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辉  金鑫 《出版参考》2005,(29):22-23
柴泽民是新中国驻泰、驻美首任大使,他在62岁时受命出使美国,是参与中美建交谈判的重要人物.在外交舞台上,他创造的辉煌至今仍为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所津津乐道,也令他的生活充满激情和幸福.  相似文献   

2.
曲塔 《航空档案》2004,(2):69-73
珊瑚海大战于1942年5月8日结束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十分的痛苦。他知道,日本是难以与美国进行持久战的。他在战前曾任日本驻美国海军武官多年,相当了解美国的作战潜力。因此,一个疙瘩在他心里久久难以解开: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一天不  相似文献   

3.
他是一个高位截肢的上尉军官。10年前的那场车祸,夺去了他的双腿。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以超常的毅力,用双手“走”出了一条令人称道的自强之路。他就是驻通化某部军官任力国。  相似文献   

4.
王若飞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经担任过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等重要职务。他曾和毛泽东、周恩来一起参加1945年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是党内有名的“才子”。提起他,人们自然会想起他在狱中同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他那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里,  相似文献   

5.
李乃平这个名字,早先散见于各类报刊、画展的美术作品之后,近年来又频频出现于各级电视台专题节目和新闻节目的编导、摄制人员名单之中。近几年,乃平编导摄制的电视新闻、电视专题节目不断地在中央电视台推出,并连续获奖,他因此荣立二等功,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他。乃平现任新疆军区政治部电视中心负责人、中央电视台军事部驻新疆军区记者、新疆电视台驻新疆军区记者、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中国连环画新疆研究会会员、昆仑画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一块画板引出的过法大约30年前,一个操持着桔据家道的父亲为他…  相似文献   

6.
杨军 《新闻三昧》2004,(8):29-29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组长孙必干12日晚证实,11日被不明武装分子劫持并扣押的7名中国人已经安全获释,并被转交给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复馆小组。”这一令人欣慰的消息,我是4月15日早上在电视上看到的。电视在播报这一新闻的同时,还播放了电视记在此之前到被绑架的7名中国人家乡采访的内容。福建省平潭县岚城乡中南村是被绑架林孔明的家乡。林孔明是7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18岁,他的两个弟弟分别上着中学和小学.  相似文献   

7.
一凡 《湖南档案》2009,(5):29-30
“文革”之初,南京红卫兵小将居然发掘出一个名叫鲍君甫的“中统特务”。随后鲍君甫就在无休无止的批斗之下死去。直至上世纪90年代.鲍君甫的真面目才终于显露出来:他确曾担任过中统驻上海的特派员,实际是中共特科的高级特工人员。如果没有他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  相似文献   

8.
1997年的新年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报——自1998年1月1日起,中国和南非正式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王学贤被任命为中国驻南非的首任大使。王学贤大使祖籍是青岛市崂山区,他在担任中国驻南非首任大使之前,已经从事多年的外交工作,他是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从事中国多边外交;他是中国阿富汗事务大使和中国亚欧会议高官,从事中国的双边兼多边外交……作为中国驻南非大使,在其3年半任期结束时的告别招待会上,几十位南非华人为王大使赶排长篇诗歌朗诵,边排练边哭,最后哭成一团,一些国家的使节都感动得流下眼泪。“那场面把我也弄得老泪…  相似文献   

9.
乘着猴年早春诱人的金色阳光,周确向他的新闻同仁和朋友们挥手道别了——他成为黑龙江省及新华通讯社黑龙江分社第一位走向国际新闻舞台的长驻外交记者。  相似文献   

10.
作为长期驻西班牙的足球记者,本刊特约撰稿是惟一随团全程参与了皇马与国安的合作谈判的媒体人士。本文中,他向本刊披露了这次合作谈判的全过程及背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7,(8)
“兵记者”赵山学文/王贺龙熊振华通讯员园地在驻陕某部官兵眼里,赵山学可谓是一位了不起的“兵记者”。三本厚厚的用稿剪贴、10多个获奖证书及优秀通讯员证书,足以证明他的军旅生活非常充实。写作成了他最痴的梦。刚踏上新闻报道这块“责任田”时,一连投了百余篇稿...  相似文献   

