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非言语沟通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使用语言或文字符号系统所进行的沟通,称为“言语沟通”;另一类是指借助于姿势、表情、眼神等非言语符号系统而实现的沟通,称为“非言语沟通”。在人际沟通中,言语沟通最重要,因为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借助于语言传达的意义损失最少。但是,非言语沟通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正如阿盖勒(Argyle)等人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2.
王业锋 《学周刊C版》2010,(11):113-113
一、体态语言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就是“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具体来说,体态语言就是指人们借以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体态姿势等。  相似文献   

3.
一、区分“语言”“言语”,明晰语文内涵1.现代语言学将语言分解成“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一个确定的部分,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是“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它是一套自足的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组成的约定俗成的统一整体。”“有点像把同样的词典发给每个人使用。”(《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言语则不同,它或指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即所谓‘言语行为’),或指人运用语言的结果(即所谓‘言语作品’)。”(《语文学科性质之谜》王尚文)言语是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包括言语表达…  相似文献   

4.
一、非言语交际的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语言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书面语和口语上。非言语交际在整个交际中的作用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步为人们所了解,并开始引起外语师生的注意。所谓非言语交际是指人们不用语言和文字而是用一些“无声的语言”,如手势语、体态语或面部表情等动作来表达说话人的意图和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沟通又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大类,非言语沟通的形式又是多样的,本文探讨的是教师目光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眼睛变化与心理活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目光则是眼睛的语言,是心灵的外在形态,眼睛一送、一收、一顾、一盼、一颦、一笑,皆成妙谛,一个人通过眼睛袒露自己,又让他人认识自己。关于目光与心态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和艺术家都有论述。孟子就说过:“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眈焉,”他又说:“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隐藏哉!”爱默生(美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哲…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沟通是社会心理学、语言学和行为科学等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自五十年代起,国外就对之进行系统研究,现在已出现了举止行态学、身动学、躯体语言学等比较成熟的边缘性学科,非言语沟通理论已为许多人所熟知,并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重视和运用。本文拟就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的非言语沟通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有所助益。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际沟通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是依赖于“言语  相似文献   

7.
在心理学上,非言语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进行信息传递,而是以人的仪表、服饰、动作、神情等非语言信息作为沟通媒介进行的信息传递,以仪表、表情、化妆、举止、触摸等为主要的表现形式。非言语沟通具有广泛性、沟通性、模糊性、持续性、隐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沟通是心灵的开放。再精巧的教学预设、再独到的教育策略,如果遇上心灵无法向你敞开的学生,一切都会成为泡影。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际沟通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声调+55%的非言语。可见非言语沟通方式比言语沟通更有效。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怎样与初中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非言语沟通。更是一门艺术。新时代的教师只有努力发掘自身资源,通过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与学生交流,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什么叫非言语行为呢?所谓非言语行为,是指运用眼神、举止神态等“无声言语”将众多信息输送给对方的行为。实践证明,非言语行为在传递信息中与言语行为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能起到言语行为代替不了的作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应重视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非言语行为,以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信号探析张豪锋,徐忠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的编码、传输与反馈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定善于遣词造句.形成语言信号,同时,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非言语信号来补充和加强语言信号。所谓非言语信号,指人的举止、神态、形态以及讲话时的语调、...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沟通对智力发展的促进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非言语沟通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非言语沟通,也有人称人体语言,是指除了运用言语(说和写的内容)以外的其它渠道传递信息的交往方式.普遍公认的非言语沟通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伯德惠斯戴尔就人际交往中非言语沟通发生的数量进行过推测,  相似文献   

12.
柳志伟 《成才之路》2011,(25):59-59
《教师的体态语言》一书中指出:"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明态度的非言语的特点身体态势。""这种特定身体姿势既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3.
教师评价学生大体上有三种方式:一是书面评价,二是口语评价,三是非言语评价。每种评价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却常常忽略非言语评价及其独特功能。其实,在学生评价中,非言语学生评价使用起来最简便、最频繁;教师正确地运用非言语评价有时也最有效,并能产生“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独特的评价效果。一、非言语学生评价的类型所谓“非言语学生评价”,是指教师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和声调等非言语方式对学生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言语评价(如评语、口头表扬和批评等)相对应,比如教师对学生某种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4.
“对话”理论影响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实质 (一)“对话”的内涵 “对话”有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狭义上的对话是说话者与对话者之间的言语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即人与人之间用言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广义上的对话则包括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言语相互作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行为表现为“言传身教”,亦即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教学行为,而且常常存在着重“言传”而轻“身教”的现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师的非言语行为。R.Birdwhistell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语言的交流仅仅表达了我们思想最小的部分———在30~35%左右。A.Mehrabian提出,信息传递交流的总效果=7%言语+38%音调+55%脸部表情。现代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一切非言语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进行。非言语…  相似文献   

16.
非言语沟通行为是在不借助言语、文字符号情况下,通过体态、目光、发音的细微差别或面部表情等静态及动态的信息符号进行的一种人际沟通。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非言语沟通既包括采访者通过言语之外的方式影响采访对象以获得信息,也包括通过对采访对象非言语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分析而获取信息。非言语沟通往往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时空、副言语等非言语行为实现。非言语行为因其直观性、形象性,且难以伪装,不仅能够传递言语难以表达的信息,而且比言语行为更接近事实,因此,非言语沟通行为在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循循善诱的引导,绘声绘色的讲解,这些口语或书面语的运用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介体,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但在运用教学语言的同时,辅之与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同样能起到相得益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体态传播学家伯斯惠斯托指出“:人进行传递信息时有65%是用非言语符号传递的”。所谓非语言行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动作、眼神、手势、衣饰,师生间的人际距离等。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只有学会用十五至二十种声调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  相似文献   

18.
个体的性别态度和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养成的。中小学阶段是儿童性别行为和态度养成的重要时期。一旦那些性别不公平的观念在学龄期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记,对他(她)们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本文试图揭示并分析课堂环境下师生交往中存在的各种性别不公平事实,以唤起更多同行对性别公平教育的关注。一、课堂交往、性别、性别不公平“课堂交往”主要指发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师生教学交往,包括言语交往和非言语交往。它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言语手段和非言语手段,有意识或潜意识地进行信息交流、情感沟通、相互知觉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言…  相似文献   

19.
口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主要是指在不同国度之间的贸易谈判或沟通中,进行的语言翻译活动。尽管口译是主要针对语言的一种行为,但是在实际沟通和交际中,有大部分内容都是非语言性质的。因此,翻译人员不仅要重视口译活动中的语言表达,更要重视非言语的交际内容和形式。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非言语因素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口译者要了解两个国家的文化特征,知晓非言语因素在其国内代表的含义,进而正确的翻译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本文首先对非言语交际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非言语交际在口译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非言语交际手段在口译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的编码、传输与反馈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遣词句,形成语言信号,同时,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以非言语信号来补充和加强语言信号。所谓非言语信号,指人的举止、神态、形态以及讲话的语调、节奏等。教学活动中,通过非言语信号:眼神的变化、面部表情的变化、身体姿态的变化比词语本身更富有意义。它具有强化效应、感染效应、调节效应、补偿效应,为此,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信号,应是每一个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