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众所周知,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没有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因此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一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假日,意味着精神和身体的极大解放,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你可以沉醉于久已神往的心爱书籍,你可以漫游在神奇  相似文献   

3.
赵萍 《教学与管理》2008,(12):42-43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无论是家长或者教师,都应成为孩子阅读旅途的点灯人,照亮孩子阅读的天空,和孩子一起体验来自阅读的欢乐和感动,让他们在温暖而智慧的灯光中走近阅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孩子领进书的海洋中呢?  相似文献   

4.
欢喜来读书     
“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爱书,更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5.
阅读改变我们的一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新 《教育》2010,(6):37-37
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通过阅读能够改变我们的一切。首先,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心灵成长,就不可能有精神的发育,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因为人的生命长度有基因、保健等各种元素,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阅读不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可以改变人的品位和气质。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觉得他很厚重,他可以给你很多智慧。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人的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多重对话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出现在新课标中,惊喜之余本人系统学习、研究了对话及对话教学的相关理论,并在对话教学中实践课改精神。三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一点:多重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引领他们走近书籍,热爱书籍。  相似文献   

7.
正审读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可见命题者的良苦用心:重阅读,重思考,关注生活。这些都给语文老师以深刻的警醒:语文教学要注重引领学生个体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一味地做题、训练答题技巧、追捧答题方法,恐怕连考试也不足以应付了。一、阅读,学生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阅读存在的地方,就是一所迷人的学校。从某种意义上看,教育是从阅读开始的,一个学生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着教育,只有当他捧着一本心爱的书籍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这里的引导可能包  相似文献   

8.
田元化 《教师》2014,(13):122-123
没有阅读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阅读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因此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一个孩子进入一所学校,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接受教育,只有他开始沉浸在一本美妙的书籍时,他的教育之旅才刚刚开始。一个教师只要开始读书了,那是一种成长的自觉,一种专业的觉醒。"(朱永新《新教育》)因此,好学校要能够让师生都发展,  相似文献   

9.
“把每一个孩子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薛瑞萍老师日日捧读,沉浸书海,孩子们耳濡目染,从《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开始,薛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与书籍亲密接触,享受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那些共读的点滴在薛老师的记录下,带给我的是震撼、是启迪、是反思、是行动。在学习中起步,在实践中摸索,想方设法激发阅读兴趣,和孩子们一起踏上阅读的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10.
好的读物的标准是什么?我想就是那些能够唤起你进一步阅读和写作冲动的读物,那些使你亲近书籍和人类精神生活的读物。好书在哪里?因为中小学教师阅读面有限,所以鉴赏力就受到局限,博览群书的专家的意见就可供参考。我建议中小学教师少读以至于不读国内那些假冒伪劣的学者“著”的大部头的所谓“著作”,因为它们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0,(7):92-92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这套以纯美为主题,以名家专集的形式出版的书籍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林海音、冰心、鲁迅、朱自清、老舍、丰子恺等大家的华彩美文,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也滋养了我们的精神生命。即便是生活在当下,遥想几十年前,林海音笔下英子生活的年代,透过图书清雅淳朴的插图,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孩童天真纯净的心灵永远都是那么美丽。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中国古代和现代的许多历史名人也都推崇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鼓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13.
绘本具有丰富精美、能够传情达意的画面,浅显易懂、简洁概括的文字,往往蕴含丰富的哲理情思,是21世纪以来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可以使幼儿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由绘本内容引发的拓展活动,则是扣住幼儿所感兴趣的元素,以亲子、小组、师幼等多合作形式多领域开展的延伸活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与需要,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经验,又能培养观察、想象、思维、表达的能力。课程游戏化工作要求将游戏精神融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伴随终身。  相似文献   

14.
<正>书籍是积累了人类无穷智慧和想象力的传承媒体,也是人们众多情感的交集。无论你何时捧起略带油墨味道的书籍阅读,此时此刻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因为在阅读面前,世界很大;在阅读面前,没有国界……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读书是这个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今天已变成了他们生活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  相似文献   

15.
肖震山 《师道》2002,(5):22-23
阅读的贫困与人文的沦陷一个人的精神启蒙往往是从阅读开始的,书籍凝聚了人类重要的文明成果和思想资源,阅读便意味着我们与智者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与绵延千载的人文气脉相对接,通过阅读我们接受与传承了人类最基本的文明语境,完成了文化心理的基本积淀。每一次阅读行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种地位。”学校应该是一个读书的场所,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的榜样和导师,藏书、读书,理应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素养。阅读,可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职业品位,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为积极倡导教师阅读的良好风尚,为广大教师的阅读提供服务和帮助,本刊近期新辟“读书”栏目,并拟与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等联合举办“读书”征文活动,来稿请紧扣“读书”这个话题,或推介,或述评,或感悟,或指瑕,要求观点鲜明、行文流畅、短小精粹。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与。让我们与书为友,以书为师,享受精神富有的欢乐,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书籍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阅读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精神滋养和智能体操。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精神的高度,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往往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相似文献   

18.
竹篮打水     
一位爷爷和他的孙子生活在一个山区庄园里。每天清晨,爷爷都在桌子边阅读书籍。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阅读那些书籍。有一天,孙子问:爷爷,我一直试图像你一样阅读这些好书,但我不能真正理解它们。花费这么多时间读这些书,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的阅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社会问题.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阅读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有人说读图的时代已经来临,电视网络充斥着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于直观图像符号的刺激和影响.人与世界、人与人常常被置换为数量繁多的图像的对接,让我们失去了对灵魂的自省和拷问,失去了在书面文字世界中的漫游和想象.青少年正处于成长阶段,读什么样的书籍有时决定着他们的未来.怎么样用美好的书籍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怎么样让精神的圣火照亮他们的心灵,是我们应该研究的课题.要引导同学们读好书,除了学校老师的指点,还要在社会上搞一些节日,比如阅读日.要让孩子们在读书中读出兴趣、知识和快乐,就要在图书的选择上,尊重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和求知愿望,给他们创造交流的平台,这样就会慢慢形成一种阅读的氛围和风气.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阅读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可以开阔人的眼界,阅读可以增强人的才干,阅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阅读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阅读还能愉悦人的身心……总之,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