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马真读碟     
马真 《世界文化》2006,(11):27-28
在观看这部美国独立制作影片之前,我还是建议大家可能的话先去看看波兰斯基的作品《死神与少女》,两部电影都是在封闭空间内,依靠人物关系建立强大的情节张力,此外两部影片都涉及到“复仇和性侵犯”这一话题。《水果硬糖》中的小演员用富有冲击力的成熟表演塑造了一个外在和内在巨大反差的“索命女孩”,这种定位不仅符合电影关于“未成年人性侵犯”的主题,而且角色的设置在同类型电影中具有新意。一个成熟,甚至有些“汉尼伯尔”的女孩,利用智慧赢得一场复仇的胜利,这条线索足以吸引观众坚持将影片看完。因此,从电影的兴奋点来看,导演应该更…  相似文献   

2.
孟买是印度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建于1977年,占地200多公顷的电影拍摄基地——孟买电影城位于该市市郊,它是印度国产片的一流外景地,因孟买的英名字以字母B开头,印度人习惯将孟买的电影城叫做“宝莱坞”。事实上,印度电影业近年来也有直逼“好莱坞”的强劲发展势头,光“宝莱坞”每年生产的影片就近800部,2001年全国的电影出口收入高达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正>爱情是人生的花朵,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把它的芬芳传播,而与爱情紧邻的婚姻,似乎没有这样的美誉。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有人喻之为"围城"。爱情与婚姻好像孪生同体,又似乎水火不容。爱情最自由的国度,婚姻未见得长久,爱情被限制的地区,或许有着更多白头到老的传奇。在传统与现代杂糅的印度,包办婚姻(arranged marriage)至今仍大行其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是青年男女进入婚姻的主要途径,即使移民海外的年轻人,在结婚问题上还是遵从父母意愿,回国娶个印度新娘。然而,印度却是世界上离婚率较低的国家之一。印度人不主张自由恋爱,限制甚至鄙视异性之间的交往,这《印度贤妻》  相似文献   

4.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06,(11):20-22
生命是十分宝贵的,没有生命,就没有人类自身,也没有这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文化社会。爱情是生命最娇美艳丽的花朵,无论东西方,人们普遍陶醉于爱情。西方更由于古希腊重视个体、蛮族(中世纪以哥特人为代表的非罗马民族)尊重妇女、基督教崇拜圣母玛利亚等等的影响而形成一种重视个人生命,崇拜妇女,珍视爱情的传统。他们称爱人(女性)为“我那最好的一半”,力求在恋爱中实现人生,甚至试图在爱情中把握永恒,使爱情上升为人生的永恒境界:“一千年一万年/也难以/诉说尽/这瞬间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朦胧的清晨/清晨在蒙苏利公园/公园在…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故乡剑川,也是白族情歌的故乡,电影故事片《五朵金花》中的男主人公阿鹏就来自剑川,他善唱白族情歌,对爱情的追求矢志不渝。在现实生活中,那些传唱广泛、久远的白族情歌,它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男女青年执着追求爱情的感人故事,那些情歌、那些故事犹如汩汩流淌的泉流一直鲜活在我们的生命中。父辈唱的情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的父辈正值20岁到30岁的青春年华,是他们渴望爱情、追求爱情、咏唱情歌最鼎盛的阶段。然而,这个时候也是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统治中国最黑暗、最严酷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依人 《世界文化》2003,(3):20-21
从三十年代开始,以开罗为中心的埃及电影便一直雄霸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市场,在最高峰时期,当地有150家电影公司,每年制作三、四百部影片。和印度电影一样,埃及电影一向也是以歌舞片和通俗喜剧为主。但在五十年代中,埃及崛起了一批以尤塞夫·沙轩、阿布·塞以夫等为首的写实主义导演,令埃及电影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备受欧美影评人的重视。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埃及电影开始日走下坡,每年产量锐减至十几部。但在最近的三年里,埃及电影又再次繁荣起来,大有复兴之势。三年前,沙轩在一次访问中指出:“阿拉伯电影的确面对不少问题,不少我们必…  相似文献   

