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关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问题单立成(武汉市江岸铁一中)我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基本上是苏联三、四十年代的东西。“以三基教学为主”和“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指导思想是片面的,不能反映体育教学的本质。按照“以三基教学为主”的思想,强调知识技能技术本身的系统和结构,教材内容庞杂,按现定教学时数,是无法完成大纲要求的。按照“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思想,只是能力发展中的一部分,只能采取简单易学的教材,必将排斥三基教学,削弱总的能力结构中其他方面的培养,这种指导思想实质是历史的倒退。我认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改为: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根据实际条件,少而精地教会学生某些体育运动知识、技能、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端正教学指导思想 近几年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对教学有三种观点:以“三基”为主,以增强体质、普及、经常为主;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并结合课程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经过实践与讨论,我们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并结合“三基”教学作为教学指导思想。这一观点较符合现状,教学效果良好。但随着体育功能的开发,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又逐步认识到,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将朝着“快乐化、生活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中将追求长远效益,即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参加工作后,仍能自觉地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与健康的身体娱乐。终身体育将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为此,今后我们要尽快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形式、体制、计划等,使体育教学纳入终身体育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职业劳动中“发展”与“补偿”的理论,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价值取向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1.借鉴:国外体育教学的横向对比(1)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2)体育课程目标国别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美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培养身心健全发展、富有责任感的新1代是当今日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核心。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制约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形态“:主治体育论”“、运动文化论”、“快乐体育论”等。韩国强调以“快乐的学校”“、欢乐的教室”“、宽裕的课程”为教育改革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以有效地协助学生“个性发展”为指导思想。俄罗斯的“全面发展”和“集体主义”是其教育的核心思想,它的体育教学指导思…  相似文献   

5.
1.高校体育专业教学模式分析(1)体育专业教学模式的类型:①“三基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其教学组织形式以原教学班为主。②“一体化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是: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  相似文献   

6.
1.对体育课“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理解体育课“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其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是:学生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时间、考试项目等。老师由原来的授课者变为组织者和辅导者,学生变被动学习  相似文献   

7.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学习各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发展运动能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以健身、兴趣、娱乐教育为主,淡化竞技体育。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体育课程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游戏是中小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也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选用的教材。笔者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以提高体育教育质量问题进行阐述,旨在此与各位体育教师进行共同研讨,促进新课标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8.
刘浩 《体育师友》2013,(5):37-39
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启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学会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卫生保健知识,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的能力。体育课堂注重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传习运动技能为主的外场教学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思考体育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注重运动技能专长形成的同时,是不是对体育课堂的理论课教学有所忽视.或更为偏激的说是“废弃”。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快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基本理念,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体育和理解体育”。因此体育教学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体育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体育与生活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不少教师“生活化”的教学已“变味”、“走调”,进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1.
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和特点进行研究,并在研究我国高校现在的体育教学现状和分析有关"快乐体育"如何运用的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地对这种教学思想如何实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些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重心的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现代体育科学教育有关理论分析认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重心,以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为杠杆,应向“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注意个性化培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选用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评价方法”等几方面进行转移,以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系统日趋复杂,构成这一系统的各个局部结构的功能与系统的总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引起了人们长期的反复的探索。仅就“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终身系统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目标、学校体育教育中普及性功能( 健身功能) 与提高性功能( 竞技功能) 的关系、学校体育教学中“教”( 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 学生主体作用) 的关系、整体化体育教育大纲,以及群体体育教育与个体体育教育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社会调查等方法,探讨我国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系。指出高校体育要改革发展.必将面向社会,与社会体育结合,社会体育延续着高校体育,无论在场地、器材、指导人员、项目和组织管理上期待高校体育的加盟.二者的结合将更好地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逆向教学设计体现了"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发展"的课程理念,符合我国基于标准的体育教学的应然诉求。逆向教学设计按照"逻辑逆向"设计路向,注重学生对学科持久性价值观念的理解,以评价先行自然地嵌入,促进目标、评价与学习活动的一体化。在进行逆向体育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预设基点,学习目标以学生理解的方式为陈述标准;学习评价设计建立在明晰学习目标与学习评价关系基础上,选择并应用与学习目标达成高度匹配的评价指标和方式;学习内容选择以"四维一体"准则,进而选择灵动的教学活动方式与方法,力求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6.
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成就动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学习积极性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对体育缺乏兴趣”为影响学生学习积极的首要因素,并从成就动机、群体影响、教师指导等角度,论述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而规定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它包括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时分配、课外体育锻炼等.体育课程不是一门学科的课程,而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方面的课程,对体育课程作广义与狭义的划分,往往不利于区分学校体育与体育课程,为了进一步理解体育课程,我们应该弄清楚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体育课程(P.E.curriculum)与体育教学(P.E. teaching)有别,这是显而易见的,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以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为主的过程,体育课程则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身体锻炼这一重要部分,而身体锻炼这一部分是“教学“这个专门用语所不能概括的,应该说体育课程是介于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一个中介系统.本文就体育课程研究的目的意义,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作一些肤浅的分析和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并以此求教于各位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教学流行理念的追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王章明 《体育与科学》2004,25(2):75-77,80
在体育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已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理念应解读为“体育素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只能落实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原则层面上,不能作为教学目标的本身;体育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运动技能学习,并为健身奠基;“终身体育能力”不等同于终身体育锻炼,其有机构成是运动欣赏力、健身评价力、运动参与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应成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的现状,分析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根据原国家体委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提出了将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设想,认为此举既可加强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又可解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缺乏这一难题,并简介我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中对预设与生成关系的把握以及各自限度的认识影响着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调试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作以论述。研究认为:(1)目标的确定性和导向性、内容的封闭性、过程的控制性和方法的程序性是体育教学中预设的基本特征,目标的开放性、深度体验运动知识、关注教学过程的价值、教学评价的过程性是体育教学中生成的基本特征;(2)控制与自主、结果与过程、确定与偶然、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等方面的关系是体育教育实践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具体表现;(3)单向度地偏于预设和生成都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既需要预设来把握目标,也需要用生成来实现学生运动学习的意义,二者需要在动态的教学实践中达成平衡方可使得学科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发挥体育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倡运动项目学习的游戏精神、强调运动技能教学的完整性、创建师生共构的教学文化是把握体育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平衡和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