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宣怀档案留存丰富,现主要存于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的编纂工作从建国前到现在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刊布期、专题研究期和网络开放期,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编纂特点。盛宣怀档案编纂成果排印出版多集中于早期出版的成果中,后多采取文字形式和图文对照的编纂体例。盛宣怀档案的编纂加工方法包括盛档文件标题的拟定、档案内容的校勘、编排顺序及辅文材料的撰写。  相似文献   

2.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盛宣怀家族从晚清中下层官僚一跃到大清豪门,前后花了近百年时间。盛宣怀运气好,赶上了历史潮流,他27岁时经友人推荐走入了李鸿章的幕府,并很快获得器重。盛宣怀精明过人,在李鸿章操办洋务的背景下,他既是官场中的商人,又是商人中的官吏,集官商于一身。在辛亥革命之前,盛宣怀家族的财富也达到了顶点。不过盛极而衰,作为清朝末代铁道部长,盛宣怀国有化铁路的政策激起的反抗最终淹没了大清朝。而他自己也成了大清的掘墓人,家族也很快衰落。  相似文献   

3.
吴平 《图书馆杂志》2001,20(3):56-57
愚斋藏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的一部分,最早为盛宣怀所藏。盛宣怀,字杏荪,号愚斋,江苏武进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大官僚、大买办。盛宣怀不以藏书知名,很少有人知道愚斋藏书之富,事实上盛宣怀治事之余颇寄情于图书金石书画。盛宣怀资本雄厚,又有熟悉版本目录的王存善、陶湘、宗稷辰等人的帮助,收藏图书自然是轻而易举。在《愚斋图书馆藏书目录》的序言里,有盛宣怀收购古  相似文献   

4.
详实的史料表明,孙中山和盛宣怀的结识最早可追溯到1894年.1894年1月,孙中山在香山翠亨村写《上李傅相书》时,对于如何上书李鸿章,孙中山并没有直接渠道,只有通过中间人的推荐上书.上海图书馆盛宣怀档案中保存的魏恒、盛宙怀、郑观应的三封函件,厘清了盛宣怀和孙中山的结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盛宣怀拯救了数以千计的当代灾民,较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归纳而言,盛宣怀一生从事慈善事业,对民族发展、文化传承、国家富强做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岳辑 《山西档案》2007,(4):56-57
按理,像盛宣怀这样的近代人物注定是要被历史的尘埃淹没掉的。尽管盛宣怀及其家族可谓近代上海滩最大的豪门显贵。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撒手人寰史家回忆,1917年移柩时队伍途经上海的大马路(南京路)、广西路四马路(福州路),直到外滩的金利源码头(十六铺码头),一路人头攒动,电车  相似文献   

7.
愚斋是盛宣怀的别号。盛宣怀,字杏荪,江苏武进人,是清末洋务派头子李鸿章的亲信,官至邮传部大臣。他生平喜欢买书,积有十余万卷。晚年、在上海住宅旁边、建筑了一所图书馆,即是愚斋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盛承懋  黄敏 《湖北档案》2022,(10):15-18
清朝末期,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岌岌可危,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相逐猎的战场,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盛宣怀等一批立志改革的先贤挺身而出,凭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盛宣怀的曾孙盛承懋向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讲述了盛宣怀在湖北创办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始末。  相似文献   

9.
在30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阶层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作者吴晓波在寻找着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本书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盛宣怀档案”屡屡被媒体提及,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这组庞大的档案文献群,似乎让我们从历史的缝隙中看到了晚清社会的另一番鲜活的风景。盛宣怀档案从皇家档案之外,从市井口头文学之外,从野史稗钞之外,给我们确立了一个解读晚清社会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卢军 《兰台世界》2012,(19):11-12
邵洵美(1906—1966)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出版家、翻译家。邵洵美出身名门世家,曾祖父邵灿曾任清朝漕运总督;祖父邵友濂历任道员署使俄钦差大臣、上海道、台湾巡抚、湖南巡抚;邵洵美的生母是清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第四女,他是盛宣怀的嫡亲外孙;他的伯父邵颐身后无子女,过继邵洵美为嗣,邵颐的原配夫人是李鸿章之女,所以邵洵美又是李鸿章的外孙了。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在官、商两界威名赫赫,且大多为人所争议,在文化领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位藏书家,且是一位特殊的藏书家.传统意义上的私人藏书家,是以"藏"为主,"用"则其次,盛宣怀不是以藏书著名,一般人也不知其愚斋中藏书极富,事实上他确是藏书家.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中国钢铁工业摇篮--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史上,有一位仅次于张之洞、盛宣怀的重要人物.他从汉阳铁厂总翻译到汉阳铁政局会办、运办,直至汉冶萍公司协理、经理,是清末民初真正了解中国和世界钢铁工业实际、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张恒  何世龙 《兰台世界》2020,(3):158-160
关于韵目代日法的发明者,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洪钧论,二是盛宣怀论。洪钧论深不足信,一是有关洪钧的重要史料中没有关于韵目代日法的记载,二是韵目代日法问世时洪钧尚未接触电报业。盛宣怀论,目前尚无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支撑。据考证,韵目代日法的发明者很有可能是郑观应。  相似文献   

15.
提起上海图书馆里的"盛档",人们自然要提到夏东元先生,因为夏老是与"盛档"有着三十多年渊源的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近代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一般人还不敢去碰李鸿章、盛宣怀等洋务派的年头,他早就一马当先,我行我素,毫不犹豫地一头扎到"盛档"里去了.  相似文献   

16.
断了大清朝龙脉的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宣怀是精明的商人。但其以经济手段处理政治事件的短视行为,终究使川汉铁路成为大清倾覆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17.
盛宣怀,江苏武进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生,因追随李鸿章、张之洞创办招商局,电报总局,汉冶萍煤铁公司,对清末国家经济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创建炼铁厂,继而在大冶开办铁矿。盛宣怀接办之后,在萍乡设立煤矿总局。后又将三者合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简称汉冶萍公司)。这个被称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的公司,从初创到结束,历时半个多世  相似文献   

19.
本书选取了曾国藩、李鸿章、段祺瑞、盛宣怀、严筱舫等10个著名家族的10个名门闺秀,记录了她们坎坷而精彩的人生。她们是上海城市生活中的一道特别风景,有着特殊的风度与风采。  相似文献   

20.
盛宣怀,江苏武进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月生,因追随李鸿章、张之洞创办招商局,电报总局,汉冶萍煤铁公司,对清末国家经济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