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常用软件之一,大洋非编d3-weather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将专业的气象制作模块与非线性编辑融合为一体,有效地改善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条件.本文就其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报节目作为一个专项服务信息类节目1981年10月1日登录央视荧屏,此后地方电视台也纷纷在本地新闻节目之后加播了当地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节目逐渐成为广大电视观众喜爱的,也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之一.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受众反映地方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形式老套,信息单一,滚动频率慢,这给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从业者发出了节目改革的信号,如何将受众最需要的做成受众最喜欢的成了当下地方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福建省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现状出发,结合福建省电视气象服务的实际案例,阐述了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优、劣势,对如何打造<天气预报>节目品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对于天气依赖性的增强,天气预报成为了受众“必视”的节目形态之一.1980年7月7日,由国家气象中心提供资料、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天气预报节目开播,成为中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滥觞.近年来,这一节目类型在内容、形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完善,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节目特征.  相似文献   

5.
作为气象部门传递天气信息的主要方式,天气预报节目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主持人作为天气预报节目的主体,其语言特色及主持技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孙佳妮 《记者摇篮》2012,(12):39-40
1980年7月7日,电视版《天气预报》诞生了,天气预报成为了一种电视节目;1993年,电视版《天气预报》开始有了讲解天气的节目主持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电视版《天气预报》节目的收视率一直雄居央视以及各级电视台榜首。在十几年的风雨历程中,天气预报节目不仅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更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性,而且天气预  相似文献   

7.
今天,大多数报刊媒体的天气预报信息都设置在版面一角,用简单的数字和插图告诉读者气象信息,本文作者却从寻常处摘得不寻常,以小见大,从人性化天气预报信息出发,把人们的出行、旅游、健康等诸多方面同天气预报信息紧密联姻,使得天气预报信息具有一定的温度,把众人眼中的小天气布置成大格局,让天气预报信息更具有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周晖 《新闻实践》2008,(4):44-45
众所周知,天气预报是市民日常关注度极高的实用信息之一。随着突发性天气增多,市民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度更高,"花钱买气象情报"更成为不少企业指导生产、把握市场商机的一大法宝,城市商务天气预报也呈快速升温之势,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消费者的关注。与自然天气相区别的是,商务天气预报的服务对象是以经济  相似文献   

9.
天气预报节目的服务能力和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预报节目从诞生之初就以服务公众为己任,公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天气预报节目最重要的指标。天气预报节目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信息的准确率和解读能力、包装水平,满足公众的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天气预报节目可用资源大大增加,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变暖这一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的灾害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公众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天气预报节目也肩负起新的使命,需要加强对气候产品的解读和应用,探索更积极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一、开播全国第一个天气预报节目。1980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在全国电视台中率先播出天气预报节目,开始没有画面,由美工写在画板上。后来利用北京风光、名胜古迹图片做背景,播出当晚和次日白天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天气预报是电视节目中观众人数最多的。然而在中国,天气预报却也是表现形式最单一的电视节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广播天气预报编排与听众本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新闻前哨》2010,(6):73-74
广播天气预报作为一档有效、实用的服务性节目,多年来收听率和受欢迎程度居高不下。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办好天气预报及其延伸节目,体现出媒体的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本文从受众本位的角度来分析广播天气预报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金涛 《新闻前哨》2007,(10):70-71
每晚央视《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是收看人数最多的天气预报节目。翻开每天的报纸,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关于气象的新闻报道。地位:配角成主角——从小豆腐块到专版天气预报是我国气象新闻的开端。1981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首  相似文献   

14.
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肖旺 《声屏世界》2005,(11):9-10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综合新闻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天气预报放入新闻节目当中作为一个常规的子栏目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新闻,特别是当天气有异常变化时更是重大的气象新闻。因此,做气象节目也应该要有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15.
天气预报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进入2l世纪,我国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天气预报报道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由简单地提供天气信息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新闻转变,天气预报服务开始向全方位、无微不至的多元化方向发展。报纸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都市报的气象新闻专版,它包括天气预报、气象生活小常识、各类指数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贴近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电视天气预报是上世纪80年代由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的,作为一档实用性相当强的服务类节目,在其后的20多年中,其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随着中国电视气象事业的发展,各省级市级电视台也开始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节目。这里,笔者将天气预报节目分为新闻板块的天气预报节目和一般的天气咨讯类节目两大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受众本位"理论出现与实践,天气类节目呈现出许多新气象。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气象新闻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在,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辟出固定版面,专事气象新闻的报道.天气预报已经成为公众了解天气信息的首选.因此,作为重要信息资讯的气象新闻,成为一座亟待深入开掘的富矿.  相似文献   

18.
韩杰 《声屏世界》2012,(8):127-128
5月以来的黄岩岛领土纠纷牵动着国人的关注,而各部门也正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对南海诸岛的管控。其中,5月16日,海南气象部门正式新增对西沙永兴岛、中沙黄岩岛和南沙永暑礁3个岛礁的定点天气预报,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天气预报在气象信息发布与重要信息传播中的特殊意义。另外,从增设黄岩岛天气预报的价值层面上看,天气预报节目在强化中国大众的认知度与记忆度上,还拥有着强大的标识性与教育性作用。权威平台节目深入人心以气象节目中播出时间最早、影响中国受众面最广的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为例来分析,这种强化作用更多的是来源于气象信息传播中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张巍巍 《记者摇篮》2009,(11):65-65
我国从1993年开始电视天气预报以来收视率一直雄居央视榜首。在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电视台还专门辟有一个天气频道,每天24小时连续地滚动播出天气预报节目。现在,为了让出行的人们风雨无阻,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等各种媒体都会给天气预报留出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20.
对普通百姓来说,每天晚上的新闻联播之后,收看央视的天气预报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第二天甚至一段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尤其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朋友来说就更重要了。可以说,长期以来,国人对央视的天气预报是十分信任的,央视的天气预报也对国人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