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天净沙·秋思》三种英译本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中意境再现的三个条件:意象的再现,情趣的传达以及审美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作为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尤以意境见长,展现其极致之美。但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意境绝非易事,值得广泛探讨与深入研究。本文以李煜的名篇《相见欢》为例,从音、形、意三个层面出发,论述译文如何捕捉原文"灵魂",再现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4.
文学创造属特殊的艺术生产活动,高雅的文学作品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至善结合。修辞艺术又是文学艺术之美学价值的重要栽体和反映。文学翻译是再现原作之美与创造译作之美的精细艺术过程。关于修辞,本文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文学翻译要体现审美和造美的跨越,传义和传神的结合,以实现音美、形美和意美。  相似文献   

5.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特殊体裁,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思想情感丰富。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难点,很难做到完全对等的翻译再现。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会直接影响诗歌文化信息和意境的再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的质量。本文在文学翻译悖论和诗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概述译者主体性的内涵,结合实例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加强对诗歌翻译的鉴赏,促进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诗歌翻译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不能恪守忠实,译者除此之外,还要再现原作的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要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使译作与原作"神似"。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文学翻译的“等值”是一种理想,如何使复杂的翻译,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使原作与译作在深层意蕴和想象意义上达到艺术的统一,译者的想象力是再现原文形象化语言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文学翻译中想象这一审美心理机制的运作对翻译过程中审美效果的影响,探讨《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9.
结合托马斯·哈代及其在《还乡》中自然描写所体现的美学特色,从翻译美学观所涉及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的角度分析张谷若先生的翻译风格,探讨张谷若先生对《还乡》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10.
孙芳 《文教资料》2011,(29):27-28
意境的还原是文学翻译的任务甚至是灵魂,意境是联系译者和原文的最好的纽带。众多学者对文学翻译中的审美移情现象做了研究,并对文学翻译中的艺术意境做了分析。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黄忠廉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变译理论从科学翻译的实践出发,经过高度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梳理,自成体系,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很高的理论创新性。变译理论在与西方译论对话及中国特色译论的建立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翻译研究的多视角审视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翻译最敏感的是质量,质量最敏感的是成本。质量与成本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概念,全面正确地理解翻译质量与翻译成本对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分析翻译专业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料库在翻译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指出语料库是现代译者必须会运用的一种技能、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一种研究翻译的新的途径。翻译专业建设中应重视语料库的功用,将其纳入专业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之中,以优化翻译教学,培养专业的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鲁迅文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活动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其翻译策略也由意译嬗变为直译。鲁迅翻译策略的变化隐含了深刻的社会政治原因。本文通过挖掘《序言》及《略例》,分析鲁迅当时的文化语境和其后期的翻译思想,认为引起鲁迅翻译策略变化的社会政治原因主要有:纠“乱”,即纠“任情删易”之“乱译”为“益近于信达”之译风,以正时弊;求“新”,即求异域文法、文术新宗入华土,以重构新文化;求“真”,即求异域文化之原质,以改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实现法律翻译目的前提是译文的可读性。影响译文可读性的因素有译语语法规则、习惯、语体、含义明晰性以及条理性。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拟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法律翻译中的可读性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旨在探讨提高法律翻译译文可读性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广告语篇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语篇的翻译功能和翻译原则的分析之后,探讨在广告语篇翻译中译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借鉴的翻译方法,而增加广告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达到尽可能传达原广告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译界对“翻译”的指称争议较大,究其根源在于该词内涵丰富、外延包容。本文反思了翻译界对翻译一词的使用,从语义、翻译本体、翻译研究本体、翻译学科和翻译研究走向五个层面澄清了翻译领域对于翻译范畴的模糊认识,对争议较大的翻译本体和翻译研究本体给出了重新的界定,对翻译学科的已有定位进行了新的审视,对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予以了剖析,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根据翻译等值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以习语的翻译研究为切入手段,从语义、形式、语用、风格和文化五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习语在中英翻译中的差异来论证翻译等值的相对论,其价值在于通过重要独特的语言材料——习语,证明翻译等值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习语在英译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歇后语等.英语习语的翻译有三种方法:直译法、套用法、意译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公示语翻译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今公示语翻译主要存在的三类错误,在对错误进行分析改正的同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