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取互文性解读方式构建的阅读教学,即互文性阅读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语文教师因教学需要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下文简称引入文本),与当前学习的课文(下文简称目标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目标文本对话,挖掘目标文本多重的、隐秘的意义。互文性阅读教学,具有深度性、多元性、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是文本的基本属性,一个文本总是与其它文本相互关联而存在。互文性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打开了新空间,一方面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提升教学的文化含量;另一方面也将丰富教学策略的选择。以文本互文性为依据的互文性教学在意象的领悟、文本的比较分析、文本阐释空间的拓展、文本阅读史的引入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阅读有助于拓宽文本广度、触及文本深度,为学生阅读理解提供多元视角。在普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应用互文性理论,适当引入历时或共时的文本群,与教材文本共同构成相互关联的互文本;在互文本的相互映照下,引导学生积极与教材文本对话,实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互文性理论引入语文课堂,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对改进阅读方式、深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引导学生探寻作品隐秘的意义,获得深刻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多维度审视作品,挖掘文本的多重意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获得阅读的最大快感。在教学中,许多教师正在积极地探索、实践语文课堂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构建方法。我们认为,可从文本中的典故、背景资料、相近文本、文艺理论和现代媒体五个方面入手,选取合适的互文本来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侧重句法分析及语言讲解,而语篇教学模式是从宏观入手,抓住主要信息,然后再深入到微观的语言表达形式.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它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该研究通过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存问题的分析, 以美国黑人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为例,将互文性引入教学领域,探讨了语篇分析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从互文性视角分析了外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6.
曹玲 《新课程研究》2009,(3):184-185
互文性是指某一文本与它的前文本之门的相互联系,此概念大量地应用于广告中。本文基于广告语篇及其互文性现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互文性在广告中的应用,即具体互文性、体裁互文性和媒介互文性。  相似文献   

7.
章玉芳 《江苏教育》2024,(3):38-42+3
文本包括纸质文本和音频、视频、数字文本等多模态文本。互文性指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给阅读教学指明了逻辑线索。通过单元内的主题互文性、单元间的结构互文性以及课程内的文化互文性等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实现结构化教学。  相似文献   

8.
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理念:"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它的内涵是,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以各种形式与其他文本相联系,这种联系跨越历史,跨越地域,在众多文本的相互"影响"下完成文本、主体、文化三个层面的对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注意到这些相互关联的文本所组织而成的网络,把一篇一篇独立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起源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表现为一种文本理论,依运作层面的不同可分为宏观互文性、中观互文性、微观互文性三类。其中宏观互文性主要发生在文本与情景或文化之间。文章主要应用宏观互文性,分析了杜甫草堂几处景点名称的英译。宏观互文性视角尤其是情景互文性为旅游景点的命名和翻译提供了一种颇有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互文性概念是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指文本间相互指涉,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学者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学研究,证明了互文性在翻译过程的重要性。它旨在强调文本的含义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来自于其互文本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知识体系。本文借助对互文性和文学翻译的研究,意在讨论互文标志在文学翻译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如何以新的角度指导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互文性为视角,探讨了互文性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启示。文章首先阐述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以及后现代主义观照下的互文性,分析了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个最为突出的问题。然后将互文性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在教学文本的编排,还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互文性都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互文性的阅读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多种体裁的驾驭能力,掌握思辨、推理、综合等深层次文本阅读策略。通过传统文本与现代流行文化的结合,可以更接近学生的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互文性理论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角,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意义提供了方式与方法。本文从中职课文文言文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互文性理论在中职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一些方法,如互文文本的相互渗透:比较阅读;互文文本的改编:情景剧或是其他课堂活动;互文文本的引用等等,借此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相似文献   

13.
互文性理论主要以文本为对象,研究文本与它所吸收、引用、改写、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张居正传记文本的多样性和它们之间明显的承袭关系,很好地诠释了互文性的这些特点。分析张居正传记文本的语言层面、结构层面、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互文性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互文性强调特定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本文首先探讨了互文性的内涵,并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的传递、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3个方面阐述了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及其应用价值,指出互文性概念开拓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引进互文性理论,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互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在文本解读上更加自由、开放而富有个性,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增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分清教学的对象,关注学生的前理解结构,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的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引入恰当的文本,并要善于激发、诱导学生温故知新,旧为新用,适当利用典故,适当增加知识量,避免互文阅读教学的“越界”。  相似文献   

16.
术语"互文性"的提出旨在强调,文本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所读文本,而且涉及与之相关联的所有文本;任何文本的意义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在与其它文本的相互联系中存在的。通过互文性定义的探讨,互文性理论渊源的追溯,以及互文性与影响研究二者之间的比较,深化对互文性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互文性是一种新型的文本观。它不仅是文本的普遍存在方式,也是语言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依赖于人的体验,具有其存在的心理现实性。Langacker认知语法以研究语言的心理现实性为目标,对语言现象做出了解释。认知语法中的语法单位层级性可以解释互文本与成分文本的层级关系;合价关系和情景语境可以解释成分文本生成复合文本的潜在机制以及文本之间的动态网络关系;焦点调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不同阅读主体对文本形成的无限识解。从心理现实性的角度理解互文性可以使互文性理论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18.
张皓伟 《学子》2014,(1):34-34
【正】一、文本互涉观照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文本互涉",又称"互文性"、"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指性",它是指不同的文本之间互相指涉、互相映射,意在强调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首先,文本互涉理论有助于高中生开展自我与文本的深层对话。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深度阅读""深度语文"成为热点名词,频繁出现在语文教学理论方面的研讨文章中。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深化语文阅读教学展开了广泛、激烈的讨论,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开展深度阅读,优化语文教学,已然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互文性解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因此,为了促进"深度阅读",打造"深度语文",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积极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强调的是某一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间相互依赖、相互指涉的关系,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基础与前提,而广告语的翻译无不时刻体现着互文现象。本文首先阐述了互文性的由来与内涵等基本内容,其次通过对广告语的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互文性理论如何应用于广告语的翻译实践,最后总结出互文性理论对于广告传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