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与加缪都曾经用西绪福斯神话来象征人生的荒诞与虚无。面对生存困境,他们从各自生命哲学的起点——绝望与荒诞出发,不赞成自杀,不相信关于天国、过去与未来的虚幻希望。并诉诸于反抗的行动去赋予无意义的世界以意义,其生命哲学都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2.
威廉斯的悲剧理论的先锋性,集中体现在人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意义枯竭"这一问题的回答。威廉斯发现,只有反对古典悲剧当中对康德式的理性主体的追求,发掘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才能重新确认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考察萨德、叔本华、尼采、加缪、萨特,从他们对于非理性因子的思辩当中汲取养分,就成为威廉斯悲剧理论建构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其小说弥漫着浓郁的悲剧氛围,蕴藏着深刻的精神启蒙意义。本文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托,试图破译出建构鲁迅灵魂因子的精神密码,显示出悲剧意识下的精神真实。  相似文献   

4.
鲁迅从批判国民性出发,对中国古典悲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总体上对之持否定态度.学界一般认为鲁迅的这种批判过于偏激、片面,往往无助于对中国古典悲剧理论的建构,具有很大的负面性.这种看法过于简单.事实上,透过鲁迅的这种批判,论人们能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古典悲剧的本质,其批判的美学意义和价值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一个产生大规模悲剧的时代,社会责任感迫使着思想家鲁迅对悲剧现实作出自己的思考。1935年鲁迅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命题。创作中,鲁迅把悲剧的社会因素溶于日常小事的描绘,传达他对那个时代悲哀的深味。他笔下的悲剧人物有自身软弱的个性,夸大他们反抗的个性,就背离了其悲剧审美特征。他的悲剧虽“几乎无事”,但悲剧效果却是彻底的。鲁迅还有意淡化情节,颠覆传统的叙事结构,多惜助人物、场景、心理、细节的描写来增强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一个产生大规模悲剧的时代,社会责任感迫使着思想末鲁迅对悲剧现实作出自己的思考。1935年鲁迅提出了“几乎无事的悲剧”的命题。创作中,鲁迅把悲科的社会因素溶于日常小事的描绘,传达他对那个时代悲哀的深味。他笔下的悲剧人特有自身软弱的个性,夸大他们反抗的个性,就背离了其悲剧审美特征。他的悲剧虽“几乎无事”,但悲剧效果却是彻底的。鲁迅还有意淡化情节,颠覆传统的叙事结构,多借助人物、场景、心理、细节的描写来增强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7.
鲁迅悲剧社会价值在于能揭示造成悲剧的社会原因。鲁迅能从社会环境(社会性)中寻找悲剧之源,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和建设意义。鲁迅作品的艺术价值能在平凡的社会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社会真理和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鲁迅的《鸭的喜剧》必须同研究爱罗先珂的《小鸡的悲剧》一并进行。爱氏的“小鸡的悲剧”在于它“无所不爱”,而鲁迅的“鸭的喜剧”则在于“无所不爱”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因此,“鸭的喜剧”实是爱氏的悲剧,无疑是对爱氏“无所不爱”主张的讥讽。现实生活——包括爱氏自身遭遇证明,“无所不爱”就必定会“不得所爱”。两文不仅仅在题目上对应,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联系、对比、承接与歧异。刻有爱氏生活与思想印记的作品的主角,被鲁迅小说中与之对应的生活与主角所得到的评价所评价,而其中恰好表现了鲁迅同爱氏的“共鸣”或意见不同。当然,鲁迅对爱氏的感情是同情、关心与怀念。  相似文献   

9.
秩序因素是莎士比亚悲剧精神中的一个具有现实关怀意义的重要内涵.莎士比亚关注的悲剧分为心灵秩序和客观秩序两个层次,杰出人物的心灵秩序对客观秩序的治乱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两种秩序的颠覆与重构的代价和过程就形成了悲剧.这种秩序精神就是莎士比亚悲剧内涵的核心.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特别是他的"第一个四部曲"就体现了这种悲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伤逝》这篇小说是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中唯一的一篇关于爱情题材的小说,而且是悲剧,但就其审美意义来说,它又超出了爱情悲剧的意义。在这里,鲁迅先生通过子君的爱情悲剧尖锐地涉及到当时一个广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即现代女性的解放问题。纵观"五四"以  相似文献   

