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了,与往年一样,今年的高考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从高考状元到高考舞弊,包括"高考保姆"、"高考房"、"高考餐"、"高考心理咨询"等在内的高考话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2.
变革高考录取标准,实现由"高考成绩录取标准"向"多元发展录取标准"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报考机制,实现由"单向报考"向"双向报考"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招生权限,实现由"国家统一计划招生"向"高校自主负责招生"的合理过渡;变革高考招录模式,推行"整体综合招录模式";变革高考监督体制,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高考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考文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本刊在创刊之即再次提出创建高考文化,意在引导广大高考生和考试工作者开展建设"先进的高考文化"的讨论,诸如:"高考有无文化内涵"、"高考文化有无先进和落后之分"、"说说你身边的高考文化"等。本文属抛砖引玉,观点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4.
眼看就要高考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何不将下面的高考模拟题按照高考的要求"模拟着"做一下,找找与高考撞下腰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高考供求均衡问题探析——"高考移民"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供求关系主要受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其中政治权力和社会利益集团对高考供求均衡的扰动最大,后者导致高考市场的二元分割,损害了高考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并导致大规模的"套利"行为——"高考移民"。打破高考竞争市场的二元分割,缩小不同地域教育水平的落差,是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实现高考供求均衡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进考试招生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一,社会各界对高考空前关注。事实上,高考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话题,是每位考生命运际遇最重要的拐点。几乎每年的高考季节,中国的舆情都会上演一场"高考世界杯"决赛,赛场一边是高考"砖家",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对高考进行一番或无情、激愤或戏谑、嘲弄的"拍砖式品评";另一边是高考"粉丝",对高考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高考是"黑色六月",有人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人说高考是"一考定终生"……人们往往把高考形容得残酷无情,凶险万分,好像除了高考,人生就别无它途。其实,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高考是公平的,有情的,高考遵循的是公平竞争的法则。不要埋怨世  相似文献   

8.
论高考制度教育功能的缺失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考制度有社会选拔与教育引领两种核心功能,由于社会功能紧迫性与教育功能间接性的存在,高考改革往往重视社会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事实上,高考在"以考引学、以考定学、以考促学"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功能;但在高考"重选拔轻教育"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出现了"高考形式日常化、高考竞争指标化与高考内容绝对化"的不良倾向。为此,加强高考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促进高考形式的多样化,推进高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功能,丰富高考形式,是提升高考制度教育功能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9.
今年高考之后,一位横空出世的高考奇才——张非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四次参加高考,一次考上北京大学,两次考上清华大学,被称为"高考钉子户"、"考霸"、"职业高考人"等。他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中学生又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10.
高考改革的"公共领域"是指高考改革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公共舞台,是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其有关高考改革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和批判,进而对高考改革的决策产生影响的领域。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高考改革的"公共领域"发育尚不成熟。建立有效机制,搭建和完善高考改革的"公共领域"对于高考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眼看就要高考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何不将下面的高考模拟题按照高考的要求"模拟着"做一下,找找与高考撞下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1,(1):27-28
高考英语长难句是高考阅读理解的一道坎,很多考生都迈不过去,导致对阅读失去信心。笔者以2020年福建省高考试卷为例,结合多年高三英语教学经验以及高考应试策略,提出一"找"二"品"三"逻辑"——破译高考长难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将高考改革的目标定位于为学生"减负",不仅是高考改革难以承受之重,而且,当前高考改革中以"减少考试科目"和"降低考试难度"为主的"减负"措施将对学校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以及高考的公平、公正性产生不利影响。新一轮高考改革应坚持"三个有助于"的改革目标和方向,或充分利用和发挥好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扩大高考科目设置的覆盖面;或在减少高考科目设置的同时建立、健全国家教育督导机制,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监督。  相似文献   

14.
高考在我国有着重要地位,用"鲤鱼跃龙门"形容高考并不为过。很多人将高考视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展现了高考的残酷。数学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高中数学以其难度和复杂度成为众多考生前进中的"拦路虎"。本文着重对江苏高考数学试题进行分析,对其备考措施进行探讨,期望对广大考生有着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实行的"新高考"模式(以下称"新高考"),对于山东、北京等实行"新高考"地区的师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全新的高考模式,如何应对高考的复习、备考?笔者从下面五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供"新高考"地区的师生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眼看就要高考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何不将下面的高考模拟题按照高考的要求"模拟着"做一下,找找与高考撞下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眼看就要高考了。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何不将下面的高考模拟题按照高考的要求"模拟着"做一下,找找与高考撞下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异地高考”的根源、理念探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异地高考"政策一般采取"堵"的策略。各地纷纷出台的"高考移民"封堵政策应该说比较见效。近期对"异地高考"政策的松动也只是低层次的。深究之下不难发现,封堵政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二是省际间高考招生分数线高低差别大,部分省省际内二本院校高考招生分数线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分数线。"异地高考"政策让我们深层次反思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试》2008,(Z3)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我们常说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复习要依纲靠本,其实这里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每年高考  相似文献   

20.
梦般的高考     
一直感觉高考是那么遥远的事,现在它真的就在我们眼前了。从现在高考的激烈程度来看,它不亚于一场战争。然而高考真的有那么神圣吗?去年全国70名高考"状元"中,北大录取了35名,清华录取了28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佛大学在1996年对165个SAT满分的高考"状元"说"NO"!当年全美有365个高考"状元"申请哈佛,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