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1“破镜”能不能成像一烛焰入在一焦距为f的完好凸透镜一侧的确f以外,毫无疑问,在凸透镜另侧的光屏上将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若是该凸透镜被打破成中间有裂缝,或是只剩下一半、或是中间被打了一个洞的“破镜”。将烛焰入在这样的“破镜”前能成像吗?实验告诉我们,若分别用以上三种各情况的“破镜”做实验(保持原物距u即烛焰到透镜的距离不变,且“破镜”在原完好透镜的对应处),在另一侧光屏上看到不是中间有裂缝的像,也不是半个像,更不是中间有一个洞的像,而是一个完整的像,且成像的性质与完好凸透镜成像性质一样,即在光屏上也能得到…  相似文献   

2.
例1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烛焰的像成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而打算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移.(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解析如图1所示,物体(烛焰)AB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的实像A’B’.由图可知,烛焰下部B成像在光屏的上部B’,烛焰上部A成像在光屏的下部A’.若凸透镜不动,把烛焰的A点向下移到B点,光屏上的像就从A’点向上移到B’点.即欲使像向上移,则透镜相对于烛焰AB必须向上移.所以,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而欲使像向上移,则必须使…  相似文献   

3.
学生做凸透镜的成像实验,观察得图中所示烛焰AB在光屏上所成的倒立的实像A’B’(为便于说明,这里将烛焰作为点光源作成像图).现撤去光屏,对能否观察到A’B’像,存在下列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实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还能成像吗?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很简单:当然不能成像!然而我们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暗室中把凸透镜固定,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透镜的一侧,在透镜的另一侧用光屏观察烛焰的实像。当烛焰由远逐渐移近透镜时,所成的实像由近变远,且越远时像越大,当烛焰恰好移到焦点处时,在屏上仍能看到相当清晰的倒立实像,不过一般实验时用的光屏较小,而成的像却很大,不易观察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题1.为了比较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小明先后用这两个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且使两个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均为20cm.实验时发现:烛焰经凸透镜甲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烛焰经凸透镜乙折射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一个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以判断:凸透镜_______的焦距较大.2.小强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拍摄景物.若他将照相机远离被拍摄的景物,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清晰的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如图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该…  相似文献   

6.
在做验证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常用蜡烛的烛焰作为物体来观看它的成像规律,从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从理论上讲,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它应当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在实际实验中,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从光屏上看到的烛焰的像和烛焰并不是等大的,通常看到的像比物小.下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1.科技中学的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4块透镜分别进行实验。他们把蜡烛均放在离透镜20cm处,观察到的现象是:用透镜甲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用透镜乙可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丙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用透镜丁可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等大的像。那么,焦距小于20cm的凸透镜不可能是( )。  相似文献   

8.
一、我会选(每小题3分,共39分)1.(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D)光屏上没有像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1.实验中学的张戎同学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烛焰的像,则这个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在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2.如图1,一个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薄凸透镜的上表面主光轴上,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球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2cm/s,小球经______s后,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3.物体经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的条件是______;能得到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______.4.放…  相似文献   

10.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不成像,在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又能被眼睛观察到。然而,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的像,在靠近透镜处观察到的位于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不是倒立的而是正立的,眼睛在成像处观察却不见像,这是为什么?是成像规律有误,还是  相似文献   

11.
在做关于凸透镜成像实验前,都要求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下面介绍六种方法,供同学们实验时参考.1.会聚法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改变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有一个很小的亮点为止,测出这个亮点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2.虚像法用凸透镜观看课本上的字,当看到某字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时,逐渐加大透镜和字的距离.直到该字的虚像恰好消失为止,测出该字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3.等大法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实像的实验,移动点燃的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使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烛焰的像,测出此时的物距或…  相似文献   

12.
一、光屏上为何得不到像例 1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某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 ,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 ,则可能的原因有 :                .分析与解 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1)可能是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 ,凸透镜不能成实像 .(2 )凸透镜能成实像 ,但由于光屏、凸透镜、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而且偏离较大 ,光屏不在烛焰的像所在的位置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 ,但离…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9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这里介绍几种方法。a.会聚阳光法。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用刻度尺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就近似为焦距。b.远物成像法。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一端,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靠近光屏,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另一端或更远处。将透镜左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倒立、很小的蜡烛像为止,从标尺上读出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即近似为焦距。c.物像等大法。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  相似文献   

14.
<正>实验要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点燃蜡烛后,将烛焰焰心、光屏中心调至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为方便操作,我们常将蜡烛、透镜、光屏靠拢在一起调节。(2)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取决于物距,为了方便操作通常固定凸透镜,通过移动蜡烛和光屏找像。(3)前后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光屏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凸透镜的有关知识是光学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有一类考题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确定凸透镜焦距的范围.解决这类题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数学上不等式的有关知识,下面把自己在学习中总结的一点解题技巧和大家分享,以希望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例1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雨同学忘了测凸透镜的焦距,当他将蜡烛放在距透镜10cm,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6cm处得到一个倒立清晰的像,则所用的凸透镜  相似文献   

16.
我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蜡烛放在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忽然发现光屏上除有一片较亮的区域外,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还有一块特别明亮的光斑.仔细观察,发现是蜡烛火焰的倒立实像.由于像太小,看起来象是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
题例1(2013·扬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1)如图1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上/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左/右)移.  相似文献   

18.
金申  李家鹏 《物理教师》2007,28(6):1-31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光学一个掌握级的重要知识点,而实验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但现行教材往往是采用烛焰放在光具座上,并用毛玻璃作为光屏接像来完成实验的.但这至少存在以下几点缺陷.[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一侧焦点以外的某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能看到虚像(光屏上呈现不出来的像),所成虚像由于物距不同、眼睛距透镜距离不同,可成正立、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等虚像。  相似文献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我们常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教学,使烛焰、光屏置于透镜两侧,调整其高度,使三者中心置同一高度,改变物距,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利用光屏中央是否能接受到清晰的像来确定像的虚实,根据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来判定像相对于物是放大还是缩小,这样做既形象又生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在处理当“u=f”时不成像;“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其实验的精确程度很难控制(因“火苗”晃动,仪器本身的精度等原因),为帮助学生记忆,并加强对其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