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加快建设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其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政策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公,社会保障体制机制不健全,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面临着诸多障碍与困难。为此,推进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应该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强教师社会保障法治建设,优化教师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积极推进部门配合、政策协调、改革配套,努力推动中小学教师社会保障不断走向定型、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汉大学教授病危解聘"事件折射出我国教师社会保障政策的漏洞与缺陷。随着教师任用制度由任命制向聘任制转变,我国教师法律身份也发生了改变,而教师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却出现时滞现象,并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准确界定教师的法律身份,建立单独管理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并从立法和监督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教授病危解聘"事件折射出我国教师社会保障政策的漏洞与缺陷.随着教师任用制度由任命制向聘任制转变,我国教师法律身份也发生了改变,而教师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却出现时滞现象,并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准确界定教师的法律身份,建立单独管理的教师社会保障体系,并从立法和监督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教师社会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4.
试论教师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步从“国家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由“福利型保障”向“风险型保障”转变。本文试从我国教师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探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框架。 一、我国现行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 过去,我国的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由国家和学校包下来的,与工作部门高度重合,具有“准公务员”干部身份的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教师社会保障为视角,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针对我国高校历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教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相结合的客观事实,进行了利弊分析和可行性探讨,提出新一轮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社会保障因素,注重当期分配和长期保障相结合,设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体现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劳动特质的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社会保障机制对教师流失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明华 《教学研究(河北)》2005,28(5):389-391,442
当前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流失严重,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又是造成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图从社会保障角度对民办高校社会保障机制对教师流失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阶段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保障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教师退出是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性质是强制性退出和系统外退出。高职院校教师退出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以科学的评价考核制度为前提,以客观公正的聘用制度为条件,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保证。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行教师聘任制中存在的封闭性、人治性、低诉性、激励机制乏力、缺乏社会保障机制的支持等问题,应该采取立法、贯彻“师本位”理念和取得社会保障机制的有效支持等,使教师聘任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师聘用制的实施使得高职院校与教师法律关系发生了变革,论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以及成因,探索聘任制下教师、高职院校组织、政府各自应采取对策,三个保障实施主体的有效配合,进一步健全教师维权的法律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以授课为主要形式,因其作为文科性质学科,故而缺乏实践内容与可操作空间。文章通过对于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试验课的可行性分析,希望能够以综合试验的形式填补这一空白,实现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实践消化吸收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