、典型性、隶属度、交际性、实用性等特征。全世界所有语言都存在模糊性特点。正是由于语言具有模糊性,才使得语言具有弹性、生气,灵活多变;才能使语言使用显得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3.
张爽  危鸣辉 《海外英语》2011,(11):145-147
Politeness symbolizes human civilization,and is one of conduct codes of human beings.As a social activity,language use is subject to this code as well.Pragmatic vagu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spoken discourse.Furthermore,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widely used i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Based on the politeness principle,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by analyzing teachers’ spoken discourse.Employing pragmatic vagueness in teacher’s spoken language can smoo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help teachers gain foremost effect on the education to their students.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主要是用于报道事实和传递信息,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简洁、生动、平实。但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之一,模糊语言普遍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中,其中就包括新闻语言。语用学视角下的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具有自我免责功能、概括功能、评价功能与精确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Pragmatic vagu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Furthermore, it is an important strat- egy widely used in diplomatic languag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pragmatic vagueness by analyzing diplomatic English. Employing pragmatic vagueness in diplomatic language can help a diplomat to gain foremost national interest and win honor for his/her motherland.  相似文献   

16.
商务英语的语用特点及其模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务英语具有完整、准确、温和与稳健等特点,但另一方面,商务英语语用具有模糊性,其所遵循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中可以或有必要使用模糊语言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模糊性是语言发展变化的一种基本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语言的模糊性必然会引起翻译的模糊性。而从出现人类社会以来,数字便与人类的一切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精确性是数词的基本属性,但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数词被赋予了一定的模糊性,而且在日常用语和书面语中,往往要借用数词表达的模糊性。本文拟就谈谈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共同现象,英语无论是其中的概念还是意义与生俱来就存在着模糊现象。模糊现象包含着积极的修辞效果.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交际中.人们运用趋利避害的原则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使之更好地为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既可以比准确的语言更具有表现力,又能够取得较好的语用效果。文章以礼貌原则为基础,分析了礼貌原则对模糊语语意隐含现象的阐释能力,发现了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