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科学魔方     
空间中最完美的几何图形是球体,而平面内最完美的几何图形是圆。——笛卡儿  相似文献   

2.
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圆堪称平面几何图形中最完美的常用图形,令人称奇的是用这三个完美图形竟能组合成一个从形式到结果都极完美的图形.  相似文献   

3.
向量是代数和几何图形最完美的结合体.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总结,发现了一组广泛使用的结论,特撰此拙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三、不是"数形结合"的案例 依据前面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分析我们知道,"形"主要指几何图形,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时要研究这些几何图形的形状和它的度量特征,否则很难说是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例如本刊2007年第11期的<数形结合的完美演绎>一文中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5.
圆作为最完美的平面几何图形,具有很多重要的性质.一些中考热点问题,如有关图形运动变化的问题,若能由题目特点构造圆.借助于圆来解决,则常常能化难为易,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6.
通过研究一个代数结果的几何图形表示,完成了复射影平面模型的构建,从而达到代数运算的准确结果和几何图形直观表示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空间中最完美的几何图形是球,而平面内最完美的几何图形是圆”———笛卡儿.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曲线,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车轮滚滚,车轮利用了圆的这一性质,由于它等长的车辐,使车轴始终处于一定的高度,从而得到一个平稳的水平运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倘若车轮不是圆的,那世界会是什么样?假如你坐在一个正方形车轮的车子上,会是什么感觉呢?倘若车轮不是圆的,那么车身就会由于车轴的上下起伏而忽上忽下,再加之很大的载重,那么轮子和车轴就更难保持坚固了.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对于完成滚动所需要的性质来说,车轮未必一…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阶段学习的几何图形主要包括:点、线、角、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等),通过改变它们的位置达到问题变式之目的.为此,笔者围绕"点、线、角、形"的位置变化,探究几何图形变式的常见路径,以期与同仁探讨.一、"点"动"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也是构成其他图形最基本的元素."点"的位置变化,自然会牵动"线"与"角"的变化,从而改变图形结构,形成更为深刻的数学问题.教学中,让静态的点"动"起来,可使呆板的图形"活"起来,单一的习题"富"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往往对根据图形性质求最值的问题比较陌生,本节课通过复习"将军饮马"模型,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回顾,然后将模型放在几何图形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体会到在这类最值问题中,其实就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这两个性质,再结合几何图形自身特点去解决问题,由此总结了这类问题的命题方向和解题规律,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完美搭档     
绘本《完美搭档》讲述了一个三角形寻找完美搭档的故事:三角形认为自己和圆形、正方形、六边形甚至星形都不一样,它要寻找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朋友玩。可是当它找到了和自己一样的三角形,却发现原来和各种各样不同的朋友在一起玩也有很多乐趣。绘本通过鲜明且形象化的几何图形讲述了幼儿社会领域最常见、也最值得关注的“找朋友”话题,有助于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同伴关系、发展友谊。阅读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阅读绘本,结合自己的社交经验深化对完美搭档的理解,乐于分享和好朋友交往时的趣事和心情。数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图形,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图形进行想象和创造。此外,幼儿可在美工区、数学区等区域继续展开有关几何图形的延伸活动。  相似文献   

11.
“对称”一词在数学上经常会在平面或空间图形中出现,在生活中它是美的象征、通常均衡与对称是表达和谐的直观的数学的反映.早在毕达哥拉斯研究勾股定理时就已经开始.那时人们认为平面上的圆与空间中的球面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因为它们是旋转对称的.  相似文献   

12.
圆是人类最早发现、最早使用的几何图形,也是人类最完美事物的一种象征,如圆满,团圆等。然而作为数学对象的圆,人们对其研究最感兴趣的莫过圆周率丌。古今中外对丌的研究为数学的发展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为把这一面较完整地展现出来,本文把π的历史分成五个时期,作一浅显的概述。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就开始认识正方体,它是几何图形对称完美的化身.从小学、中学一路过来我们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真可以说是"熟透了".但就象小时候玩一种叫"魔方"的玩具,看似简单,却越玩越有劲,越品越有味.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本人就体验到正方体就象"魔方"一样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14.
<正>恩格斯说:"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和"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每一个几何图形中都蕴含着与它们的形状、大小、位置密切相关的数量关系;反之,数量关系又常常可以通过几何图形做出直观地反映和描述.在解决代数问题时,想到它的图形,从而启发思维,找到解题之路;在  相似文献   

15.
<正>圆是几何图形中最美妙的图形之一,古人对圆有着精确的描述,《墨子·经上》云"圆,一中同长也."圆,包容万千,能容纳直线形的所有知识,又能结合自身的特点派生出大量重要定理.圆,大气凛然,能实现圆周角、圆心角、弧、弦、弦心距等许多非常规的的等量传递,根基是弧.圆,又具有完美对称性,用好圆、领悟圆、善于"无中生圆",能使我们在解题中举重若轻,充满创造性.本文举例说明如何利用题目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发现圆的存  相似文献   

16.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可以说"数"与"形"贯穿于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数"与"形"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与结合的,这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思想,同时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数形结合思想充分体现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微妙关系,代数转化成几何图形能够加强学生的直观理解与感受,而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问题能够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便于把握问题。可见,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思想之一。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96):1-2
一些几何图形是有面积公式的,例如我们熟悉的三角形、梯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甚至筝形。一些代数恒等式可以用几何图形的面积来表示,当一个几何图形的面积可以直接表示时,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等式。由图形到代数恒等式,再由代数恒等式到图形,体现了形数结合的完美与神韵。文章作了如下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若干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拼图面积的两种表示,最终引出部分代数恒等式的拼图证明。  相似文献   

18.
<正>动点问题是初中数学阶段的难点,它贯穿于整个初中数学,自数轴起始,至几何图形的存在性、几何图形的长度及面积的最值,函数的综合类题目等,其中尤以带系数的线段和的几何最值问题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热点更是难点.而带系数的线段和的几何最值问题最终可转化为"PA+k·PB"型的最值问题.本文就此类问题作归类探讨.此类问题的处理通常以动点P所在图象的不同来分类,一般分为两类问题.一类是点P在直线上运动,另一类是点P在圆上运动.一、当点P在直线上  相似文献   

19.
正"平面几何的复习"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的内容。其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内容是对小学生掌握的平面几何图形知识的复习,利用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图形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同时也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在数学问题中,涉及到点的问题比较常见,这里采撷数例作分类解析,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