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根据土建类高校GIS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从GIS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借鉴霍尔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利用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构建具有土建类特色的GIS人才培养三维模型,确立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设、GIS与土建类特色专业的交叉和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发展为模型的核心体系,并对模型内容和评价体系作出分析。该模型的构建为土建院校GIS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GIS专业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点。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华南农业大学GIS本科专业的具体实践和专业特色,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的教改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科学建设GIS专业,培养创新型的地理信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建立面向多层次需求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GIS技术的蓬勃发展给GIS教学与GIS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简单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该专业建设的需要。通过对我国GIS教育现状、人才需求状况的初步分析,并结合我校GIS本科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面向多层次需求的GIS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在GIS专业本科教育中引入导师制,对GIS专业学生分方向设定课程组,进行个性化教育,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的GIS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计划、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教与学的关系、新模式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阐述了新模式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4.
培养国际化创新型的GIS专业人才,是推进建设国际化和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我国GIS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以培养国际化创新型GIS本科专业人才为目标,并以河南大学中美合作办学GIS专业为例,制定了GIS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提出了“嫁接”模式、“2+2”模式、“3+1”模式等多种复合培养模式及引进、培养、联合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不断地发展和更新,为了适应GIS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社会对GIS人才的需求,必须对GIS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文章针对我国GIS专业的特点、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探讨了南京晓庄学院GIS专业的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规划了GIS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了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六大类,在提出并构建这一体系结构的同时,着重强化数学与计算机类课程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2,(2):112-116
为支撑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迅速扩张和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解决满足行业需求的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紧缺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双万计划”专业建设要求和滁州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办学实际,从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产教协同地理信息科学一流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与企业深入交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产教协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实践,阐述了近5年人才培养实践效果,为我国GIS专业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我国GIS专业的特点、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探讨了我院GIS专业的目标定位和专业特色,规划了GIS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课程体系,探索了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5,(9):79-81
GIS专业学生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技能。以嘉应学院GIS专业为例,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从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GIS专业建设的综合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各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转变办学模式,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效,该文对高职专业专业群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设思路.从四个方面完善专业群建设:后续式订单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专业群建设的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上应体现专业群建设特点,专业群下的课程体系考试模式改革,专业群建设中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和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付翔 《中等职业教育》2013,(8):28-30,35
课程体系改革是深化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文章根据笔者学校(全国示范校)地图制图与GIS专业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课程体系改革的背景,探索了课改的原则及基本思路,分析了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调整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并逐步完善实施。此次课程改革有利于本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其他中职类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与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采用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的重要意义。结合嘉应学院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实验实施等环节的改革等方面阐述了一些做法,并指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理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禹筱元  罗颖  董先明 《高教论坛》2010,(1):23-25,39
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华南农业大学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包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材料化学专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做法发现: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相同,但台湾课程体系构建流程更加规范;学习领域课程大陆开发较多,学术性课程和选修课程则台湾开设较多;在教学方式与方法方面,台湾与大陆都注重灵活多样;在强调务实致用、特色发展的前提下,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开始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生涯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能力本位与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应以能力本位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根据人才能力结构将课程体系设计为专业理论课程、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素质培育课程。课程建设实践中,应以工学结合为基本原则,实现课程设置市场化,课程内容能力化,课程实施项目化,课程建设开放化,素质课程立体化,基础课程职业化,实践课程重点化,课程建设精品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高素质软件人才,满足市场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以CDIO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构建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以及设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为高职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地理学课程体系的百年嬗变表现出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史地一体化、鲜明的地理学专业与学科发展意识、适应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课程结构体系等历史变革特色,为现阶段地理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并对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地理学课程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培养高素质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所作出的积极反应。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方案的制定要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五维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数学人才的多种需求,构建了高师数学专业“3 1”(“2 1”)、“六模块”的数学人才“两段式”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提出了改革和创新数学教师教育和数学人才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基本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严重不适应语文教育的需求 ,认为过去那种培养通用型人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已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 ;以往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通用课程外加几门教育类课程的观念和模式 ,也应彻底改变。阐明了以培养语文教育素养为核心的三个层次、五个板块的新课程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20.
以“新工科”人才培养导向来建设力学专业,聚焦本科教学中人才培养问题,围绕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工程化、创新化目标,通过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创新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形成以“培养服务于需求”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在校学生实现对知识、技能等需求提供保障,促进本专业的良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