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各地市近年来语文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呈现新的变化:逐渐减少对学生机械化识记的考查,关注学生切实落实整本名著的阅读,加强对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和综合读写能力的考查,在名著阅读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制订名著阅读计划,分解名著阅读目标,搭建阅读支架,构建名著与现实的联系,并进行适当的读法指导,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名著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2.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学生提出了如下阅读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苏教版教材就在每册书中设置了《名著推荐与阅读》版块,将整本书的阅读引入了课堂,扩展了语文学习资源,逐步培养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近两年的中考名著考题逐步采用截取名著片段,据此展开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考查的形式。如:2013年江苏苏州市中考  相似文献   

3.
2014年高考大纲明确规定了11部古今中外的名著阅读和考查要求。名著阅读是文科语文加试考查的重要部分,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水平、深入领悟名著内容的能力。重视名著阅读是应对高考必须进行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思维得到锻炼,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对学生而言,阅读名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还能丰富人生感悟,提高文学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名著阅读却是"空中楼阁",有些教师将名著考查等同于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存在着分值偏低、内容浅易、题型单调、考查篇目确定得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多数名著阅读试题还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导致许多学生的名著阅读成了虚假的阅读。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名著阅读的考查策略:合理确定名著考查的篇目和范围.准确制定名著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名著考查内容的深度难度,创新名著试题的形式。提高名著试题的分值,借此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深入阅读.达成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徐海霞 《考试周刊》2014,(13):40-41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学生提出了如下阅读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苏教版教材就在每册书中设置了《名著推荐与阅读》版块,将整本书的阅读引入了课堂,扩展了语文学习资源,逐步培养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能力。近两年的中考名著考题逐步采用截取名著片段,据此展开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考查的形式。如:2013年江苏苏州市中考  相似文献   

7.
正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考"的有机统一。加强名著导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运用多样化的名著导读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持续不断地深入阅读、加强名著导读方面的重点考查等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其中教学方法包括生动展示名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解析名著主旨要义引领学生阅读、创设多种名著阅读活动等。教师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和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充  相似文献   

8.
201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名著阅读题的特别之处:赋分高,体现了命题人对名著阅读的高度重视;考查全,涉及九部名著,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探究,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名著阅读的真实考查。这道名著阅读题将会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和中考阅读试题命制带来如下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出了量化标准,新教材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诸多地区的中考也加入了名著阅读的考查,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名著阅读得到了一定的强化。但当前初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生阅读现状到底如何呢?笔者于2011年10月和2012年5月分别对我校七年级十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还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尤其是名著阅读素材中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学生素质提升的精神食粮。其次,随着"名著阅读"被作为一大创新选入新教材,各地中考也相继出现了"名著阅读"的考查题目,"名著阅读"教学也进入初中语文课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人性美和艺术美的文学经典来接受人格魅力的熏陶已然成为语文教育的一大趋势。通过设计阅读单,激趣引导,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文学名著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长河中最耀眼的明珠。阅读文学名著可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全高尚的人格。新语文课程标准把中学生名著阅读摆到较为重要的位置,中考语文也把"名著阅读"作为考查的一项内容。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名著阅读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地位日益突出,其作用日益显著。以下是我对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江苏高考自2008年改革以来,文科语文新增了附加题,其中名著阅读题占15分,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题型和考查的规律已趋于成熟。本文立足学生阅读现状和对六年考试规律的摸索情况,分析江苏省高考名著附加题的考查特点和规律,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巧妙地将写作融入名著阅读,在考查学生想象能力与情境写作的同时,让名著阅读实至名归。题目与教材衔接紧密,对语文教学有诸多启示:有效落实名著"真阅读"、发挥教材的最大功效、讲解想象的方法技巧、注重读写结合训练、加强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教师要有读书的志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明确规定"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7部。2005年中考语文试题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精神。在今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我们发现名著的考查难度仍然不大,但考查方式更加灵活,题型更加多样,很好地考查了名著阅读的情况。下面是归类整理的2005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名著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中考名著阅读题考查主要指向三个维度:知识维度,考查学生读了没有;能力维度,考查学生是如何读的;素养维度,考查学生为什么读。考查的三个维度给名著阅读教学的启示是:要真阅读,让学习真正发生;要真思考,让学习导向深处;要真提高,让阅读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修传 《新高考》2008,(4):16-17
200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名著名篇阅读"定位在理解能力层级,这就意味着名著名篇的阅读以识记理解性阅读为主,借鉴2007年福建省高考名著名篇阅读考查经验,结合2008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2008年江苏高考名著名篇阅读题将会有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韩敏 《考试》2009,(11)
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阅读制定了量化标准,新教材也出现了名著导读设计,近年来各地区的中、高考也加入了对学生阅读名著情况的考查,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越来越被重视。阅读是人们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修养的最主要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各地每年在语文中考中也强化了对学生名著阅读情况的考查,但是,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在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下,为了引导初中生更好地阅读名著,名著导读课成了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本文以《水浒传》导读课为例,从“课前改变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回归名著阅读”、“课后落实阅读的任务,加强辐射探究”三个方面探究初中名著导读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名著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广泛阅读各类型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地语文中考纷纷将名著考查作为重要命题形式之一,且在题型设置、内容、能力考核等方面力求创新,突出对学生阅读实践的关注,名著阅读已实实在在地成为中学生学习的一道大餐。下面即结合2009年各地中考真题典例,对各类名著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解析,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备考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而且,各地中考也相继出现了名著阅读的考查题目,培养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已成为共识。其内容的涉及意在引导学生有一种健康理性的读书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