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化学的几个新制问题哈尔滨市香木中学刘良玉一、饱和氯水氯水是氯气的溶液,氯气溶于水后能够跟水发生歧化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Cl-][HClO][Cl2]=4.2×10-4,常温下10...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 ,在人教版高中化学课本的 [实验 1 -1 6]中 ,将氯水改为氯的四氯化碳(或苯 )溶液 ,省去注入汽油 (或四氯化碳 )一步 ,更为合适一些。理由如下 :a .新制的饱和氯水的成分是氯单质、盐酸、次氯酸。在课本中已明确介绍次氯酸有强氧化性。那么解说、分析氯水与溴化钠和碘化钾的反应 ,势必要在氯单质、次氯酸何者与之反应上费番口舌。事实上 :Cl2 2NaBr =2NaCl Br2Cl2 2KI=2KCl I22NaBr HClO HCl=2NaCl Br2 H2 O2KI HClO HCl=2KCl I2 H2 O都是可能发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卤素置换反应的实验中,需要新制备的饱和氯水,使其分别与澳化物、碘化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备饱和氯水,一般要缓慢地向水中通入氯气,需要时间较长,因为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小,且溶解速度慢,所制得的饱和氯水,如不十分密封,放置一天就会因氯气的挥发而影响实验效果.鉴于此,我做了这样的改进:即将氯气直接通入四氯化碳溶液中,制得氯的四氯化碳溶液.由于氯气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溶解速度快,通入氯气几分钟即可看到无色的四氯化碳由于溶有氯气而呈黄绿色(不用衬托白纸即可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做同时也使学生们加深了…  相似文献   

4.
用漂白粉做几个化学课外小实验湖北省荆州市弥市中学(444118)杨家清1用漂白粉制取实验室制O2的原料KClO3向热的漂白粉样品中小心地加入6M的盐酸到开始检出Cl2为止,即发生反应:Ca(ClO)2+2HCl=CaCl2+2HClOCa(ClO)2...  相似文献   

5.
饱和溶液在中学化学实验应用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溶液的浓度不仅对化学反应有影响 ,而且对反应产物的分离亦有影响。1 用于收集气态物质  例 1 :实验室制氯气时 ,可用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因为用排气法收集到的Cl2不纯 ,而且Cl2 易溶于水 ,不能用排水法 ,故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在饱和食盐水中 ,NaCl =Na++Cl-,大量氯离子存在 ,可使Cl2 +H2 O =HClO +H++Cl-的平衡向左移动 ,从而降低了Cl2 在水中的溶解度 ,收集到较纯的氯气。2 用于混合物分离、除杂  例 2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为原料 ,用浓硫酸…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制氯水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氯气直接通入水中至饱和。因为氯气不能迅速溶解于水,大部分气体逸入空气中,所以利用该方法制取氯水存在一些缺点,如:试剂用量大,耗时长,制得氯水浓度小,有毒的氯气大量逸入空气中,污染周围环境等等。另外现行课本中还没有实验直...  相似文献   

7.
甲烷与氯气间取代反应的原理为:因此在演示此实验时,应让学生明显观察到井明确以下事实:①氯气的颜色变浅,②有油珠生成,③反应器内气体的体积变小,④有氯化氢生成,⑤这个反应能够发生的条件是光照.如按现行教材所介绍的装置和方法,无法向学生全部展示上述内容,这样就会让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甲烷的这一性质.为此笔者做了以下改进,具体步骤如下:一、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在三支干净试管中收集好约4/5体积的Cl2(如图1)二、再用实验室制得的CH_4排出试管中剩余的饱和食盐水,这样便得到CH_4和Cl_2体积比约为1:…  相似文献   

8.
误解一:向氯水中加入锌粒有氢气产生室温时将氯气通入水中至饱和,有39%的Cl2与水发生了反应:Cl2+H2OHCl+HClO其水溶液中溶质的量最多的是Cl2,故称其为氯水。由于该溶液中有两种酸存在,当向其中加入锌粒时,有人认为发生了下列反应:Zn+2HClZnCl2+H2↑Zn+2HClOZn(ClO)2+H2↑Zn+Cl2ZnCl2其实这些反应都不会发生,因为HCl、Cl2、HClO这三种溶质的氧化性存在很大差别:2H++2eH2↑E0:0.00VCl2+2e2Cl-E0:1.36V2HClO+2H++2eCl2+2H2OE0:1.63V由标准电极电位可知,HCl…  相似文献   

9.
立体识氯水     
徐金明 《考试》2004,(2):49-51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通常情况下,2体积氯气溶于1体积水中可制得饱和氯水,新制的饱和氯水中只有大约39%的氯气反应,其余仍以氯气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相似文献   