11.
荒诞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核心范畴,但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范畴,与优美、喜剧、悲剧、崇高既有区别又有某种内在联系。在审美意义上,荒诞的人在抗争中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也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这样荒诞也具有了尼采所倡导的"悲剧精神"的"超越"精神,而这种超越精神集中体现在加缪笔下的西绪福斯身上。可见,荒诞美学范畴应该和西方的悲剧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邱敏 《考试周刊》2012,(84):21-22
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阿尔贝·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却说西西弗斯是幸福的。这种幸福的感受包含着西西弗斯对自己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的承认和藐视。西西弗斯的幸福体现了加缪在文学写作中探索战胜人类存在的荒谬性的独特思考,即用个人的幸福对抗绝望并维护个人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13.
鲁迅悲剧的人生观与文学观有密切联系,本文在此基础上就鲁迅关于悲剧经典命题的深层意蕴——对生命悲剧的探求与抗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鲁迅终其一生都十分重视国民的信仰建构,早在东京进行思想启蒙时,“信”就成为鲁迅想望他的“英哲”和“精神界之战士”的形象时的一个重要标识,也是鲁迅在研判宗教问题时的一个基本标尺,鲁迅对国民信仰建构问题的思考与阐述具有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路:首先,鲁迅特别强调了个人信仰的自由性质;其次,鲁迅认为国民信仰建构的关键在于诚实;再次,鲁迅特别强调了信仰践履中的认真态度,鲁迅还塑造了一些真正的信仰者形象,以他们元可避免的大痛楚、大悲苦与大孤独,显示了中国国民信仰建构的重要意义与艰难程度,鲁迅的这些思想,既与时代的精神步调一致,又具有同时期批评家们不可比拟的深刻性,从而超越了他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剖析鲁迅小说《伤逝》女主人公子君的性格、命运特征,阐述了造成她悲剧的成因及其悲剧形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法国著名作家和文学家加缪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综合评析.指出“荒谬”概念是加缪美学思想的轴心,“西西弗精神”是加缪所倡导的审美理想.加缪的美学理论跟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色彩.由于他在揭示人生的,“荒谬”和人类的悲剧命运时,采取了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仅注重个体心理结构的考察,而忽视对社会历史结构的科学分析,最终使他走向人道主义的反面.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伦理道德与启蒙思想中的个性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以一种特殊的形态整合,共同建构了孙犁的人格与价值系统,表现在其小说的悲剧意识中,一方面是暗合了鲁迅等新文学先驱在“人的发现”的过程中对悲剧意识的开掘,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传统诗学中悲剧精神的伦理批判本质的继承。尤其是晚年对传统思想的回归,使其小说在呈现出富有抗争精神的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寻求和谐的优美特质。  相似文献   

18.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无不体现出人生价值的毁灭。“克夫克子”的祥林嫂就具体体现了鲁迅作品的悲剧性艺术特色。本文以鲁迅先生悲剧的创作体现了悲剧观念为立论根据,通过鲁迅所描写的祥林嫂所具有的“可贵之处”及其毁灭的具体分析,得出了祥林嫂的悲剧,印证了鲁迅所谓“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希伯来文化信息的关联是人本立场和文化性质的。鲁迅对人性的态度充满矛盾,尊崇之,又怀疑之。鲁迅语境对人性阐释的重心不是善恶问题而是人性脆弱、易变和可塑的问题;希伯来文化中的人性是阶段性的,起源时候神圣,犯罪之后可怕,恩典之中完美。鲁迅精神因素与希伯来文化资源的关联对中国文化生态的良性建构卓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再现鲁迅笔下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子君四位旧中国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此为基础,对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行解读和分析,从而揭露封建礼教制度对旧中国女性的残酷迫害;进而揭示鲁迅对旧中国女性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