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俄狄浦斯情结是作家张炜对精神家园苦苦寻找的一种寄托方式,在张炜的作品中,大都存在着对“家园”的守护和寻找,主人公作为知识分子在精神上要保持独立,不受侵犯,还要在现实生存中进行挣扎。张炜的作品中大量出现俄狄浦斯情结不是偶然的,而是对人类进行道德关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站立的平原李登建平原是怎么绿了的,满了的,谁也说不上。好像昨天还是一片寂寞的灰白,望过去眼睛发木、心就空了的那种灰白一直混沌到天涯;好像今早晨还只有一两粒小草拱破荒漠的地面,怯怯地露出针尖似的散文篇  相似文献   

3.
像两朵并放的奇葩,山曼的民俗著作广为人们关注,他的散文作品也同样散发着永久的芳香。本文试从其散文中浓厚的胶东文化情结、真挚的民俗情结及灵动的文学情结三个方面对山曼散文进行解读,从具体作品中感受其民俗与散文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张晓风以其独特的诗性解释散文在台湾文坛独树一帜。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她奉献给现代散文的最大功绩。对自然与生命的宗教般感恩、对故乡与人文家园的不舍情结、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问成为张晓风散文思想情感内涵渐次展开、互为渗透整合的三个层面。她的诗性思维和鲜活独到的艺术表现给散文带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审美视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家园意识很强烈,许多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飘零体验、乡土意识、寻根意识等无不在情感深处书写着对家园的孤独诉求。这种诉求表现为三种形式:在家的噩梦、离家的彷徨、归家的尴尬。这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们深厚的家园情结。  相似文献   

6.
在莫言的作品中,有很多地方体现着莫言对于乡村的热爱,并且乡村成为了莫言的心灵归宿和精神的家园。因此,本文针对于“乡恋情结”在莫言作品中的诠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明奎散文作品是个丰富多元的艺术世界,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宏观地对其内容和形式作一些粗略的抽绎和勾勒,建构马明奎散文艺世界范式,确立三个心理层次-家园情结,红楼情怀,学人视角,形成一个情理网络-全息立体艺术网络,产生二个艺术张力-意象艺术张力,情理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8.
罗兰·艾默里奇有强烈的"灾难情结"。"灾难"既是其电影作品中最重要的符号,同时又潜含着丰富的文化隐喻。选取罗兰·艾默里奇的5个电影文本为对象,从生态审美和生命美学的角度分析其作品的文化寓意。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一方面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形象地揭露了家园危机,另一方面又让观众在对灾难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死亡的胁迫,从而迫使人们追问生命的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日本战后文学异端者”的安部公房由于个人成长环境和经历的特殊,他对整个二十世纪的时代主题--家园的失落有着比其他作家更深刻的感受。因此从安部的作品中流露出了浓浓的归乡情结。他在作品中自觉且执着地站在时代形而上的高度,不断反映并且思考“无家可归”“失去故乡”的现代人的苦恼和生存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原始主义是一股世界性文化思潮。对乡村的眷恋与对都市的反感,对原始情操以及东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嘲讽,建构起沈从文原始主义倾向的两面。他的原始主义情结具化为作品中固定的原型人物、原型象征和原型情结,在主观上寄托着作家重构民族文化人格的美好理想。  相似文献   

11.
语言尤其是方言,常常成为作家故园情怀存储和释放的载体。陈忠实吸纳方言土语的文学书写动因从心理学角度可以追溯到他强烈的母语方言情结,这种情结与他对乡土家园的情感依恋密切相关,不仅蕴积在他的小说语言中,还无意识进入他的散文书写,甚至能突破诗歌文体的禁忌。  相似文献   

12.
尤蕾  严又萍 《文教资料》2009,(10):33-35
“家园”在加拿大这个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传达了复杂的情感。阿特伍德多部作品都胶着于一种难以言表的家园情结。她的作品《猫眼》从社会之维和心理之维来刻画家园,反映现代人家园不再的苦楚,而这种状况又与自我概念的变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高海涛的散文是辽西文明之子的诗性创作。高海涛的作品如同耐旱的植物一样,充满了浑厚深沉浓郁的家园感和念兹在兹色授魂与的故土心怀,并且充盈着东西文化深层次对接碰撞互相激发的跨越性和创造性姿态。  相似文献   

14.
《喜福会》被公认为美籍华人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它也是华裔文学成功的典范。《喜福会》描述了八个女人及她们在美国生活所遇到的波折。该作品向读者展示了这些华裔女性在生活中由于文化差异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她们是如何为了生存而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些女性向人们展示了她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她们维护尊严并获得幸福的信心。本文从美籍华人主角之间的人物关系、身份困境及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来进行阐述,旨在探索《喜福会》中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对早期的美国华裔文学影响巨大,并细腻深刻地刻画了美籍华人对祖国的强烈的、根深蒂固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菡子在建国后 17年的作品虽打着时代的烙印 ,但展现了一种女兵风姿 ,展现了“共和国情结”的诚挚与纯情 ,着意发掘普通人美的品质和美的人情。菡子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作品的反思性拓展了作品的内涵 ,强化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菡子散文具有清纯朴素、自然流畅、情致婉然 ,如诗如画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6.
在消费主义的文化氛围中,谭湘散文创作以其对个人存在经验的执著表达而独具特色:其作品以对知识女性艰难生存境地的审问和反思,向通常的女性散文的柔弱、脂粉气提出了挑战,在极限性的生存体验和领悟中表达着鲜明的女性独立意识;同时,其散文以包容一切的女性精神、生命意识,豁达、兼容地看待生活与人生,传达出一种可贵的生命体验、乐观风貌。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选修课程之一的《诗歌与散文》,提出了这样一些教学目标: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里笔者想就中学古诗词的教学提一些粗浅的见解,以期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一、吟诵阅读古诗词,即和古人对话,走进他们的心灵,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第一步要做的当然是吟诵…  相似文献   

18.
"情结"是心理学术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大多缘起于他们自身的"情结"。"情结"阐释了作家的童年记忆和创伤经验对催生作品不可或缺的意义。纳博科夫潜意识里的流亡情结极大地影响着他的作品,潜藏于其意识中的流亡情结催生了作品,也自然地反映在其作品中。  相似文献   

19.
追忆情结、故乡情结、草根情结和死亡情结等内在心理空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结筑就了何述强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散文风格。何述强负载着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和话语风格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  相似文献   

20.
每个民族的作家都有着自己浓厚的故乡情结和对本民族生存环境的无限热爱.文章通过对毛南族作家孟学祥的散文作品的品读,就其创作中所透露出来的底层叙事关怀进行解析,并由此揭示作家的散文特点在于对乡土和民族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