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西藏教育发展的特点,以及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支持框架在西藏应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互补性的西藏创新教育模式”和提升其运用效能的措施,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比传统远程教育有着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居住分散,现代远程教育在这些地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结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藏学院自成立以来在西藏的实践,总结6年多来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为构建西藏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做贡献的办学经验,探索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强巴 《西藏教育》2011,(10):55-56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信息化国家建设的组成部分,对于实现西藏教育的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推动我区农牧区教育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繁荣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是提高西藏劳动者素质,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和区内外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西藏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机遇,也是我国农村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网上人大西藏办学以贯彻党中央“科教兴藏”战略、落实北京市援藏工作“三个转变”、完成人民大学“教育援藏”重要任务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当地急需的行业人才和少数民族干部为目标,着眼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将传统远程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有效结合,进行了西藏特色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让西藏农村学校的教师和孩子们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经过项目的实施,为西藏农村小学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的信息,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带来了先进的教学方式。然而,在西藏农村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困惑,如何建设适合西藏农村小学的教学资源,让资源真正用起来,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山南地区是西藏文化发源地之一,平均海拔3700多米,总人口36万。目前,山南地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84所。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是西藏艰苦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西藏地理环境复杂,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办学成本高,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直接影响了西藏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实施远程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西藏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7.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5):F0003-F0003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是由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重庆、青海、西安、成都、新疆、新疆兵团、西藏等11所电大联手打造的远程教育综合性期刊,是中国科学文献计黾评价数据库(ASPT)米源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刊等。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热忱欢迎国(境)内外远程教育及相关学界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不断发展,西藏农牧业职业教育也从无到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凸现了多种职业教育形式并存的良好局面。现在有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那曲等地区综合中专、职业中学的全日制教育,有西藏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各地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阿里除外)的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9.
记 者: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已经两年多了,首先请张司长介绍一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张尧学:1998年教育部党组批准开始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教育科研网是在1994年开始建立的,它是当时国内最早建立的Internet网,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科研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用Cernet网连接起来,我国除了台湾省之外,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包括西藏在内都有了相应的接入接点,但实施现…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大学日前在拉萨举行大会,庆祝西藏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西藏的高等教育随着史上第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诞生而步入新的发展阶段。1985年,西藏大学在原西藏师范大学的基础上成立。目前,西藏大学形成了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以及普通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相似文献   

11.
据《中国远程教育》报道 :2 0 0 2年 8月 14日下午 ,中央电大与西藏大学共建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签字仪式在西藏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是中央电大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参与“教育援藏”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远程与继续教育处副处长李平 ,中央电大副校长严冰等学校有关领导参加仪式。严冰副校长、西藏大学刘庆慧校长、李平副处长为中央电大西藏学院成立揭牌。严冰副校长同时还向西藏大学颁发了“中央电大继续教育基地”授权书。李平副处长说 ,中央电大西藏学院的成立是广播电视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也反…  相似文献   

12.
西藏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和教育部、国家发展和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和试点项目在西藏实施以来,西藏自治区先后在教学点建立了1763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在903所中小学建立了卫星教学收视点,其中210所乡镇学校建立了有线教育电视系统,在52所中学建立了计算机教室。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政府自2003年起,  相似文献   

13.
目前人们对远程教育的不满,是因为中国远程教育当前的混乱。这种混乱,除了远程教育招生的无序竞争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远程教育教学的混乱。所谓远程教育教学的混乱,是指远程教育“教学序”的缺失,即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诸方面关系在我们的思维中没有完全理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教和学各自的随意性。治理远程教育教学的当前混乱状态,必须认清和揭示远程教育教学本质和规律,构建远程教育“教学序”。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校园文化的远程教育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会生  李睿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8):71-72,63
品牌是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在阐述远程教育品牌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校园文化塑造远程教育品牌的几点措施,即: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远程教育品牌识别系统,提升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营造特色远程教育品牌和促进远程教育品牌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迈克尔·穆尔博士(Michael G.Moore),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和绩效系统系教育学教授,《美国远程教育杂志》主编,国际远程教育界著名的理论家和实践家,美国远程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开拓者之一。在实践方面,他创办了美国第一本远程教育杂志——《美国远程教育杂志》(1987),在美国组织召开了第一个远程教育研讨会(1988),成立了美国第一个远程教育研究中心(1989);在理论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远程教育独立学习和交互距离理论,编辑出版了多部远程教育著作,包括新近出版的远程教育百科全书——《远程教育手册》。  相似文献   

16.
梳理我国关于远程教育研究的文献,有助于把握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基本脉络和研究现状,从而发现新的研究问题,推进远程教育的深入研究和实践。通过对2010-2017年间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期刊中关于远程教育的文献,进行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以了解高频关键词的关系结构。结果发现:我国远程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远程教育、远程教育质量研究、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以及远程教育的个性化设计研究等方面。据此,建议学者拓展远程教育研究内容范围和远程教育研究对象范围,关注远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刘红英 《教师》2008,(17):9-11
一、我国目前的远程教育模式 目前在我国开展的远程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以下两种:基于电视广播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和基于Internet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其中基于Internet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又可分为基于Web的远程教育模式,基于电信网和卫星平台的远程教育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西藏教育部门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治区每年安排500万元,组织实施教育资源“校校通、班班通、堂堂用”系统工程。截至2007年底,全区已建成计算机教室133个、“校校通”卫星收视点983个、教育资源“班班通”系统508个,配备教学光盘播放系统1763个。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远程教育在摸索和探讨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远程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成为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开展网上虚拟实验成为远程教育的必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建立为远程学习者提供交互的虚拟实验教学环境成为远程教育关注的热点。对虚拟实验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虚拟实验在远程教育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构建了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虚拟实验系统和功能模块,对相关虚拟实验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教师是远程教育发展的动力之源和关键所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提升科研能力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关键。我国远程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实践,表征与印证了实践探索是远程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而实践研究是远程教育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不断深化推进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远程教育教师的科研素养、发展能力及自身价值得以提升。在远程教育教师的发展模式中,科研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