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博客选萃     
本辑编选的几篇短文在主题上没有什么关联,但每一篇都很耐读,绝对都是反映作者真性情的佳作。第一篇,吴建中馆长直抒胸臆,力倡做人做学问要讲规矩,并为自已为人处事从不逾矩而自豪,令人肃然起敬!真希望图书馆界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前辈多些,再多些。年轻人更要追慕前贤,认认真真为学,踏踏实实做事。第二篇,程焕文教授介绍了关国图书馆协会每年发布可引用的图书馆事实,供图书馆界有理有据地自我宣传,引导政府投资和公众舆论支持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可谓小招术解决大问题,实在值得我们借鉴。第三篇,年轻的图书馆员、资深的图林博客游园惊梦先生,以他气韵独特的文笔提交了一份关于图书情报博客的年度总结,或许挂一漏万,或许顾此失彼,但绝对个性张扬、观点鲜明,把一张印象派的2007年的中国图林的油画牢牢地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
博客选萃     
编者按:最近,有位自称躬耕津门的图书馆学隐士,借用"游园惊梦"的博客发表了两篇关于图书馆学和青年人怎么做学问的短札,思想睿智、感情深沉、文字老道,引来好评如潮.范并思教授不但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载,而且称赞道:"喜的是见到了网络图书馆学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品!这篇博文的思想深度、气量、文笔,在中国图书馆学界堪称一流……如果这封信出自30年前,肖自力写得出;如果这信出自20年前,况能富写得出,如果这封信出自10年前,黄纯元写得出."为了让更多的图书馆人欣赏到这两篇大作,特此转载.  相似文献   

3.
于丹是2006年底到2007年整个中国媒体关注的热点人物。2007年国庆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文化访谈录"节目中,人们看到连续七天播出的《于丹·游园惊梦》。有媒体人称之为"于丹一个华丽的转身,从2000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一下子转到讲雅致的昆曲"。  相似文献   

4.
博客选萃     
编者按:最近,图林博客圈没有出现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导致本期选编的博文的主题比较分散.先是劫后余生的北川县图书馆馆长李春女士,在身体稍愈的情况下,给救助她的全体恩人写的一封感谢信,诸多图林人士的名字和善行都在其中,再次彰显了图林有真爱.接着是范并思教授在不久前上海召开的图书馆2.0会议上的一篇谈图书馆2.O文化的短文.精彩有趣,网上流传很广.针对别人对"教授何以八卦?"的质疑,他还做了一些反思和思考,结论是八卦有理、继续八卦.是不是很可爱? 刘炜教授素以技术酒徒闻名,但是在我看来,他实际上人文得很,许多见解比人文烟鬼更人文.这次选用了他两篇人文气息极浓的博文,旨在说明技术和人文没有绝对的界限,很多情况下是:越技术,越人文;最技术,最人文.第四篇是程焕文教授针砭学弊而发出的系列短文之一,继续发扬"古史辨"的精神,指陈一切著作皆有错,鲜明地提出"治学就是找名家乙茬"的新理念,很有见地.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传媒人在大事大灾而前经受了考验,大都有了出色的表现.但是,大喜和大悲也是人性和社会矛盾暴露最充分的时候.在这一年里,新闻从业者的"红"与"黑",社会从业生态的善与恶也有了集中的展现.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内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大事.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没有多少亮点,难忘的事也不多."平平淡淡"四个字,就可以概括我的这一年.  相似文献   

7.
最近,有位自称躬耕津门的图书馆学隐士,借用“游园惊梦”的博客发表了两篇关于图书馆学和青年人怎么做学问的短札,思想睿智、感情深沉、文字老道,引来好评如潮。范并思教授不但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载,而且称赞道:“喜的是见到了网络图书馆学多年难得一见的精品!这篇博文的思想深度、气量、文笔,在中国图书馆学界堪称一流……如果这封信出自30年前,肖自力写得出;如果这信出自20年前,况能富写得出,如果这封信出自10年前,黄纯元写得出。”为了让更多的图书馆人欣赏到这两篇大作,特此转载。  相似文献   

8.
海外采风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海外采风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海内外图情界的相互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图书馆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专业学会之间互邀出席会议、更有世界性的国际图联大会等,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对于国人而言,有机会亲赴海外者毕竟还是太少,绝大多数的国人还是通过资讯来了解海外图情事业的发展状况的。为此,本刊与e线图情(http://www.chinalibs.net)从2006年第3期起合办"海外采风"栏目,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加深入、系统地了解海外图情事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