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歌鉴赏教学是让学生认识、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当下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高中学生听到的、嘴里哼唱着的几乎都是流行歌曲、情歌和摇滚,对传统民歌的学习与鉴赏不是很感兴趣,觉得传统民歌"土气",更谈不上喜欢和热爱,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高中民歌鉴赏课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和演唱传统民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课题:汉族民歌赏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版)音乐鉴赏第三单元:嫱乐与民族》)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听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学会辨别民歌的体裁,感受民歌的风味。  相似文献   

3.
一、追溯音乐起源,发现美 以民歌为例,不同时期的民歌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不同地区的民歌叙述着不同地方的风情。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歌,我专门上了一节题为“走近民歌”的音乐鉴赏课,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发展,从民歌的曲调、节奏及演唱形式几方面,帮助学生鉴别民歌的不同体裁。通过教师范唱、听赏,进行比较,让学生感受山歌、小调、号子的不同特点,最后归  相似文献   

4.
李冰 《教育文汇》2005,(5):53-54
以民歌为例,不同时期的民歌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不同地区的民歌叙述着不同地方的风情。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民歌,我专门上了一节题为“走近民歌”的音乐鉴赏课,帮助学生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发展,从民歌的曲调、节奏及演唱形式几方面,帮助学生鉴别民歌的不同体裁。通过教师范唱、听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民歌伴随着人的一生,哪里有人民、有生活,哪里就有民歌。民歌是人民生活的镜子,是人民的喉舌,是人民的忠实伴侣。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歌发展追述及民歌分类的介绍。展示了历史悠久、丰富多采的中国民歌的恒久魅力。从而肯定了中国民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中较为重要的分支是民歌,民歌在世界音乐中是一块绚丽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里珍贵的智慧宝盒。本文将从高中音乐民歌鉴赏教学的现状入手,结合笔者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从遵循教学理念和研究民歌特点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有效地提升民歌鉴赏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索,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我国文化精髓,从而使民歌鉴赏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民歌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一笔财富,然而并不受学生的青睐。我觉得,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也应反省一下自己的教学。我们在音乐课中,应该寻求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使学生热爱中国民歌,让民歌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民歌的热情呢?我决定在教学中进行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正>课型:框架性融合课年级:高一年级教学内容: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国民歌》。按语:这是一节融合了时政、地理、文学和历史的高中音乐鉴赏课。所有民歌教学以“一带一路”为线索展开,其中特色之一就是地图的使用,它既给民歌产生的地点定位,又勾勒出“一带一路”的路线,教学始终围绕着地图和“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精神表演场地”的理念,使学生们有清晰明了的视觉感受和地理认知:特色之二就是融合了最新时政内容,  相似文献   

9.
民歌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学创新的活力源泉。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民歌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与鉴赏,是教师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音乐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从民歌本身的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民歌的内容和特点,以激活教学因子。  相似文献   

10.
宁静 《华章》2012,(19)
自从西方音乐教育方法进入中国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但以西方音感为标准的一元化视唱练耳教学,不但影响了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从中国民歌基础出发,将民歌中的音乐元素作为视唱练耳教学基点,通过民歌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价值表现.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秦亮 《考试周刊》2013,(84):184-185
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于音乐鉴赏课程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文章就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音乐鉴赏其实是一门充满艺术魅力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在于教会学生如何鉴赏音乐,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内涵。本文就中职音乐鉴赏教学的现状,着重讲述了中职音乐鉴赏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可以采取的办法,以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更有兴趣的学好音乐鉴赏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3.
李湘婷 《生活教育》2014,(10):80-81
怎样上好汉族民歌鉴赏课,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并在音乐鉴赏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要通过欣赏汉族民歌,使学生更加了解、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针对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共性进行分析,结合当下音乐文化的发展现状为根据,从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的功能性、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的多元素性、俄罗斯民歌与中国民歌无文字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两国音乐文化交流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5.
"劳动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所有民歌的源流。现行羌族民歌音乐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对"劳动歌"所包含的范畴有足够的理论研究,但是在全面收集整理羌族"劳动歌"以及对它详细完整的分类却少有前辈完成。因此,笔者针对羌族"劳动歌"进行收集整理与分类,认为分析与归纳"劳动歌"的分类有利于挖掘和保护羌族民歌,从而更好地开发和研究羌族音乐。  相似文献   

16.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将“音乐鉴赏”课上成“音乐欣赏”课,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程本身的重要价值。这与音乐教师对“音乐鉴赏”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有关,将“音乐鉴赏”简单地等同于了“音乐欣赏”。对这组词语的深刻辨析,有助于我们走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误区,真正发挥鉴赏教学对学生音乐素质的养成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鉴赏教学中发现,高中生中有相当部分的人对民歌不喜欢听,不会唱,不愿去了解.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学会鉴赏民族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应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中值得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高中音乐教学主要以鉴赏为主,音乐鉴赏是对学生音乐感觉、艺术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赏析音乐作品,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思想以及艺术涵养,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形成学生自身的音乐艺术涵养,享受在音乐世界中体会无限的快乐。本文针对高中音乐作品鉴赏课展开讨论,分析了音乐鉴赏教学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素养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品格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实现终身发展。为加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本土音乐,丰富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本土音乐文化,感受其中的文化意蕴。我们对环县革命历史民歌、传统民歌、现代民歌进行收集整合,作为校本教材让环县民歌走进中学生音乐课堂,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地方音乐,传播和传承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歌的地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民歌色彩斑斓、浩如烟海 ,在世界音乐舞台上独放异彩。本文拟从音乐地理的角度对中国民歌斑斓多彩的地理背景、民歌的地区差异与地域特色、地理环境与民歌之间的关系及环境作用机理等问题做一尝试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