7.
在印度,舞蛇是一项传统娱乐项目,表演舞蛇也是许多印度人赖以谋生的手段。舞蛇中的“主角”——眼镜蛇在印度有着崇高的地位,印度每年都会举办“毒蛇节”以敬奉眼镜蛇。  相似文献   

8.
宋冰 《华夏文化》2003,(3):15-16
复仇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社会风俗 ,在各个朝代都有大量的复仇现象。进入阶级社会后 ,国家在对待复仇问题上 ,一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 ,在统治思想上 ,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有限度地承认复仇行为的正义性 ;另一方面 ,在治理方式上 ,秦汉以降的几乎所有朝代都运用法律手段对复仇行为进行程度不等的惩罚和限制。这种二重性 ,有的学者把它概括为“礼”与“法”的冲突。实际上 ,从更深的层次看 ,这是一种在制度文化中反映出的价值冲突 ,是国家权力和社会正义的纠葛。在原始社会 ,没有国家机器 ,复仇是社会成员自己的事情。尤其是血亲复仇 ,几乎是所…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电影相当发达,已有近80年的历史,有“电影王国”之称。在电影生产兴旺的年代,它每年可生产900多部故事片和800多本  相似文献   

10.
时代剧是日本电影最富标志意义的类型,也是历史最悠久和发展最成熟的类型。日本时代剧经历上世纪30年代的默片时期、“二战”以后及60年代的“新浪潮”时期的三度辉煌;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日本电影体制的改革和独立制片的兴起.时代剧在其电影多元化的角逐中,渐呈衰落迹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侠电影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好莱坞势力充斥一切角落的时代里,寻遍世界各国商业电影,大概只剩下两类影片能够以一个完整的类型片的地位与美国电影相抗衡,一个是印度的歌舞片,再一个,就是中国香港的武侠电影。电影首先是视觉的艺术,综观电影发展史,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业在无声片时期都走过一段类似的道路。梅里爱的银幕魔术为此类电影创造了最基本的武器,此后就是各国电影自显其能的时代了。美国早在1912年就拍摄了《宾虚传》,法国则拍摄了《吉斯公爵的被刺》和《方托马斯》,意大利的《卡比利亚》等历史片则更成为日后好莱坞历史巨作的滥觞。而在旧中国,则是长达20多年的武侠神怪片潮。中国的武侠神怪片受以京剧为主的传统戏剧影响极深。中国第一部电影,其实就是把谭鑫培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景银幕化了而已,这几乎可以说就是最早的武打片。以后的《四杰村》、《王氏四侠》、《盘丝洞》等影片逐渐确立了武侠神怪片的若干基本元素,替后来的武侠片奠下许多特殊模式。比如:侠客的服饰及造型,灵感是源于京剧里的小武。神乎其神的功夫特技,是在胶片上再加工的,今天武侠片里的放飞镖和呼呼掌风,其实上世纪20年代早已有过。那之后,才有了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而且一经...  相似文献   

12.
赵光 《世界文化》2005,(12):30-32
在前不久完成的“当今世界上谁是最漂亮的女性”调查中,数千个网站的网民一致公认,印度的艾西瓦娅是当今世上最漂亮、最具魅力的女人。而在过去,此项殊荣只会属于好莱坞的格蕾丝·凯莉,英格丽·褒曼或伊丽莎白·泰勒。这条爆炸性的消息,更激起了笔者亲自探访印度美女的决心。酷爱金饰胜衣着印度在中国人眼里是遥远而神秘的,其实她是我们的邻居,从乌鲁木齐坐飞机短短几小时就能到达。有人说:“印度倒三角型的轮廓,好似穿着纱丽的女孩。”这句话贴切地把这个国家的特色鲜明表达了出来。在印度,不分贫富贵贱,随处可见传统打扮的印度女性:鲜艳的…  相似文献   

