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词是诗的别体,是一种独立的汉语诗体。宋词在诗体形式、风格、情趣上都与唐诗不同。如何英译宋词独特的风格、情趣及如何处理宋词的诗体形式值得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2.
怎样读宋词     
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宋代则是词的鼎盛时期,所以历史上唐诗、宋词并称。词是中晚唐、五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抒情诗体。唐圭璋先生编辑的《全宋词》,著录词人一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现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生发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4.
宋词欣赏     
唐诗、宋词、元曲同为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三株奇葩。这里我们重点来谈谈词的发展情况。词在隋唐时期是作为配乐的歌词而产生的 ,直到五代的晚唐时期才逐渐脱离了按乐曲节拍配乐的束缚 ,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以格律  相似文献   

5.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着异彩的明珠,自从曲子词在南北宋成型以来,就被后世文人学习模仿借鉴。随着宋词集注的广泛出现,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一千来年的跨度让词的思想内容变得深奥了。今天,本文就试图抓住“春”这个宋词中广泛出现的意象,进行了细致地探究,加深对宋词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试析宋词的审美趣味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审美趣味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宋词具有婉约柔媚,言尽情深,阐幽发微等审美特质。从文本形式看,宋词的形式是其特定审美情趣生发的客观机制;从创作意图上看,宋词人的创作意图是词审美趣味发生的直接动因。从社会审美心态来看,宋人时代心态(包括审美心态)是其词审美趣味生发的外在氛围。  相似文献   

7.
我叫唐诗,我是哥哥。我有一个弟弟,他叫宋词。很多时候,你分不清谁是唐诗哥哥谁是宋词弟弟,因为我们是双胞胎。我爸爸姓唐,我妈妈姓宋。我爸爸喜欢唐诗,我妈妈喜欢宋词。这里的唐诗和宋词是指唐朝的诗和宋朝的词。我爸爸妈妈的爱好是我们名字的由来。我在讲我们的故事之前,先讲  相似文献   

8.
谢虹光 《远距离教育》1997,2(2):33-36,61
本文准确勾勒出宋词流变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轨迹:敦煌曲子词和唐代优秀文人词清新流畅,不拘一格,健康发展,花间,南唐词风畸变,宋代婉约词与之相关,儒雅典丽,失之肤浅,创调多而创意少,至豪放诸家怀古伤今,抗金救国,标举时代正气之歌,宋词为之振兴,尔后婉约复归正统,失去清新通脱和多样化,宋词便早殇,从而深刻阐明词曲若偏离时代主旋律和人民群众普遍情绪,便会失去壳发的生机。  相似文献   

9.
<正>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它是由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发展起来的,在当时就受到了广大市民阶层和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宋朝的词虽然大部分是写给士大夫们看的,但也有大量写给广大普通市民看的。宋代文人当中也有不少人在填词,这就扩大了词作的创作群体。宋词在当时除了受到文士们的认可外,还受到了市民们的喜爱。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有极高地位。宋词和唐诗相比,虽然艺术风格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属于婉约风格;和宋词相比,唐诗更讲究韵律,而宋词更注重语言的音乐性;与元曲相比,宋词更为雅化。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7,(9)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它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它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人们习惯上把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  相似文献   

11.
“诗歌是文学女神桂冠上的璀璨宝珠。”宋词,也许是唐诗的升华。冥冥之中,是谁奉连了宋词与我的心,词如洪流,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他豪迈奔放,飘逸旷达,写富贵而不鄙俗,写娇美而不轻佻。他微笑着,伴我走过成长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宋词的艺术是高妙典雅的,是中华传世之瑰宝。但我们在欣赏宋词的艺苑华韵之余。又深感宋词的思维意境不足。尽管词彩异呈,但底蕴一律。理论思维力度尚逊于唐诗。造成宋词思维意境不高与疲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对诗词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其二,宋代经济转型的不彻底,无力提升思维层次。其三,宗教思维制约词化的品位,阻碍思维意境的创新。实事求是地评价宋词,有助于引导青年学生走向健康、科学的创作道路,以纠正重艺术性,轻思想性的学创作误向。  相似文献   

13.
在以往讨论唐诗与宋词的关系时,更多注意的是唐诗、宋词的区别,而唐诗对宋词的影响却很少看到。唐诗的创作技巧,诸如写景、抒情、移用、点化唐人诗句、“随俗”、“雅化”、隐括前人诗词以及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对宋词境界的营造、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的运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古镜 《华章》2011,(9):51-51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宴乐,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宴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节拍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  相似文献   

15.
宋词是一代文学之最、是中国词史的一座峰峦。古人标举各代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之说。所以披览古代文学,不可不注目宋词。  相似文献   

16.
在以往讨论唐诗与宋词的关系时,更多注意的是唐诗、宋词的区别,而唐诗对于宋词的影响却很少看到。拙文着重在创作技巧,诸如移用、点化唐人诗句、“随俗”、“雅化”、隐括前人诗词以及唐诗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对词境界的营造、语言的锤炼、借代、典故的运用等方面的明显影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也说:“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他们都认为宋词也同唐诗一样具备意境。在诸多的意境中,雄浑、深静、迷离渺远应是最为常见的。一、雄浑之境宋词发展到苏东坡、辛弃疾时代,词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融入自己广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浓郁的生活情趣,还将炽烈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极大地开拓了宋词表达的内容,给宋词注入了刚健壮烈的风骨。…  相似文献   

18.
宋词,上与唐诗争辉,下与元曲斗艳,堪称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有姹紫嫣红的色彩,千姿百态的丰韵,沁人心脾的芳香。那么,将婉约词称为宋词奇葩中一朵凄美的花也当之无愧丫。自从明人张埏将宋词区分为“婉约”和“豪放”两体,清人王士祯将张埏之说引申为“词派有二”以后,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两派从此约定俗成,尽管后人发掘出不少划分...  相似文献   

19.
宋词密码     
网友Yixuan发明了一种宋词密码,可以让没有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你,也能写出一首优美的宋词。  相似文献   

20.
宋词词境中的意象质感--兼与唐诗意象质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唐诗阔大的境界相比,宋词意象精美绮丽,幽细感伤,以自己特有的质感使词境具有了独特的情感色调.以自身心绪作为审美对象的极具感性色彩的心态世界和词的传播演唱方式,使宋词形成了狭媚幽深的境界,获得了动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