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五"期间,"尊重"课题研究侧重点是探讨基础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重"教育的五个维度及其落点,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  相似文献   

2.
尊重是一种具有普遍道德意义的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强调了国民教育、普及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实施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要促进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尊重即意味着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和需要。  相似文献   

3.
尊重,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尊重就是把人所赋有的权利和责任还给人自身。如果说,人世间有一种心灵的天平,那就是尊重。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其中包含着灵魂的唤醒。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认识的堆积。尊重的教育就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唤醒人的尊重意识和培养人的尊重能力。围绕这一点,上海市杨思中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他们提出了尊重的教育之概念,并赋予了这一概念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等内涵,形成了尊重的学校文化。从实际情况看,他们的实践很有特色,颇富成效,值得其他学校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尊重"教育研究已经进入第12个年头."尊重"教育研究以"尊重"这一基本的价值为支撑,围绕着"尊重"二字做文章.在这12年中,我们体验尊重、感受尊重.对于"尊重"的定位,我们经历了尊重是基础道德的突破口,尊重是一种基础性的道德,尊重是一种教育的理念,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价值几个阶段,现在,我们以尊重为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王凯 《甘肃教育》2011,(13):89-89
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那么究竟什么是尊重?其实,尊重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自我尊重和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然的尊重。那么,教育中要不要尊重呢?有人说,学生当然要尊重老师,其实,学生也需要被尊重,也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6.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将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产生重大作用。以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础,从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五个方面论证了尊重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尊重元素是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梳理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文本有关尊重的内容,探讨课堂导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尊重生命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文本阅读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注重随堂练习强化学生对尊重生命的理解与感悟、通过写作训练彰显学生尊重生命的情怀、结合口语交际活动历练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与习惯,以培养中学生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一切生命的本真品质。  相似文献   

8.
尊重教育是以尊重为前提,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全面素质为目标,是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它所营造的教育氛围将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产生重大作用。文章以尊重教育的基本内涵为基础,从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五个方面论证了尊重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尊重教育的涵义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作为教育理念的尊重,具体是指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尊重教育,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其自我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着意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并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他们形成尊重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将尊重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教师的成长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师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尊重的概念、结构特征和主要的理论观点;基于尊重与文化因素的密切关联,总结尊重对象和作用的文化一致性,并探讨了尊重观念、尊重对象和关于尊重的教育观念的文化差异。相对于考察尊重在文化间的主要差异体现,尊重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更应该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从本期开始,专栏将陆续介绍课题组在“尊重”教育的五个方面内容,即“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和尊重知识”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当前儿童青少年存在严重的尊重缺失,形成这种现状有其文化、社会、教育背景.时代在呼唤新的尊重观念和尊重理论.陈会昌尊重教育理论阐释了尊重的内涵和尊重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尊重教育”是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的教育的整合与升级。学校以国家课程改革的“全科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理念为指导,依据“尊重教育”办学理念,在新时期提出新举措、拓展新作为、开创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尊重"既是人性的起点,也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与"尊重"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尊重内涵包括:一尊重学生;二尊重规律。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中从尊重的理念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创立了"自主、互动、拓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变革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人都需要尊重,作为学生尤其需要老师的尊重,我们千万不可忽视孩子的这一不亚于穿衣吃饭甚至比其还重要的需求。被尊重的孩子也会去尊重别人。我们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做好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尊重孩子,就谈不上教育,只有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孩子。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情感、尊重孩子的爱好、尊重孩子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  相似文献   

16.
公民尊重不同于传统的强调单向尊重的等级性尊重,也不同于忽视权利的情感性尊重,而是一种强调对包括陌生人在内的公共领域的,基于平等、自由之上对公民人格和权利的尊重.基于国内6个省份的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公民尊重整体情况较好,但对穿着差异的尊重情况较差;中学生对公民尊重问题的认知、态度好于其行为倾向;在对父母的尊重中已有平等的双向尊重的意识;女生公民尊重表现整体优于男生;高中生公民尊重表现并非全优于初中生.  相似文献   

17.
尊重教育,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给予信任和尊重,以树立其自尊、自爱、自信的心态,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种主体教育方法。尊重教育的核心就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特别是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人格和权利、兴趣和个性,既尊重有特殊天赋的学生,又尊重学习不良的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富有生活的勇气、向上的热情、创造的...  相似文献   

18.
尊重教育就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相互促进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的角度探讨尊重学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实现尊重学生的观念更新与实际运作,达到培养学生尊重自已与尊重他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儿童青少年存在严重的尊重缺失,形成这种现状有其文化、社会、教育背景。时代在呼唤新的尊重观念和尊重理论。陈会昌尊重教育理论阐释了尊重的内涵和尊重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在校园内创建的文化是具有尊重特征的学校文化,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人、尊重学生自身文化的创造。尊重学生自身文化创造的立足点在于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还是培养人,如果是培养某种类型的学生,培养对象是被动的;如果是培养人,培养对象就是主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