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营销学意义上看,选择和接受教育是一种消费行为。作为供给者的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充分研究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行为,据此设计相应的教育项目和服务产品,并采用有效的营销手段来吸引和服务高等教育消费者。研究高等教育消费行为的特点,不仅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建立和发展长期的互动关系,并可期望学校的教育消费者能为学校吸引更多的预期“客户”。  相似文献   

2.
李亚娟在《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12期撰文指出,在信息社会,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刚惑:道德教育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之间的矛盾;学校道德教育似乎要循反道德、反教育的原则进行;道德教育原则与实际行为之间的距离,好的道德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选择某种行为;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使价值观的抉择与推行成为一件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个人教育消费的增长,教育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从而决定了教育应该是选择性教育。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消费者教育选择的行为,指出其存在的合理性,并提出了一些如何逐步放开消费者教育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界定了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涵义及其诸多表现形式,分析了造成青少年网络失范行为的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提出了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对策:建构网络德育学;树立网络行为的荣辱观;加强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建立融洽的家庭环境,提高青少年的自律。  相似文献   

5.
学校领导行为探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领导行为是学校领导在决策、计划、传播、创新等职能活动中的领导与管理行为,对学校管理活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领导行为具有示范教育性、灵活多样性、情感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特征;表现为系统取向和个人取向两种行为方式,12种基本领导行为。正确地选拔、考核和培养学校领导人员;在立法或行政监察规章上对学校领导运用职权的失误行为提供认定与处罚依据;形成并完善监督机制;营造道德教化和行政道德氛围,提高学校领导的道德修养,是防止学校领导在运用职权时出现滥用权力、渎职、权力无为等失误行为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区分生源市场 如果把教育看作一种特殊消费,那么教育服务的对象就成了消费者。根据消费者的教育需求及经济承受能力,运用系统方法,我们可将整个生源市场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然后根据学校的定位选择适合于本控的生源对象。学校定位是影响学校发展方向与态势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学校定位不同,目标生源就不同。准确定位,是合理区隔生源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核心提示招生策划是教育资源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的供给、教育消费与教育服务的联动行为。必须尊重教育资源与生源市场的客观实际,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和教育服务优势等信息,真实传递给教育消费的客户群体,引导教育消费者理性地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因此,教育招生策划必须遵循招生宣传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提升理念 炼达校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训是依据教育宗旨,体现教育理念,寄托教育理想,体现办学特色,彰显学校文化,具有教育、管理、经营、发展功能的教育文化经典,是一所学校个性化的“教育方针”和“行动纲领”。从传播角度看,它是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有宣传功能;从管理角度看,它是师生共同的“座右铭”,有软约束力;从教育的角度看,它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学校发展角度看,它是学校的“灵魂”,指导教育行为并彰显办校特色。然而,如此重要的教育行为,闻见之中却是“问题多多”。  相似文献   

