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营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发展环境的支持,适宜的发展环境能够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制约其发展。近年来,泉州的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优化。文章在分析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与孩子的发展是共存的,孩子依赖环境而发展,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与成长,孩子行为的发展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孩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引发孩子活动的兴趣,支持孩子的活动,促进孩子经验的获得和发展。笔者认为能起到这样作用的环境便是支持性的环境。支持性的环境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装饰性的环境,包括固定的、整体的、局限于园内的物理环境,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环境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知识经济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由此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推动了人类环境观的新发展。新的环境观不仅包括环境系统观、环境承载力观、人地协调观、环境道德观,而且包括环境产业观、环境效益观、环境开放观和环境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环境教育的发展,环境问题、环境科学和环保先锋发挥了主要作用。针对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可采取加快发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加快发展环境人文教育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14):194-195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结合潮州实际,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经济营商环境建设,着力建设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活力迸发的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提速发展,为潮州加快振兴发展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6.
环境艺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环境和艺术的融合。环境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需求,因而,环境心理学理应成为其发展的基础。实践探索发现,环境心理学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瓶颈。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重视环境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校园环境与班级环境。班级环境与孩子“朝夕相处”,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方法,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从整体、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环境上的探讨。环境是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强大的作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环境主要涉及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9.
环境信息化战略是以信息化发展为背景出台的新时代环境保护战略。当前,针对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培养,应该紧密地契合环境信息化发展战略,从深层次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价值观。文章从环境信息化战略发展情况和对当前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的分析入手,研究了推动环境信息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环境价值观的意义和举措。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制约作用,能够促进或阻碍一个个体的发展,反过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调节人与环境的关系。学校环境是社会环境中的子环境,对人的发展同样发挥着制约作用。利用学校环境促进人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校长的领导力是重要因素,对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效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广东省揭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校长领导力的充分发挥,大大改变了学校的物化环境和人文环境,使一所历史问题累积,办学举步唯艰的中职学校在较短时间内面貌焕然一新,实现校园环境的效率最大化,超越了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科技思想发展和技术革命活动的历史证明,其"科学也是生产力"和技术革命的思想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表现了他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准确把握。研究毛泽东对科学技术与技术革命的科学论断和科学分析,及其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考察技术革命等主张,可以得出,毛泽东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凡勃伦重要的研究主题。他将进化论、心理学等引入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科学技术进化论和专家治国论。凡勃伦科学技术论属于被忽视的美国人文主义科学技术论传统,是技治主义思潮承上启下的枢纽,对当前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生科技作为直接服务和提升民众基本生存条件、生活质量的科学技术,是科技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它为地方高校发展民生科技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分析地方高校发展民生科技的优势基础上认为,高校应采取创新科研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科技服务形式等措施,以形成高校民生科技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在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二者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关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协调发展表现为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引导型模式和官民结合型模式等三种主要实践模式。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机制则既包括科技推动、利益驱动、市场导向等动力机制,也包括政策保障、人才支撑、资源配置等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分析马克思经典原著,探讨马克思科技观的发展轨迹,来揭示马克思科技观的和谐思想;进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科技异化的本质,并从生态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要走出科技异化。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当今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反过来也会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基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全社会都应关注和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型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7.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ing profound roles in mediating human relationships with the environment, a key question concerns which expectations and view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emerged and prevail in visions of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ies. This study engages this question through examining children’s view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uth Korea. Eighty‐six sixth graders from Seoul, a highly urbanized city, wer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views. A drawing and writing activity and an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ered for data collec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ildren’s views are grounded in optimistic and positive expectations and vis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en as some of the children show awareness and concern about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They may also offer contradictory views towar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destruc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se findings in light of the complex meanings of development in modern Korean society and the challenges teachers there may face in cultivating sustainable views and relations via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8.
资源型城市为了更好地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改善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必须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熵减理念,与此同时,还要求政府能够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广大民众的热心参与。因而,科技服务民生的政策路径选择研究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开展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在相关的历史教学中,态度上应客观公正,思想上应凸显"历史味",方法上应运用史料教学。  相似文献   

20.
《考工记》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首先介绍了《考工记》的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科技地位,以及研究《考工记》对于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文章具体分析了《考工记》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对我国科技发展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考工记》进行分析,探索该书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分析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