10.
卤素性质系列实验需用到氯气、氯水,而氯气、氯水的制备是教师及化学实验员感到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①氯气有毒,若实验系统密封不好,会逸散出来,污染空气,伤害身体;②氯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要制得呈现黄绿色的饱和氯水需较长时间;③氯气利用不充分,多余氯气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要增加吸收装置;④各平行班开放药品,拆分清洗费时繁琐,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又增加了操作者负担。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往往不愿意、甚至放弃演示与氯气性质有关的实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教师高效、安全、方便地做好实验,笔者经反复实践研究,设计制作了氯气和氯水的制、贮、用一体化高效安全装置,较好地克服了这些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氯气的水溶液叫氯水(通常情况下,2体积氯气溶于1体积水中可制得饱和氯水),它是卤素一章的重点。学习氯水时应掌握氯水成分的多样性和性质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2.
卤素性质系列实验需用到氯气、氯水,而氯气、氯水的制备是教师及化学实验员感到棘手的问题,主要原因是:①氯气有毒,若实验系统密封不好,会逸散出来,污染空气,伤害身体;②氯气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要制得呈现黄绿色的饱和氯水需较长时间;③氯气利用不充分,多余氯气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要增加吸收装置;④各平行班开放药品,拆分清洗费时繁琐,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又增加了操作者负担.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往往不愿意、甚至放弃演示与氯气性质有关的实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教师高效、安全、方便地做好实验,笔者经反复实践研究,设计制作了氯气和氯水的制、贮、用一体化高效安全装置,较好地克服了这些难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Al_2(SO_4)_3和Na_2CO_3溶液反应实验的改进沈阳市辽宁省水利学校(110122)杨立军,张金海Al2(SO4)3和Na2CO3溶液反应的实验目的是验证盐的水解在盐溶液反应中的应用,实验所要得到的正确现象是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我们按教材中?..  相似文献   

14.
高一学生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涉及到使用氯水,有些学校要做卤索性质的学生实验,也会要求制备大量氯水(至少2000 mL),作为实验员如何快速制得体积分数较大氯水(若体积分数小,则学生实验没结束氯水已经分解变质),同时又不使氯气泄露危害他人和自己的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介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氯水光照分解实验的改进山东淄博师专许绍彭,高青县教研室(256300)杜崇水氯水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常用试剂.在实验室制取饱和氯水,并进行氯水的光照分解实验,既浪费时间和药品,且易污染空气,也不便于验证氯气的溶解性和氯水光照分解的产物.为此,我们设计了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初步研究负载型镍催化剂在CH4与CO2转化制合成气中的抗积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gO,La2O3的添加可改善NiO/Y—Al2O3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和稳定性,催化剂表面CO的歧化反应是导致积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无机化学实验中几个常见问题的解释祖培文在无机化学实验中,一直存在着一些常见但一直未得到合理解释的问题。例如:①为何制取氨气的实验中,当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和物时会在试管壁上出现黄色物质?②用KClO3加热分解制O2时MnO2的催化作用问题?③...  相似文献   

18.
甲烷的取代反应,是中学生所接触的第一个典型有机反应类型.此演示实验的成功对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和掌握有机反应的特点尤为重要.而按现行教材的演示作法,实验效果却不甚明显.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改进,具体操作如下:(一)用先后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在一支2×20cm的干净试管中收集好Cl2和CH4的混合气体(体积比约为4:1)(二)按图安装好仪器.  1.试管(VCl2:VCH4=4:1)2.橡皮塞(带孔)3.玻璃导管 4.橡皮管5.止水夹 6.铁架台7.小烧杯(内盛紫色石蕊试液(三)在教室内,松开止水夹…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实验4-3]H2与Cl2混合见光爆炸的实验,由于H2、Cl2是事先分别在化学实验室准备的,然后再到教室混合演示,有时混合欠均匀,加上逗留时间过长,造成部分气体逸散,致使实验有时难成功。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试探性的改进。 a.实验装置(如图1)。 b.实验步骤。 ①在烧瓶5中装入适量的锌铁混合物(质量比1:1,片状)和稀盐酸,用套有止水夹的橡皮管跟Y形管连接; ②夹紧M1,打开M3。M2让产生的氢气排出验纯后通入盛满饱和食盐水的矿泉水瓶,待氢气充入矿泉水瓶容积的…  相似文献   

20.
饱和氯水是卤族元素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实验用品,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制取饱和氯水,不仅耗时长,而且药品的消耗量大.同时这种方法对于设备简陋的实验室而言,如果尾气处理不够,就容易有大量的氯气释放到空气中,从而严重污染空气,对人体产生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