9.
论家庭子女教育投资中的非理性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家庭参与教育投资是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随着家庭子女教育投资的个性化发展,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非理性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政府宏观政策变动后家庭投资自主权增加;社会、学校教育目标的定位偏差与误导;教育筛选功能的负面影响;教育市场的特殊性等。为减少非理性行为,社会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规范教育市场、完善教育投资服务体系和贷款制度、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学校除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采用多层次的办学评价指标;家庭也应不断提高自我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所得资料为依据,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从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支付能力、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满意度四个方面,描述、分析农村父母对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心理态度及行为选择方式,揭示了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改革的一些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认真贯彻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各项指示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强化学校特色建设,营造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规范办学行为,实现管理方法与理念的创新。使学校逐步形成环境优势、办学理念优势、学校品牌优势、师资优势和管理优势,使学校沿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教育属第三产业,这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服务观已成为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思想。对外,学校要纵观市场需求的走势,以确定发展重点;对内,要把教育服务体现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之中。本文仅就学校内部工作试谈教育的服务内涵。教育服务观其实质是,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并将其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无论是国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无论学校的经费由国家划拨还是来源于其它渠道,对于学校来讲,国家和学生(家长)就是投资者与消费者。学校提供的是劳务(教育教学)服务。学校的一切工作,如教育教学、行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优质教育的扩张,集团化办学的推进,各种发展模式的集团应运而生。要有效实现不同组织的联系与融合,实现优质教育的延续与扩张其根本途径是组织文化的再造、创新,以文化的力量推动集团的发展,实现共享、共融、共创、共赢。青春教育集团学校通过“系统思考:审视学校组织文化;理念跟进:再造学校组织文化;行为改变:生成学校组织文化;反思展望:发展学校组织文化”四个方面对集团化办学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教育与个人就业之间的关系正由过去的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个人对教育的选择、学校办学以及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的一系列特征,是这种转变的内在根源。建议: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转移和分散不确定性。即采取引导和尊重个人的教育选择,改变依靠国家计划替代个人教育选择的手段;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增强学校办学的开放性以及对劳动力市场自我适应的能力;放松和改进政府的教育管制,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增强政府教育决策的透明度等措施,将教育与个人就业关系的不确定性控制在适度、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邱振伟 《河北教育》2005,(22):41-41
1.学校、老师与家长关系定位 现代的教育要求教育部门服务于学习者,服务于学习化社会,学校提供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校与家长的客户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家长、学生不再是纯粹的受教育者,而是教育的选择者、使用者、消费者和评判者。若学校提供的产品——教育服务(管理、教育、教学)不合格或达不到家长、学生满意,长此以往,家长就逐渐失去了对学校的信任,学校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同时,现代社会也要求管理者,要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管理。学校没钱,就无法进行设备更新、设施改造。学校发展就会困难重重。学校管理跟不上,教育水平跟不上,社会声誉提不上来,学生家长就不会选择你,更别说向你投资了。学校缺少发展资金,大河没水小河干,教师的待遇就更别说提高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充分认识这种定位,并要树立适应这种定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6.
解读“不以营利为目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确保教育公共性得以真正实现,提高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法》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做出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法律规定,它内含了两种规定性:教育市场的两种规定性;教育市场的存在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营利行为发生的客观基础;判断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的标准在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举办的出发点以及对收入的分配与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17.
学校制度是指导和约束学校和与学校有关组织、机构、人员行为的规则体系。现代学校制度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即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其二是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如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学生的管理与培养制度等。从学校外部来说,关键是切实落实校长负责制,真正实现教育行政部门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从学校内部而言,关键是实现人本管理。本期,本刊特约了部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学校校长,分别从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来探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相关问题。目的是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加到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讨和实践中来,一些优秀稿件我刊也将陆续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儿童身心发展来剖析儿童的“学习权利”,将其划分为三种向度:指向具有从事学习这一活动的权利;指向具有选择和决定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习途径和手段的权利;指向具有表达自己如何学习的权利。并认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大可能地尊重儿童学习权利实质上是一种“在学习中的权利”。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儿童特有的学习意向,允许儿童开放自己的学习路径,宽容地对待儿童的“抵抗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锐 《天津教育》2005,(6):41-42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经验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一个人最初的学习行为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教育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塑造人格的职责,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某种情感和观念。在情感上,教育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满足和愉悦;在观念上,教育应帮助学生建构起自主学习的意识。相比较而言,学校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首先外显为学生的某种情感倾向和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师生由于心理挫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量多面广,防碍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深入分析多元化的相互碰撞、负性事件的逆向影响、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法不当、家教观念陈旧、家庭变故等客观因素,以及中师生理想与现实的错位、能力与期望的矛盾、个性发展与制度约束的冲突等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要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开展心理辅导,防治不良心理产生;教师要提高认识规范教育行为;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作好抗挫准备;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化解心理矛盾;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渲泄,维持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