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三昧》开展“政治家办报”征文活动,就像“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热烈反响。企业报有些年轻记者、编辑不时发出感慨,议论最多的是,对此专题的命题感到“高不可攀”。他们说,自己不是政治家。这个“家”把人吓一跳。想想自己。政治水平不高;再看看自己的职称,无非是个什么“员”“助”“师”的,就是评上了“高级政工师”什么的,也称不上政治家。笔者觉得,相当一部分企业报人有如此想法说法,是一个问题,应给予解决,因为这不仅是因为命题高不可攀而不愿参加写征文稿的事,更主要  相似文献   

2.
一个单位经过努力,新闻报道工作偶尔评上一次先进容易,经过拼搏,连续几年夺冠也不难,难的是长盛不衰。  苏北某师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沟通相对闭塞,然而该师的新闻报道工作在南京军区、集团军范围内摘金拿银,一路领先了10多年,至今仍保持兴盛势头。这个师是如何在不利条件下创造出新闻工作异常活跃局面的呢?南京军区和某集团军联合到该师调查总结时,师政治部主任陈必凯自豪地说:“这些年我们师新闻报道工作年年被上级评为先进,主要得益于我们开展群众性报道工作的传统优势。”  人才是新闻报道之本。培养使用好新闻人才就…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今年再不解决,我就裸奔!” 一位艺术系的老师由于当了十几年助教没评上讲师,便对校长如此威胁。据考证,阿基米德是历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裸奔者”,他在浴缸中计算出皇冠的体积后,兴奋地裸奔上街。现如今,“裸奔”已成“愤青”的口头禅。  相似文献   

4.
1999年6目,我收到来自江西九江的一封信,写信人是在河南商丘商业学校念书的女学主小曹。1998年10月以前,我与她一家素昧平生,有了1998年九江灾区的那次采访,我才算“认识”了她一家人。写信是为了她父亲被评英模和烈士的事情。她在信中说,去年洪灾过后,她去世的父亲曹桂镇被有关部门上报“二级英模”和”革命烈士”,这两件事情曾在当地传媒动静颇大地宣传过。小曹在信中说,眼下八九个月过去了却没有了下文,评上没评上,也设人告诉她家里。母亲不知如何回答亲戚朋友的询问,加上始终没有从失去父亲的悲恸中解脱,母杀整日以泪洗面。小曹在信上让我帮她一家找有关部门问问。我责无旁贷了。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是新闻中一壶烧不开的温水。”“如果新闻报道是根完整的甘蔗,那么,会议报道就是这根甘蔗的最顶尖,没滋没味。”这是新闻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对会议报道颇有幽默味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是新闻专业干部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次被称为“单轨”制的职称评聘,既有“荣誉”,又有“实惠”,幸运者可以连补三四级工资,称心者可以升一二级工资。而多数不如意者感到迷惘、惶惑、烦恼,有的评上个“初级”或“记者”,还没有原来的工资高,与原职务也不相配,尤其是市(地)县级的新闻单位新闻工作者,感到没奔头。根据评聘实际情况,下列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8.
“单分头”     
记者有时也被人捧的,一句“见官大三级”,抬得你超过国家元首,想提着头发离开地球。不过,人家心里说的仍是:“纸糊的高帽不值钱,谁见过记者来了鸣礼炮的?”我倒希望有人公开把记者贬一贬、降一降,还一个实实在在的几斤几两。我被采访对象贬过一次,叫做“单分头”。这是一句近乎骂人的话,意思是:‘你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行,最末的一等。”那是在黄海边的一个小渔村采访,碰到一帮刚出海回来的渔民,我请他们谈谈海上捕捞情况。他们说的海区、鱼区我没去过,这鱼、那鱼没见过,再加各种行话多半听不懂,弄得采访断断续续。一个穿…  相似文献   

9.
陈默 《新闻记者》2007,(4):64-64
过去我们的媒体中没有娱乐报道这个类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它才逐步从文化新闻板块里分离出来。这也许是“宿命”——从一开始,娱乐报道就“没文化”。但这不是问题,既然是  相似文献   

10.
黄振声 《传媒》2000,(2):32-34
新闻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许多人没有真正弄明白。因为没解决这一基本问题,从事新闻工作就难免抓瞎——选题、采访、写作、编辑中的偏误时有发生。这个基本问题就是什么是新闻准确定义,即“新闻究竟是什么?”这是新闻之宗、新闻之纲,是一把“总尺”,是一杆“大秤”。  相似文献   

