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讲述新闻故事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画面叙事,而局部画面所构建的视觉逻辑中,有“大道理”“证据链”“共鸣感”,如何运用好这些视觉元素,成为提高新闻画面叙事逻辑的关键所在。文章深入分析典型画面叙事的新闻案例,提出新闻意义“远景宏观图谱+近景写实镜头”的表现手法,新闻真相“客观数据+人证+物证”的叙事结构,新闻共情“画面填补自述+关键视角旁述”的呈现规律,希望以此来增强电视新闻画面语言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在上篇《浅谈封面设计中“线”的运用》一文中,我对“线”在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是书籍设计的主要语言。本文则想分析一下“点”这个构成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点”,主要是指在画面中视觉上显得细小的形态。点的感觉是相对的,它是由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形式构成的,其聚散、排列与组合,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应。早在人类远古时期的手工制品表面装饰纹样中,“点”就已被大量应用。时至今日,当代设计家依然运用着“点”的多种变异和排列组合,再现着“点”的艺术魅力。 …  相似文献   

3.
记得我在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时,有位教授这样说:“如果说电视摄像是一项技术工种,那么其‘产品’就是电视画面:如果说电视摄像是一种艺术创作,其‘作品’还是电视画面。”但在电视画面诸造型元素中,用光是第一位的,它承载着电视画面的基础功能。但我们一些初入行的电视摄像记仅仅重视画面造型,而对画面造型中的首要元素——“用光”用心不够,由此造成电视画面的质感大打折扣。鉴于此,本人结合八年多来的工作实践,浅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与初入行共勉。  相似文献   

4.
4月15日,美国(托莱多刀锋报)消息,该报副总编辑罗伊亚伯透露报社2007年在不知不觉中收到摄影记者艾伦·德里奇79幅电脑制作过的数码照片。罗伊亚伯在专栏中透霹:“德里奇经常使用电脑改变画面中的信息元素,其中包括涂掉人物、改变树枝结构等照片的背景元素。同时,他也给照片增加使画面更加完美的元素。特别是在体育图片中,经常在画面中增力重要的元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6月3日,某报头版刊登了一幅题为《菜市场里的童年》的照片。画面的背景是一大型菜市场,画面中央,一个四岁的孩子“小亚亚”正天真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尽管孩子的眼睛已被挡上,可孩子在并  相似文献   

6.
张正 《视听界》2014,(2):120-121
电视新闻有着严格的真实性要求,画面传递客观信息,摄像师通过画面说话,过多、夸张的修饰,不但不会增加艺术魅力,反而会弄巧成拙,破坏作品的可信度。J.视觉与联想“想象”是指创作画面时进行的思维过程,是一种创造性和主观性的探索。(A·亚当斯)摄像师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而观众是通过屏幕呈现的画面来感受摄像师的视觉语言表达。观众通过画面对新闻事件认知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认知、联想“空白区”。拍摄者身临其境,形成认知、联想的元素很丰富,更容易准确把握事物本质,了解客观事实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7.
“电视文学,就是文学的电视化,或者说,是被电视化了的文学。”(见高鑫《中国电视》1998年11期)文学的“电视化”,是指运用画面、解说、音乐、字幕等电视诸元素来综合表现文学,其中,画面是主要的创作元素。  相似文献   

8.
电视是用画面及其伴音传播信息的,画面和声音构成电视广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画面是无声的形象语言,解说是有声的诠释语言。没有画面就无须解说,没有解说,画面就是难以解读的“天书”,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由于电视宣传比其报纸、广播具有直观、形象的强大优势.因而在电视编采人员中产生了“画面万能”轻视解说写作的倾向.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9.
林仲 《视听纵横》2005,(4):90-90
在电视新闻批评性报道的画面拍摄和编辑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满足观众的要求和保护镜头中人物之间的取舍很难做出选择,往往在满足了观众(把局部细节都展示出来)后,损害了画面中人物的形象。而“模糊”了画面中的人物后.又满足不了观众对该人物了解的需求。因此在电视新闻批评性报道中找到两之间恰当的点,也就是画面“曝光度”的准确把握成了提高新闻可视性和体现人关怀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情”是艺术创作的生命。电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更应“有情有意。”电视画面作为这门艺术中最重要的元素。它能否做到“含情蓄意、情真意切”直接关系到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延婿在2011年第23期《新闻爱好者》中刊文认为,摄影记者要在多重竞争中求得生存.让自己的新闻图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信息含量的大小。利用新闻现场与画面主旨相关的一切视觉元素,可以使画面的影像结构变得丰厚。这就要求摄影者在事发地冷静地审视各种影像符号.用“时空选择”和“视角选择”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获得“有效空间”。  相似文献   

