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不久前,我在教师培训大会上说,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捍卫常识。用那么大的精力去捍卫常识,有必要吗?当然有。比如有人指鹿为马,虽然我们不会信,但是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至少有一代儿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认为那长角的动物是马,直到拨乱反正,他才明白自己学的是颠倒黑白的"知识"。不远的历史上,不是还有过这样的事吗?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  相似文献   

2.
“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可能是捍卫常识。用那么大的精力去捍卫常识,有必要吗?当然有。比如有人指鹿为马,虽然我们不会信,但是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至少有一代儿童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认为那长角的动物  相似文献   

3.
教育常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德育工作正常开展、树立教师崇高形象、确保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常识"一词的:常识,指普通知识.  相似文献   

4.
有人问一个据说"有点呆"的孩子:"你有两个苹果,我再给你三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呀?" 可那孩子每次都看着问他的人的手反问:"苹果呢?" 孩子其实是可以很容易看到真实、辨别荒谬的.尽管作为父母和教师的我们,常常自以为很聪明.但是,有一点则是很明显,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我们就没办法教育孩子,这是任何人都懂得的一种教育常识.但恰恰是遵守、捍卫这样的常识,却成为教育界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花费大力气才能做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正>看过一篇题为《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意》的文章,作者写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家长给我看她二女儿的考卷:"下列哪一种东西会长大?桃树、小草、种子。"我一看傻眼了,它们都会长大呀!结果标准答案是"小草",因为课本上说"桃树会开花,小草会长大,种子会发芽"。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一道开放题,却愣是被教师弄成了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参考答案的"标准"让人啼笑皆非。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常识并不基于生活常识,而是基于应试常识——符合标准答案才能得分。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四识"和"四有"。教师"四识"常识:"爱、责任和智慧"是当好教师的常识。热爱学生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从内容上讲,在较低层次上,教师对  相似文献   

7.
在蕴涵多样可能性的教育生活中,教师需要选择。要做出更"好"的选择,需要教师智慧的启迪。但是在教育现实与追求的张力中,教师智慧的存在与发展举步维艰。要超越此困境,人们必须致力于捍卫教师教育生活的多样性、教师追求智慧的过程性以及教师思想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师经常被批评为"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这三个批判的核心即指向教师的情感方面.当然,这些问题固然是与现代西方文化特征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密切相关,但也明显反映出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对于教师情感教育的忽视和弱化.现代的教师教育应面对教育现实,首重教师情感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人们习惯于把儿童与明天联系在一起,似乎是为了明天才重视儿童,这是不全面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童年的意义绝对不是为了长大成人。儿童的名字是今天,捍卫童年是父母和教师的神圣天职。"刚读到《捍卫童年》的这段篇首语,心猛地一震,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  相似文献   

10.
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常识”一词的:常识,指普通知识。由此可见,“教育常识”一词就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常识,是指教育工作者人人明了,个个都经常使用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清点学生人数、教师的语言艺术、定期更换学生座位、不挤占课间休息等等,都属于“教育常识”范畴,是教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中小学没有开设"防灾防害常识"课程,而国家对民众进行防灾防害常识方面的教育不足;大多数中小学生中平时很少自我学习防灾防害常识,以至他们升学到高职学校、大学和工作以后,对此方面的知识还是知之甚少。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较大。防灾防害常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知必会的常识,在高职院校中开设防灾防害常识的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之路上有三对关系至关重要:教师个人与职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自我。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教师教育信仰缺失,与职业"不遇";二是教师教学智慧缺席,与学生"偶遇";三是教师的自我定位迷茫,对自我"陌生"。相应地,教师要达成自主专业发展,也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安顿"自由的灵魂",坚定教育信念,提高职业认同感;提升教育智慧,培育职业幸福力。二要直面"童年的倒影",以宽容、欣赏、敬畏的心态,捍卫学生的童年。三要发现"未知的自己",努力成为思想者,成为成长者,成为自觉者。  相似文献   

13.
"在做什么",是在常识、熟知、甚至自明的范围中对行为的考虑与回答。一般而言,这种考虑和回答能促使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反思自己行为的实效;但它并不引起教师对自己行为本身更多的反思。熟知、常识和自明并不等同于真知与明晓,却往往包含着"无知"。"知道在做什么",是对自我行为本身的一种艰苦地思索,是为了真正的知道和正当地行为,表现为对熟知、流行、常识的教师行为观念的批判与反思。这是一种教师的前提性反思。它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清醒的自我批判意识,反省自己行为所隐含的"无意识的前提",理性地抵制自己成为一个积极的、无思的共谋者。但是,教师教育对效率、手段、专门化以及科学化教育理论的过度强调使其出现了危机:前提性反思变得既不必要又无可能。重建教师前提性反思,教师需要做好一种知识的准备,即在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探寻并赢得关于人、幸福以及教育的整体性知识。基于此,教师教育亦是一种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一、适度体罚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际上,教师失德行为在校园中并不多见,学生或家长"挑战"教师、侵犯教师权利甚至殴打教师的现象倒是时有发生。但凡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之人,都会认为这是中小学教育的诡异现象,很不正常!毫无疑问,学生的尊严理应受到保护,但是教育者的尊严同样应受保护,如果以保护前者的名义而牺牲后者,那么,岂不严重违背常识和教育规律?在此,我强烈呼吁政府专项立法,保护教师的教育权利。我们经常谈论中国教育要与国际社会接轨,请问真的接轨了吗?英国议会早在2007年通过了一条法规:"允许教师在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必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当这些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表达出来时,我们称之为“常识”。常识是教养的重要内容,我真心希望每一名教师,从幼儿教师到大学教师,都意识到中国当代教育的痼疾是以概念代替常以。  相似文献   

16.
王栋生 《生活教育》2013,(7):115-116
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育,我只是从老一辈人那里听说过。近年有些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民国小学作文",这是很有趣的事。之所以引起关注,是重新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无论从了解传统还是从返回教育教学常识而言,这种关注都是有意义的。据说最近几家出版社都在弄"民国小学生作文",我没能力收集,只翻看了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这套《民国  相似文献   

17.
<正>一、研究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语文课标》)中对文学常识有这样的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文学常识也是中学语文的常规考点。所以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对重要的作家介绍,要么依照注释,照本宣科,例行公事;要么功利性很强,只为应付考试,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此外,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作者简介,也肯在课堂上花时间作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张华杰、余慧娟的《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教育学——雷夫.艾斯奎斯2012北大演讲记》(《人民教育》2012年第8期),很有感触,特别是雷夫老师对于教育常识的践行很值得学习,比如他对于学生的惩罚问题的认识和做法就是在践行教育常识。"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还有"恐怖重写"。我们的教育手段除了正面的期待、鼓励、表扬以外,还应该有底线的惩罚。这应该是教育的常识,如果突破了底线就要受到相应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无非就是按着人人皆知的规律与常识进行。然而,一些教师却恰恰忽略了这些常识,常用些奇谈怪论来哗众取宠、哗众取名和哗众取利,以致于混淆视听,故作惊人语。对此,教学名师吴非提出,"教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常识。""我半生做教师,越来越感到,我们日常工作所做的一切,不过是遵守常识。当然,即使是常识,也需要学习,也需要发现,也需要维护。"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导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必须改变沿袭多年的"教师教结论、学生记重点"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高中政治教学大纲中列出的教学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常识。以上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属不同的领域,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好政治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创新教育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