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是一幅"世界历史"的图画,其中的欢乐颂歌,是交响曲的高潮,也是"自由"、"平等"、"博爱"的颂歌.博爱,泛爱是也,和解是也,和平是也,和谐是也.  相似文献   

2.
陈东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03,(12):43-44
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党报,其本质应该是"办报为民",金华日报社为此提出了"办报为民"的核心理念。办报为民与"三贴近"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办报为民是目的,而"三贴近"是实现"办报为民"的必然途径。一、办报为民与"三贴近"的关系办报为民与"三贴近"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辩证统一的整体,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办报为民与"三贴近"都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映,它们的思想基础都是坚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的是"理论"图书馆精神"激情似火",而"实践"图书馆精神却"波澜不兴";"理论"图书馆精神是"富有"的,而"实践"图书馆精神却是"贫乏"的;"理论"图书馆精神提供的是重要的观念,而"实践"图书馆精神需要的是观念指导下切实的行动;"理论"图书馆精神是"解释图书馆",但关键是"实践"图书馆精神的"改变图书馆";"理论"图书馆精神要往下走,"实践"图书馆精神要向上去.  相似文献   

4.
正在出版界,长期以来有"一般图书和"文教图书"的提法。"文教图书"是指教材、教参和教辅,"文教图书"之外的,都是"一般图书"。笔者认为,这种大而统之的分法欠科学,应该对"一般图书"重新定义;明确什么是"一般图书"对非专业出版社的发展是有好处的。笔者认为,与"一般图书"相对应的,应该是"特殊图书"。什么是"特殊图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具有特定内容的、通过特殊渠道发行的图书。"特殊图书"相对于"一般图书"而存在,是一个大概念。"文教图书"是"特殊图书"的一种,是小概念。因为它基本上是老师和学生这一  相似文献   

5.
单娟 《今传媒》2011,(11):70-71
"成长"历来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成熟主题之一,以"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为例,通过分析其主题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可以看出——"时间"是"成长"的直接见证;"选择"是"成长"的关键体现;而"拯救"是"成长"的最后升华。  相似文献   

6.
门(門)、宀     
47门(門)48宀47门"门"的附形部首是"門"。由于"门"是由"門"简化而来,从本源上说,"門"是主部首,所以本文以"門"为主进行阐述。"門",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变化不大。即便是简化字"门",外形上与"門"也是"门当户对"。从甲骨文中不难看出,"門"是由两扇单门板(称之为"户")组成。由此看出,古时候,"门"与"户"还是有些差别的。"门"常用于实物大门,  相似文献   

7.
在出版界,长期以来有"一般图书"和"文教图书"的提法."文教图书"是指教材、教参和教辅,"文教图书"之外的,都是"一般图书".笔者认为,这种大而统之的分法欠科学,应该对"一般图书"重新定义;明确什么是"一般图书",对非专业出版社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笔者认为,与"一般图书"相对应的,应该是"特殊图书".什么是"特殊图书"?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具有特定内容的、通过特殊渠道发行的图书."特殊图书"相对于"一般图书"而存在,是一个大概念."文教图书"是"特殊图书"的一种,是小概念.因为它基本上是老师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用书,一般不通过新华书店的柜台售出,而是相关部门专营或一定渠道批发.  相似文献   

8.
施晔 《传媒观察》2012,(9):48-49
对在"三级办报"中处于最基层的地市一级党报而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非但不是应景之举,而且是党报"接地气"、"抓活鱼"优良传统的回归,是重新构筑党报"三贴近"原则的重大创新,是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的有效途径。"走转改",为强势推进"三农"报道,进而完成从范式到内容的再造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对制度及图书馆制度的概念作一般解释,指出图书馆"制度意识"与"制度安排"的关系,即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一般性的知识、认识的观念性体系,而"制度安排"是特殊性的理念、价值的操作性系统;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思想建构,而"制度安排"是规范监督;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是一种软性的行为导向,而"制度安排"则是一种硬性的行为导向;图书馆的"制度意识"比较坚挺,而"制度安排"却比较疲软.最后强调要加强"制度意识"研究,完善"制度安排"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出版,分"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那么"传统出版"传统在什么地方呢?"传统"之一是"纸","传统"之二是"B2B"。也就是说,传统出版以纸为基础,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离不开实体书店,所以,长期以来,传统出版社的目标市场是书店,而不是读者。因此,传统出版是一个"B2B"行业,而不是一个"B2C"行业。  相似文献   

