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教师教育研究》2017,(1):56-62
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探讨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教师,其自我心理结构特点及其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长教龄绩优教师自我和谐程度、自我接纳水平、自我意识水平、自我评价最高,自我概念发展最完善,自我监控策略运用最好。进一步,根据四类教师的自我心理特征的数据形态,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心理结构模型。在该模型中,自我意识是教师自我的基础;自我调控是教师自我的功能;自我和谐、印象管理、自我建构、自我接纳、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教师自我心理的六大内容。  相似文献   

2.
自传体记忆是指与自己有关的过去自我经验的记忆,与自我概念紧密相联。发展取向研究探讨自传体记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内部机制及其外部因素;认知取向研究认为自我概念和自传体记忆之间发生交互作用包括自我参照效应、自我概念影响记忆选择性以及自我记忆系统理论模型三个心理机制;新近的文化取向研究表砚文化因素对两者的关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库斯关于自我图式、可能自我、工作的自我概念等观点形成了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图式是个体对源于过去经验的自我的认知类化,能够组织和引导个体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可能自我代表了个体可能成为的、喜欢成为的、担心成为的自我,它具有联系自我认知与动机、与自我情感的重要作用。工作的自我概念是在当前的思维和记忆中处于活跃状态的自我概念。马库斯及其同事的跨文化研究表明,文化与人格是相互建构的。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张掖市200名农村小学教师为对象,以了解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及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了教师"自我概念""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九个维度。研究表明:(1)农村小学教师在"自我概念""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三个维度上的评价较高,在"自我行动"和"自我批评"维度上的评价较低。(2)职称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评价中不存在显著差异。(3)性别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社会自我"评价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4)教龄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自我"评价维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高中生正处于自我概念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本文从四个途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激发他们认识自我的动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引导学生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我;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肯定)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课堂促进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综合性大学的9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44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在自我概念的各维度上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的职业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业自我是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个体三个层面的自我概念中都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教师的职业自我包括职业自我意识与职业自我设计。职业自我意识具体指职业自我的认知与感受。职业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教师角色要求、教师职业生涯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与自我认同;职业自我感受是指职业自我效能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职业满意、职业倦怠与职业危机等各种感受;职业自我设计是指教师在对职业自我的观察、判断、评价以及感受的基础上对自身职业发展进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生理自我特征、心理自我特征、社会自我特征以及关联自我特征的态度.儿童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是维持心理健康、形成健全人格的核心问题.了解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投射自我是指人们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由此产生的自我认知。它在自我概念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与自尊有着重要的关系、心理学家收集人们的自我观点、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和想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用以研究投射自我,并探索三者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65名初中生进行的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有显著的关系,但关系的密切程度有差异;2、自我概念中的学业自我概念及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有直接效应,非学业自我概念,自我监控学习行为通过学业自我概念,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11.
Academic self-schemas are important cognitive frames capable of guiding students’ learning engagement. Using a cohort of Year 10 Australian students,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examined the self-congruence engagement hypothesis which maintains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academic self-schemas, achievement goals, learning approache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 levels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Students completed a survey and attempted an achievement test at the beginning and close to the end of the academic year. Two hypotheses in relation to the notion of self-engagement congruence were examined. The first hypothesis assumes that students holding a specific academic self-schema will maintain a pattern of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congruent with their specific self-conception over time. The second hypothesis postulates that a change in academic self-schemas will be associated with a corresponding shift in students’ engagement and achievement patterns. Cluster analyses provided clear evidence supporting these two hypotheses.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认知方式偏重主观化,具有新的特点[1]。本文是一篇针对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表现欲望高,是非观念低,心理耐性差"心理特点的研究,运用人本主义理论的中心疗法,着力解决问题学生的心理失调,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工作提供案例指导,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的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 ,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培养途径 ,有助于为社会造就更多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这个论断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人的本质从根本上说是由外界社会环境决定的;其二,人的本质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人自觉选择的。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相结合,造成人的具体本质。  相似文献   

15.
"瘫痪"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依斯早期的作品<都柏林人>所反映的重要主题.作者通过揭示19世纪都柏林狭隘瘫痪的社会现实,和此种社会环境对都柏林人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来表现主题,他对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内部性格和精神品质的剖析和展现,使"瘫痪"主题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更深入细致的表现.<痛苦的往事>中主人公达菲先生是小说集中都柏林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对这一人物进行剖析,并从他所代表的成年都柏林人的精神生活入手,来解读和分析小说集主题"瘫痪",进一步展现"瘫痪"在人物内在精神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challenges conventional understandings of how research methods courses are taught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Currently, students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re trained in techniques on how to conduct and disseminate research. While these skills are essential, we argue that, as educators, we need to teach students to recognize that the research process does not simply entail method, logic and reason. It begins with the self and with the assumption that emotions have a place in higher education. By using what we call Compassionate Research as a model, we contend that our humanity becomes the point of entry into the world of research. This pedagogical model relies on three interconnected principles, namely the abilities to question, self-question, and empathize. Its implementation in the classroom helps to foster culturally sensitiv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self-awareness that translates into meaningful interactions with our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17.
"文化帝国主义"是一个寓意丰富、张力巨大的理论术语。目前,学术界对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存在三种解读方式:其一,是把"文化帝国主义"看成是一种文化霸权主义的表征加以批判;其二,是把"文化帝国主义"当成是一种文化民族专制主义的借口;其三,是把"文化帝国主义"作为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参照,以此文化策略来加强民族文化的自觉认同。  相似文献   

18.
理论自觉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只有充分的理论自觉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理论自觉表现为认同教育技术理论的价值、理解教育技术理论的内涵以及追求教育技术理论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The basic assump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mathematics and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re both forms of knowledge and, therefore, represent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This was also the basic assumption of Fried (2001) who maintained that these ways of knowing imply different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commitments, which, in turn, lead to a conflict between the commitments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history of mathematics. But that conclusion was far too peremptory. The present paper, by contrast, takes the position, relying in part on Saussurean semiotics, that the historian's and working mathematician's ways of knowing are complementary. Recognizing this fact, it is argued, brings us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urselves as creatures that do mathematics. This understanding, which is a kind of mathematical self-knowledge, is then proposed as an alternative commitment for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light of that commitment,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ssumes an essential role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both as a subject and as a mediator between the aforementioned ways of knowing.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赋"源远流长,汉赋是我国赋体文学的源头,更是我国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期间经历了汉大赋、魏晋抒情赋、唐代律赋和晚唐小品赋、宋代的文赋等成就卓著。元科举不兴,明八股取士,但文人赋作仍有很多。尤其明末清初一批抨击阉党乱政、反对异族入侵和清末富有爱国情怀的赋家和赋作,更加拓展了赋的题材和内容。明清已还,赋论和赋集渐多,为研究辞赋奠定了基础。汉赋繁盛乃盛世必然。21世纪初,正逢盛世,新赋创作蔚为壮观,但是作家的国学修养、作品的思想深度、创作技巧还需进一步加强,尤其要向以欧阳修和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赋作家和文赋作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