12.
宋昭勋 《声屏世界》2001,(12):55-56
凡是诉诸观众视觉感官的一切图像元素,都是电子传媒的视觉语言,其中画面的景别语言、运动镜头语言、构图语言、都可以称之为视觉非语言传播。 视觉非语言传播的每一个元素之所以被称之为语言,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能被人们理解的表情达意的方法,每一种元素绝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随便用在任何图像中,也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景别语言 当我们用远景展现目力所及的大草原时,画面景别所涵容的广阔场面,使我们获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而当我们只用近景或特写来描写草原景物时,画面上可能只是一丛小草,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分析电视广告运用音乐元素的原因入手,通过实证分析电视广告音响与画面的关系,总结优秀电视广告音画“契合”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施翌 《现代传播》2005,(5):112-114
一、音乐与画面,谁主谁辅音乐电视是由视觉(画面)和听觉(音乐)两个层次构成的。抛开纯器乐作品不谈,大多数MV音乐中包括音乐与歌词两个元素。音乐是时间艺术,它以结构化的声音材料在时间中展示其过程,所创造的幻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情绪性和意境性,但“它暗示出来的情绪总是模糊不清的,并且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而画面是具体可感的,它能创造出直接的视觉形象,在画面空间中易于展示捕捉和领悟情境和内涵。传统的电视音画关系,是画面语言主导音乐语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电视音乐是电视画面内容有机的深化和艺术化的延伸。无论是在专题…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为了突出现场感,强调记者“在”现场,会千方百计抓拍一些画面语言非常丰富,并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而且记者在新闻现场的行为也被非常明确地记录到镜头中,成为构成新闻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被称为“抢”新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电视散文作为新兴的电视品种,其审美特性正处在被人认识之中,其艺术特征也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电视散文正在形成自己的创作技巧与方法,而对位技巧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一般电视作品而言,其元素为文字、语言、音响、音乐、画面、色彩。根据这些元素起什么样的作用和所起作用之大小,便形成了审美特点之差异,由这差异,产生了不同的电视品类。电视散文接近电视音乐片,它们都把“听”的艺术改变成“看”的艺术,当然,比起电视音乐来,电视散文在“听”和“看”的内容方面更多一些逻辑联系,而在语言与音乐的关系方面则有更大的分…  相似文献   

17.
陈蔷 《现代出版》2004,(2):49-50
在上篇《浅谈封面设计中“线”的运用》一中,我对“线”在封面设计中如何运用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概括:点、线、面是构成视觉空间的基本元素,是书籍设计的主要语言。本则想分析一下“点”这个构成元素在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钱高燕 《视听界》2008,(1):92-93
以讲故事作为栏目剧的主导形式,尽管在画面表现元素上简单了些,但主观视角的“我”的介入,拉近了和观众的心理距离,也利于观众对“他”进行对位的审视和评判。  相似文献   

19.
电视是一种视听艺术.画面和解说是电视中的两个最基本元素。可以说.电视节目中风格的各种变化.正是这一对元素的组合形式不断变化的结果。关于画面与解说的关系.长期以来在电视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摄影记者们坚持以画面为主;而文字编辑们则认为应该以解说词为主。  相似文献   

20.
电视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新闻类信息的传播媒介。电视新闻、专题片、纪录片、评论等节目,必须以真实、可信作为基础。电视新闻从业者多年来在维护画面的真实性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至今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还有不少画面透着各种各样的“假”。而一个失实的画面,往往使观众对整条报道内容产生怀疑。一、电视报道画面失实的表现 1、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