11.
连线报道是广播以"快"和"活"的特点适应媒介竞争形势的新的新闻报道形式。记者是做好连线报道的关键因素。相对于传统的广播报道,记者在连线中一般以"我"的身份亮相,他是"在场者",也是"观察者"、"体验者";他是"采访者",也是"被访者"、"讲述者"。记者需要适应这种角色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而且这个"变"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跨界,就是一种应"变"新"道"。谈到跨界,很难绕开三个问题:什么是"跨界"?为什么要"跨界"?谁需要"跨界"?"跨界",首先是"界",然后是"跨"!"跨界"是因"界"而生的,对"界限"的打破和重新定义是跨界创新的思想灵魂。首先,事事物物都是有"人定之界"的,这种界限可以按行业分,可以按人群分,可以按时间分,标准不一,界限不同。跨界要识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有线电视事业,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的关键是"长期通"、"优质通"。如何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建成投资少、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的网络是"长期通"、"优质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道家的创始人是老子。读懂老子的《道德经》一定要说清楚"道""无""自然""无为"等范畴。"道"有多义。"无"虽亦有多义,但主要是哲学义。哲学概念框架下的"无",不但不是"没有""不存在"的意思,而是表示的是"有""多"的意思,从而体现着"无"的无限性和无规定性。"无"是道的存在方式。道是无,道是一,道是体;德是有,德是多,德是用。所以,老子的《道德经》又可称做《无有经》《一多经》《体用经》。而这一有着特殊义旨的"道德"又通过"自然""无为"范畴得到强化。当然,只有在多个层面上去理解"自然"和"无为",才能揭示出它们的丰富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先生认为,"儒家"是"儒学"、"儒德"、"儒教"的统一体,是"信"、"德"、"慧"的三位一体。用现代术语说,儒家是哲学、道德、宗教三者合一的综合性事业。  相似文献   

16.
有人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形容记者这个职业。"铁肩担道义"是说记者的品质,"妙手著文章"是说记者的能力。笔者认为"铁肩担道义"除了品质,也是责任,这种责任的履行光靠"妙手著文章"的能力是不够的,还要能够"守心如玉"。守"人性"。守"人性"就是以人为本。记者必须懂得,没有一条新闻值得用生命换取。而在"人性化"方面有争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07,(17):78-79
"企"字的上面是"人",下面是"止","止"是企业稳固的基础,与上面的"人"字组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圆满的"企"字。  相似文献   

18.
文龙玉 《出版广角》2014,(13):84-85
正从根本上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把自然人变为社会人,拔除人性中的恶,滋养人性中的善,无论到了什么时代,这些都不可能改变,因为这是教育之所以存在的理由。理论上说,所有层次意义上的改革都是破旧立新。"改"是部分修正"革"是彻底清除,都针对"旧"而言而所有"旧"的东西都是因为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而才必须要"破然后"立"。这是常识,是通例。但常识有时靠不住,有通例则意味着有例外教育改革就是鲜活的例子。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实验"则是这些例子里醒目  相似文献   

19.
125."骛"是指纵横奔驰,古通"务",意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中的"骛"下边是"马";"趋之若鹜"中的"鹜"下面是"鸟"。  相似文献   

20.
对丁哲学家来讲"动"与"静"是一种有趣的辨证关系.在他们看来"动"与"静"是事物相互依存的两种状态,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物理学家来讲,他们坚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于出版物设计者来讲,"静止"的作品赋予"动"的生命,他们认为,这种不动之动是艺术设计中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