13.
广岛之恋:时间与记忆的游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妮 《世界文化》2007,(11):23-24
上世纪50年代末,战后法国开始了一场被称为“新小说”,“新浪潮”(及“左岸派”)电影的艺术实践。文本和电影第一次互为彼此而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浪潮”电影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与革新,其创造性的试图通过胶片传递出在文学哲学领域里被反复演绎着的现代主义气质,在这个意义上“新浪潮”可算作名副其实的“作家电影”。  相似文献   

14.
韩国爱情电影之艺术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世界文化》2006,(9):15-18
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东方电影,就不能不提到韩国。在这样一片濒海的狭小的国土上,却开出了绚烂的、令人艳羡的艺术之花。尤其是韩国爱情题材的电影。韩国爱情电影无论是商业的,还是艺术的;无论是悲情的,还是喜剧的,都为韩国电影的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电影作为“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冲击着世界电影市场,以其东西结合的惟美风格、变化多端的叙事技巧、或感人或深刻的主题在世界电影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世界电影与中国过不了多久,便是“机械化的文艺女神”电影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电影史家公认,电影正式诞生于公元1895年12月28日,标志是该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根据“视角暂留”原理,成功地制造了“电影放映机”,并拿到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印度沙龙内,放映了《水浇园丁》等影片。翌年,电影即输入中国,标志是该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法国人放映了“西洋影戏”。最早携片来华放映的外商,现在能考证到的有3个人:美国人松雍和西班牙人加伦白克、雷玛斯。这3个人中,雷玛斯最为重要。1903年,他利用加伦白克盘让给…  相似文献   

16.
王彬 《世界文化》2010,(7):28-28
《荆棘之城》是一部以女人之间的爱为基础的作品,欲望、阴谋与爱情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中交织穿插,使得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7.
肖雅 《世界文化》2008,(6):30-31
简·福伊尔曾说:“歌舞片的仪式性功能就是重申并阐明娱乐在其观众生活中所占的地位。” 歌舞片以其最擅长表现技巧反映浪漫主义情感,表达喜悦、忧伤、欢乐、悲哀等情绪,已经成为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宣泄人类愿望和梦想的影片类型。而印度歌舞电影,以宏大华丽的布景,缤纷灿烂的色彩,悦耳动听的乐曲,轻快活泼的舞蹈,以及歌舞片独有的梦幻机制,为我们营造了一道道丰富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人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电影自开创至今已快一个世纪了,其中我广东人从事电影事业的为数不少,无论在创业、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以及其他工种,都有杰出的成就。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有4个“最”,也为我广东人所拥有。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随着印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印度电影也成功打入了国际市场.民族叙事方式与现代影视技术及理念相结合、对普罗大众的人文观照、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巧妙地提升了印度的国家形象等等,都是印度电影获得票房和口碑双赢的重要原因.其中,反映女性问题的印度电影备受瞩目,比如《炙热》(2015)展现印度女性...  相似文献   

20.
李萌萌 《世界文化》2014,(10):19-23
新浪潮的缘起缘灭 法国巴黎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一直是以世界文化和艺术的中心而自居,法国人也是以激情和浪漫闻名于世。电影艺术的两位开山鼻祖卢米埃尔和梅里爱都是法国人,所以在现代主义电影思潮中法国艺术家表现得比其他人更有特色、更激进、更浪漫。20世纪20年代风行欧洲影坛的先锋派电影即以巴黎为中心。20世纪30年代法国出现了用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想去表现下层小人物的命运和他们与社会抗争的影片。这类影片内容真实、情节动人,常常含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有一定的戏剧感染力,这类影片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诺阿等一批优秀导演为了躲避战火去好莱坞工作。战后较长一段时间,法国电影界在好莱坞的强烈竞争和意大利电影的巨大影响面前,只满足于对原有传统的沿袭,在内容形式和生产体制上都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