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世人皆知海源阁藏书楼庋藏宏富,据王绍曾先生最新统计,其藏书达四千三百余部,十七万九千余卷;海源阁藏书重宋元佳椠,其镇阁之宝"四经四史"传为我国藏书史上一段佳话。其实,海源阁刻书亦成绩斐然,但多年来为藏书成就所掩,且偶或散见篇章中亦说法不一。笔者经过多方考证,终于摸清海源阁刻书之底蕴。笔者  相似文献   

2.
目录学家孙毓修的稿本《书目考》保存的杨保彝佚文《南北藏书诸家源流记》,梳理了清代南北两派藏书家的递藏脉络,展现了海源阁藏书源流的轨迹,对详细了解海源阁藏书源流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由于该文尚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难免有遗珠之憾,兹就该文写作、寄出背景及文献价值作系统考述,以期推动海源阁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聊城杨氏海源阁作为我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它"汲取南北之精帙,萃于山左之一隅",其庋藏宏富、版本精善,绵延五世百余年,足可称一时之盛,在中国私家藏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尤为学界所关注和重视.通过文献调研法和内容分析法,聚焦杨氏海源阁藏书研究,搜集和梳理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关于杨氏海源阁藏书的现有...  相似文献   

4.
李付兴 《图书馆学刊》2012,34(11):124-125
杨以增师友交往十分广泛,且秉持了"同志为友"的原则,所与交者多在学问、兴趣方面有相同之处,并对其购书、藏书、刻书等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对海源阁藏书楼的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5.
析海源阁藏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山东聊城的杨氏海源阁是我国清末北方的私家藏书中心。时与江苏常熟程氏铁琴铜剑楼、浙江钱塘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归安陆氏阻宋楼合称清末四大藏书搂。海源阁因所藏宋元刻本与钞本同程氏铁琴铜剑楼齐名;又因至民国初眼宋楼书藏流落日本,八千卷楼书藏归入金陵江南图书馆,独有霍、杨两家藏书尚未易主,故有“南翟北杨”之盛誉。一、海源阁藏书的来源关于海源阁藏书之来源,现今观点较为一致,即王献唐、刘阶平等所云,其主要来源于汪士钟艺会书舍和清宗室明善堂旧藏j,然海源阁之藏书收集起自杨氏哪代,则应有所辨识。海源阁之收藏多数…  相似文献   

6.
海源阁藏书楼是清道光年间的进士、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在道光二十年于故乡山东聊城修建的一座私人藏书楼.海源阁藏书楼的规模建置、藏书的价值影响及汇集散佚,已有众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阐述.笔者现就海源阁藏书楼的一对楹联作以解释,让读者对海源阁有一个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透过海源阁阅尽沧桑的藏书印,溯宗考源,折射海源阁历史悠久的藏书文化,探究藏书印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史料价值及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卢丽娜 《图书馆论坛》2005,25(4):239-240
海源阁在我国藏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尤其是杨氏家族在搜集、整理和保存海源阁藏书方面居功至伟。正是由于海源阁聚沙成塔般的代代积累,许多珍贵的典籍才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它在传承中华文明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聊城杨氏海源阁在清代藏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杨氏三代编的善本书目和普通本书目 ,一方面反映了杨氏藏书的辉煌 ,另一方面又是目录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创获。经王绍曾先生的全面整理 ,海源阁书目体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完善 ,为目录学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同时详细考证每一种善本书的来龙去脉 ,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对藏书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京杭运河与海源阁藏书的聚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中期,在山东运河岸边的东昌府崛起了一座著名的藏书楼———海源阁,阁主杨以增父子先后宦游南北,凭籍京杭运河之便将江浙精椠和京师秘籍网罗庋藏于故乡。海源阁的出现,给以江南为中心的传统藏书格局以极大的冲击。百余年后,迭遭兵燹的海源阁藏书辗转散佚于京津、济南等地。海源阁典籍的聚与散,均与大运河的兴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论文是笔者阅读程亚男老师《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一书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本书为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了解国外图书馆工作现状开启了一扇窗。论文主要谈了中西方在全民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程度、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识和图书馆工作者自身的认知等三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史明文 《新世纪图书馆》2008,(1):101-101,42
吴慰慈先生主编的<图书馆学书目举要>一书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于2004年10月出版.论文对该书从内容到构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并指出该书是图书馆学入门的指南,是目前导读书目的精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与湖南图书馆的渊源,叙述了张舜徽先生向湖南图书馆赠书的详细过程和湖南图书馆如何重视、保护和利用张舜徽先生这些赠书的情况。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4.
论文利用图书流通统计法,通过统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2009-2013年的图书借阅种数,分析了该馆图书老化规律,指出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馆藏建设方面应该重视电子资源建设,以馆藏零增长理论为指导优化纸本图书建设,以图书借阅统计结构为基础指导馆藏图书剔旧工作,对文献资源建设和图书“剔旧”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图书馆业务外包研究的开创之作——陈新洁著《图书馆业务外包》一书的特色与不足进行了客观的评析。《图书馆业务外包》是一部全面阐述图书馆业务外包理论与实践的力作,它创新性地提出了图书馆信息技术外包、流通业务外包理论框架。此书体系完备、观点前沿、论证充分,对推动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研究和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图书馆杂志》2014年对公共图书馆购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图书预算有缓慢增长的趋势,图书资料发生着悄然的变化,电子图书最终进入图书馆馆藏。这次调查的一个亮点就是绘制了五年来电子图书在公共图书馆日益增长的轨迹,并按类别把电子图书预算和流通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反映了读者的阅读倾向,具有启发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方文献工作比较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方文献工作是以服务当地为己任的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在具体业务上有着深刻 的“地方烙印”,因地制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核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本馆的客观条件,选 择适合自身的业务方法,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发展之路。比较了首都图书馆、中山图书馆、湖南图 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表1。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这一行》是一位美国图书馆工作者写的图书馆职业信息指南。本文评价了其研究与写作特色,并归纳了三点阅读价值,认为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图书盘存工作是图书馆图书业务流程不可缺少的一个工作环节,是实现图书业务流程的闭合、良性循环的关键。定期开展盘存工作,对于提高图书馆资产管理、员工工作质量管理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重庆大学图书馆2009年以来开展的盘存工作实践为例,详细介绍了盘存工作的各环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对盘存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图书馆OPAC书封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华大学图书馆应用Mashup模式,基于现有的OPAC设计并开发图书封面服务,使用户查询OPAC时在检索结果中能无缝集成显示书封,为读者提供更为直观的应用体验。主要介绍该图书封面数据源服务器的设计和实施方案,重点描述外部图书封面数据源的设计思路,如何利用Servlet技术建立该数据源的方法以及该服务器与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连接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