11.
报刊、电台、电视台每年都要评选优秀通讯员,这无疑是对广大通讯员的鞭策和鼓励。近几年,笔者经常听到业余同行们叹“苦经”:虽然在八小时以外为报台“爬格子”尽了力,但要评上“优秀”却很难。为此,笔者对一些报纸电台每年公布的“优秀通讯员”名单留意作了一些分析,从中发现评上区级“优秀”的大多数是地州级报台的专业  相似文献   

12.
通讯动态     
石河子总场自1979年以来,连续11年被兵团、师、市评为通讯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两次被农垦部授予“通讯报道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该场党委十分重视通讯报道工作。自1979年以来,该场就建立健全了三级通讯报道网络。总场宣传科设新闻干事,专管全场新闻通讯工作,分场设宣传助理员,连队有文教、通讯员;同时逐步完善了总场、分场、连队三级调频广播网络,建立了通讯站(组)。党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如何才能抓住焦点问题?焦点报道如何才能“拉”出“响”来?这是当前新闻报道中极为关注和热衷探讨的问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抓住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新闻学简明辞典》中说:是“一种阐明事件  相似文献   

14.
关于批评报道的选题艺术,笔者曾在《新闻知识》1990年第7期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抱西瓜”与“拣芝麻”——谈谈批评报道的选题艺术”。本文要谈的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批评报道选题中的上、下两头的问题。“吃透两头”,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几句行话。那么,上、下两头在批评报道选题中各占什么位置,二者的相互关系又是什么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总结过去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报刊为赢得读者而展开竞争,各种“招法”层出不穷。竞争使报纸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有看头了。 但在众多的“招法”里,有一种“炒新闻”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新闻是否可以“炒”,这就需要研究一下了。记得有那么一部电视剧,由于是名作家名演员联袂合作。于是在还没出台前各家报纸便竞相报道,什么花絮,追踪,纷沓而至。于是给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有些记者、通讯员,按照“到了什么季节,就要宣传什么内容”的规律,今年写的稿件如果没“命中”,到了明年这个季节,便又翻腾出来稍加乔装打扮后再寄出去。据说这叫“冬眠”稿件,到了季节就会“死而复生”,旧闻变新。我认为这样做的害处极大:一是容易使新  相似文献   

17.
韦名 《新闻三昧》2003,(8):31-31
笔者曾几度参加省级“两会”报道,并多次受省人大、省政协表扬。下面,笔者就地方工人报如何参与“两会”报道谈几点体会。善于取舍。地方工人报,由于受人力和版面等的影响,在宣传力度和报道的数量上无疑与地方日报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工人报记者要在众多的“两会”消息中有所取合,有所为有所不为。2000年《南方工报》的“两会”的人大报道只发稿6篇。这6篇报道没有一篇是会议消息,也没报道人代会开幕闭幕,只选择了国企改革、职工、  相似文献   

18.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历来是考验新闻媒体传播竞争力的重要题材和机遇。如搜狐网、南海网和东方网等代表的网络媒体在重大主题的报道实践中,分别采用“寻宝式”报道和“探险式”报道的办法,既借鉴了传统媒体深度报道的操作模式,又贯彻了新兴网络媒体的体验式互动报道精神,探索了站在什么时间坐标上,以什么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报纸是办给人们看的。一张报纸,读者拿在手里,如果眼光停不下来,一翻而过,甚至根本不想多看,那还有什么效果?夜班编辑贯彻落实编委会的编辑思想,采用什么稿件,选用什么照片,放在什么位置,是要反复掂量的。所以,在夜班的岗位上,想得最多的是:在我们编辑的这张报纸上,国家大事要事、国际重要新闻、编辑部的重要言论,安排是否突出、得当;在所编辑的版面上,什么消息最“抓人”,什么照片最有吸引力,“亮点”在哪里?时刻不忘服务大局3月份的一个报道重点是“两会”,这是一场竞争激烈的战役性报道。“两会”期间,既充分报道…  相似文献   

20.
收听新闻广播时,经常可以听到“这个厂……”、“这个队……”、“这个县……”、“这个……”的说法,使人有时听起来不大明白。从开头听这则新闻的人,知道这是说什么地方、哪个单位的事,但也不见得一遍就听得很清楚、就记住;没听到新闻开头的人,就无法知道这是在讲什么地方哪个单位的事。很多人往往是一边手里干活,一边听广播,只在新闻的开头交代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