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三大效应,即"蝴蝶效应"、"乘数效应"和"牛鞭效应".中国传媒业必须正视危机,以积极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来应对三大效应.  相似文献   

2.
史松明 《传媒观察》2011,(11):44-46
目前,中国传媒业正在进行产业化的"深度探索"。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中国传媒产业化在逐步繁荣中国文化产业的同时,其事业体制与产业体制的矛盾、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博弈、官本位与职业化的冲突等,客观上构成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背景与现实困境。因此,中国传媒业以及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些问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我曾经撰文指出,中国传媒业面临着"拐点".观点虽然有相关的研究数据做支撑,但当时还是有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传媒业一片欣欣向荣,何来"拐点"之虞?!而现在,当这个"拐点"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突然"出现的时候,业界则又是一片悲观之声,认为传统媒介(尤其是报业)发展的衰退期来临了.  相似文献   

4.
《传媒》2005,(5):1
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性改革终于结成"正果",这对于中国传媒业乃至关心中国传媒改革的海内外人士来说,不啻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利好消息.它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改革继北青传媒股份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后,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它同时还意味着,中国传媒业的系统性改革在"出人意料"地稳步推进!一方面,政策和体制创新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弹性"和相当广阔的空间;而另一方面,从相反的视角也蕴涵了更加刚性的改革路径.我们在为它欢呼的同时,还要保持应有的冷静!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传媒业新闻改革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媒业的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至今已经历了26个年头.回首以往,新闻改革成绩斐然,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面貌今非昔比.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正发生着静悄悄的而意义更加深刻的变革.目前,中国的新闻改革呈现出全新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媒介已逐步走入市场,特别是2012年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下,中国传媒行业开启了以"传媒转型"与"社会化媒体"为特点的集团化发展之路,中国传媒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一些新闻媒介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对自己定位还不是很准确,给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广泛树立传媒工作者的正确舆论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已迫在眉睫。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特约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建伟  相似文献   

7.
一场从美国蔓延开来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中国传媒业.尤其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和金融风暴的双重夹击之下似乎危机不断,而这场危机到底是"危"还是"机"?中国传媒业又该如何应对?业界精英的探讨也许能为我们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影响着全球大多数国家,也影响着中国的实体经济。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全面放缓。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媒业也很难独善其身。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挑战,更有机遇。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中国传媒广告收入增速减缓,但金融危机时期受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9.
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1996年开始,针对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政府主管部门实施一系列举措引导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合结构转型,试图做强做大中国传媒业,成绩斐然,问题也不少。要真正使中国传媒业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泛意识形态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立伟 《新闻爱好者》2021,(1):后插7-后插8
媒体亦如人体,需要健康检查.很长时间,中国传媒业体检阙如,中国传媒业亟须一份体检报告.陶喜红教授的新作《中国传媒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视野开阔,理论厚实,方法新颖,兼具学术穿透力与实操启迪性,成就了中国传媒业第一份体检报告.其学术贡献有三:建构传媒健康指标体系;体检中国传媒三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后,处于"战国时代"的传媒业正面临着如何以"战国思维"应对"战国"变局的考验."战国思维"即战略思维,以战略管理应对"战国"变局乃是中国传媒业的正途.本文致力于方法论的探索,重点推介了作者创立的"三维四部战略决策程式",对其适用的"耗散结构理论"和"SWOT'分析框架亦有涉猎.作为建言,指出中国传媒经营战略的出路在于推行品牌战略和倡导竞合理念.  相似文献   

12.
资本的力量     
朱学东 《传媒》2004,(9):1-1
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长期徘徊在中国传媒业的大门之外.而这个正在努力挣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着资本的哺育. 没有人否认资本对于中国传媒业的重要性.虽然政策层面的小心求证仍在以它惯有的谨慎态度讳言传媒资本的法律地位,但传媒业内明里暗里的融资活动显示近年来它从未停止过向资本市场的投怀送抱.与此同时,资本的逐利本性也在所谓"传媒暴利论"的蛊惑之下,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迂回渗透,进入一个原本不容它染指的行业.传媒与资本正是以这样一种不明不白的方式拥抱着,纠葛着,冲突着.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与中国新闻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要低估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影响;不要忽视(放弃)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机遇;不要忘记在这次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传媒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4.
谢耘耕  倪握瑜 《传媒》2006,(12):18-23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 作为最能引导潮流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业在这一年注定风生水起. 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中的急流勇进,到新兴媒体开始向传统媒体与产业伸出和平之手的善意之举2006年,中国传媒业在经历了2005年的惊醒、迷茫、元奈后,无一不开始以积极的姿态进行各种调整与创新,新老媒体正经历一次涉及整个行业的结构调整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3,(3):94
2013年1月11日,由传媒杂志社主办,今晚报社和南开大学承办,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等主管部门领导及百余位传媒界人士参与的第八届(2012)中国传媒年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年会以"媒体转型与技术创新"为主题,对2012年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状况及传媒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6.
商建辉 《青年记者》2005,(12):48-49
改革开放后,市场在传媒的资源配置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中国传媒一步步走向繁荣,可以说,中国传媒业有今天的成绩,市场可谓居功甚伟,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在繁荣中国传媒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成为中国传媒进一步发展的隐忧。  相似文献   

17.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2,(6):72
《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2011年中国传媒业总产值6379亿元日前,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2年《传媒蓝皮书》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正式发布了《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并公布了2011年传媒产业主要指标数据: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媒业的变化有三个基本面:一个是制度面,一个是市场面,一个是技术面。这三个基本面决定了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大势和基本格局。笔者据此预测中国传媒业2010年的行动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媒体融合是当代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既是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也是解决中国传播力、公信力和文化影响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因而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传媒年会三次聚焦融合发展就是证明,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仍以"媒体深度融合"为主题,这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转型中的中国传媒业充满着发展中的变数.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不是缺少选择和机会,而是选择的泛滥所带来的迷茫.如何审时度势抓住关键,便成为现阶段传媒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2013)》的报告为读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框架.透过现阶段中国传媒业发展基本面的纷繁数据,笔者认为,把握中国传媒业发展所面临的4个转变是驾驭现实与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