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教学活动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途径。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重要却又非常难教难学的学科,教师常常是费尽心血却收效甚微,学生是绞尽脑汁学习兴趣依然不高,成绩还是停滞不前。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笔者总结了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了解分析教材内容的规律了解分析教材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的课前准备,教师只有了解了教材的教学目的、编写思路、内容特点和课时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是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素材,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用心地解读每一篇课文,以便让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从中获得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受到情感的熏陶。可如今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越来越长,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在教学时间相对紧凑的情况下让学生学得扎实,就成为了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长文短教"这个话题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学生愉快地学。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主题内容。虽然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教师要会用教材。教师要会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地删减和补充教材内容;调整、整合教材资源。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5.
王占宝  周雯 《师道》2003,(11):47-48
校长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人生的追求在于成为真正的人,教育的追求在于培养真正的人,美好的教育应是教师教育的理想与学生理想的教育的共鸣。附中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推开大学之门的手,更要给学生推开人生之门的手。记得一位教师说过:“一个教师最好的奖励来自于他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离我们的教育理想究竟还有多远?我们离学生理想的教育究竟还有多远?我们怎样创造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校门口拍下别离的照片时,都能由衷地说一句“附中三年,我没有遗憾”,我们每一位附中的教师应该做的还有很多,能够做的还有很…  相似文献   

6.
魏小清 《考试周刊》2012,(50):43-43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活力。的确,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我们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不能解放思想、树立新的语文教学理念,不能全方位了解新课程的教材体系,不能构建出一个全新的语文课堂,即使给我们一片语文的大海,我们都可能难以找到和学生一起徜徉的自由感觉?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做麦田的守望者,树立新观念、了解新体系、建构新课堂.真正做到守护每一位学生的内心、每一位学生的希望和每一位学生的未来。1.以体验感受为脉络新课程改革对课程有了科学定位,它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这就是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都是完整的生命主体。因此,新课标特别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确,语文学习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也要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而且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教师应以平等、真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当我们蹲下来跟孩子平等对话时,我们才能很好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一、认识上的平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只有承认学生身心潜能的差异性,我们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学校与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由、自在的发展,扬长避短,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尊重、成长。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教授说:“不要教死的知识,要打开学生思路,教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我们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应如此,中学历史课也应重视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从教学指导思想来说,教师在钻研教材、发掘知识内在的深广度;了解和研究学生认识规律的同时,还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如何启发诱导、教会方法。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意思是说,一位好的教师,不仅应教给学生真理,更重要的是应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以历史学科而言,教师不仅要讲清教材的  相似文献   

9.
建构教育评价的人文化和理性化就是考虑如何从激励和发展的角度评价每一位干部、教师和学生。评价要中肯贴切、客观准确,评语要有血有肉,用事实说话。要把评价当做大事来抓。每一年度或学年度,局领导班子要给科长、主任和学校校长写出评语,科长、主任要给工作人员写出评语,校长要给所有教干写出评语,教干要给教师写出评语,每一位教师都要从学科教学和育人的角度给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写出评语。通过写评语观察每一个人,了解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激励  相似文献   

10.
吴志红 《山东教育》2000,(25):32-32
干任何事情,如不全心投入,都难以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教学亦是如此。要想做到全心地“投入”,首先教师要投入到教材中,要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学生身上,了解学生的动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案。   一、教师要全心投入到教材中   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表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既是“情动而辞发”,这就要求教师要“披文以入情”,全心投入教材之中。只有真正地走入教材,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才可以真正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底蕴,对教材有充分的、全方位的认识。否则,教师深不进去,无法…  相似文献   

11.
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了解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策略。那么作为老师.就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观点、志向、爱好以及性格等。对待我们的学生.老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要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今天我们没有教好的学生.不代表今后就差或永远就差;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教材的不同理解与处理,会直接影响教学方式、策略和效果。教材不是科学教学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仅要思考自己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不是去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一、教材处理的意义有效处理教材是每一位科学教师的基本功。它涉及"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这几个核心要素,对教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是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因此,我们教师在用教材时不要盲目地唯本、唯上,更不要受一些思维定式的束缚,要活用、用活教材,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尊重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以一名帮助者、支持者、欣赏者的身份走近学生.这才是我们做教师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15.
诚然,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做教师的天职。然而当教师的要真正的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有的学生是老师眼中的红人,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成为一名新型教师,教师就不能只关注自己教,而要引导学生主动学。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体,提高课堂的效率,让每一节课都要达到真正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沈菲菲 《小学生》2011,(6):31-3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这便要求我们对“备课”活动进行重新“定位”,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即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仅要刻苦扎实地钻研教材,更应实事求是地去了解学生,体察学生真正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用教材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准则,但如何教却因人而异.不少教师在常态课教学中并没有真正领会用教材教的含义,使得学生陷入数学学习的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为,脚踏实地地研究教材,思考为什么这么教,理解教材选择例题的重要性,才是一个教师真正成长的标记.  相似文献   

20.
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学生观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想真正意义上发展学生,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反思自己。面对新的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必须有属于自己一套适合于新环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