12.
“猪司令”名叫孙永良,是驻豫某师侦察三连一级士官。一年来,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痴迷于“爬格子”,成为小有名气的业余报道员。1997年12月底,孙永良带着对绿色军营的憧憬,带着全套的高中课本,来到某师。在新兵连,他样样工作走在前面,军事技术项项优秀。1999年3月,正是连队调配骨干时,他本来可以当骨干考军校。恰恰这时,连队饲养员调走,急需有人补充,是当骨干,还是当饲养员?经过一阵思想斗争,他毛遂自荐,当上了一名“猪司令”。在认真养好猪的同时,他总感到每天的生活除了养猪外,略显单调。于是,有一定…  相似文献   

13.
一个悬了数年的不解之谜 1985年夏,苏联克格勃高级特工维塔利·尤尔琴科在出访外国途中突然失踪,据美国方面称,他自愿叛逃到了美国。但是,同年11月初,他又出人意料地回到了苏联。回国前夕,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声称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绑架了他。话说当尤尔琴科在中央情报局手中时,曾向美国人供称,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内,有一个苏联间谍。这是一个自己找上门来的家伙,直接给苏联驻美大使馆打了电话。尤尔琴科不知此人的姓名,但1975至1980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是个爽快的蒙古汉子,也是个忠实热情的广播听众。当中央台驻内蒙古记者站记者提出采访他时,他欣然应允,并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挤出休息时间和记  相似文献   

15.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5,(31):14-14
“我们得到的回应总是‘正在研究你的建议,别再打电话给我们,我们打给你’。”即将离任的沙特阿拉伯驻英国大使图尔基王子对《泰晤士报》说,当他试图警告英国当局,身在伦敦的沙特籍恐怖分子计划袭击这座城市时,得到的是这样的答复。  相似文献   

16.
初识驻曲阜某仓库少校协理员谢俊刚,只知他为人豪爽质朴,曾在懈放军报》等1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120余篇,先后被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曲阜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这里暂不讲他是如何学书法的,只讲几个用书法育人成才的故事。小费家居上海市,父亲是高级工程师,优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任性暴躁的性格。当兵前,他就是街道有名的“浑子”,整日拉帮结派打群架,父母拿他没有任何办法。参军后,小费的脾气虽有所改变,但仍控制不住自己,入伍不到8个月就打架背了个处分。凋到这个仓库后,小费自认为自己是出了名的“…  相似文献   

17.
<正>1925年6月初,张闻天参加中国共产党,随之被党组织秘密派往苏联留学,没有回家同家人告别在战争年代,他不可能回到上海。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他才有机会四次来到上海,他对这座与其一生难舍难分的城市,有着深深的眷恋。1951年:时隔30年,父女见面1951年3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张闻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特命全权大使。4月6日,周恩来批示,决定由张闻天任外交部分党委驻欧特派代表,统一领导中国驻欧洲各使馆支部。  相似文献   

18.
我去鹤壁采访杜金斗,和他谈了一整天。  临别时,他赠给我两本书,两部作品集。一本是出版于 1990年的《红楼狂想曲》, 17篇, 15万字;一本是出版于 1999年的《龙吟太行》, 51篇, 36万字。  回来后,要动笔写稿前,我先认真读起了《红楼狂想曲》和《龙吟太行》,以求更准确了解他为人为文的特点。  杜金斗是从 1970年开始他的记者生涯的,先后在河南日报驻开封记者站、安阳记者站、鹤壁记者站工作,现任鹤壁记者站站长。从 1973年到安阳记者站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豫北大地。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有太行山上的“愚公”,有黄河岸边…  相似文献   

1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山西记者站站长翟生祥同志,从三十五年的新闻作品中,精选若干,结集出版,嘱我作序。我与生祥曾有同行之谊,他的信任,是不能推辞的。 生祥是自学成才的新闻记者。他从事的第一个社会职业是乡村教师,因工作出色,先后被选调到县委文教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又因写作能力出众,一九六四年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选中,派任驻山西记者站任记者、副站长、站长。在中央台山西记者站的三十年中,艰苦耕耘,成绩显著,有几次升迁的机会,他都一一婉拒。“咬定青山不放松”,他选定了  相似文献   

20.
提起驻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新疆武警兵团指挥所二支队的新闻工作,众人异口同声地说:“这几年是报刊上有名、电视上有形、广播里有声。”支队声誉鹊起,官兵士气旺盛。二支队新闻工作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与政治处主任史水林重视关心新闻报道工作是分不开的,官兵们称他是──慧眼识才的“新闻伯乐”报道员小张,曾是连队有名的“刺头兵”。一次他交给连里一份复员申请报告和一封心灵表白的信。报告和信转交给史水林,他发现信写得情感交融,文笔流畅,述中有议,议中有述,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准小张是一块■玉。那天,他专程来到小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