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采用身体感理论视角,通过分析移动阅读过程中读者产生的身体经验,初步勾勒了移动阅读所引发身体感的六个面向与生成因素,以明确移动阅读中身体的中介作用及其社会意涵。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阅读中被动、静态和孤立的身体,移动阅读带来的身心感受可以被视为一种能动的身体感实践。一方面,移动阅读为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活动开辟了“中间空间”,读者借此重新编排移动生活,将日常通勤时间变为富有成效的阅读时间;另一方面,移动阅读通过激活人体多感官交互的共振效应,从而创造了数字时代特有的、显在的项目化阅读实践和身心感知。身体感视角的引入,对于从经验层面论证当前阅读研究中的身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碎片化”“快捷化”的电子阅读普及的时代,纸质阅读却激活了身体的感知,成为不可替代的阅读方式.文章以物与“身体感”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比分析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在身体感知方式层面的差异,回到身体的维度探究纸质阅读在新的媒介时空如何焕发生命力;从传播形态变迁的历史语境中,梳理人与媒介间交互影响的脉络,以“体物入微”的概念重新阐释纸质阅读在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化意义.实体书店的空间也从传统的单一零售空间转变为具有美学价值和交流意味的多功能文化复合体,空间属性的变化重构了身体与客体空间的关系,客体空间通过“身体”的参与具有了体验的意义,身体空间也成为一个空间结构及其意义分布不断变化的异质空间.  相似文献   

3.
传统纸质书籍的身体感、仪式感、现场感等阅读优势是屏幕图书所不具备的,书籍设计应从语境、心境、艺境等阅读体验出发,从版面编排的多维性拓展语境体验,材料工艺的探索性延伸心境体验,整体构思的独特性深化艺境体验,深度挖掘并丰富传统阅读带来的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多感官体验之美.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9,(1):71-78
传播的非物质性是传播学研究的主导性本体论基础,即认为传播是建立在人类认知、思想、语言和象征等基础上的文本性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性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媒介理论以一种区别于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和讨论传播的物质性问题,试图扭转传播学的文本中心主义倾向。在媒介理论的视野中,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智能阅读是调动多维感官,获取、理解、领悟智能出版物内容的强交互、便捷性、适人化的阅读方式"这一理论基点,分析了阅读方式智能化、阅读客体智能化、阅读场景智能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书香城市建设的内涵、要素与瓶颈,进而以智能阅读的视角,从"满足用户阅读需求、提供智能出版物、打造多元智能阅读场景"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书香城市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将归因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纳入到图书馆感知服务研究之中,从归因的视角对图书馆用户感知服务质量的形成机制做定量分析。着重考察图书馆用户满意感/不满意感判断中的认知成分,弄清楚图书馆用户的期望、行为是如何形成的并论证用户期望、行为与归因特性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探讨三种归因特性对图书馆感知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揭示归因对图书馆用户感知及后续情感和行为的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7.
彭佳  彭淑茵 《东南传播》2024,(2):140-144
作为一种模仿真实物性的纯符号,具有物符双重性的虚拟物构成元宇宙景象,其物性建造来自人类感官渠道的集成投射,从而在人类脑海中再现“物感”。虚拟物不仅在元宇宙通行,通过物物交互形成的物体间性不断增生虚拟物的符号意义,还能塑造主体间性,反作用于现实世界产生相应价值,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作用的效果。元宇宙给受众带来一种沉浸式的美学体验,这是经由技术媒介将数字身体的虚拟意识投射到真实身体,并与真实身体曾经的经验和感知置换而构成的跨媒介、跨场景、跨身体的共感真实。  相似文献   

8.
过去近三十年来感知研究在人文社科领域发展迅速,“多感知”的观念逐渐影响作为非正式教育场所的博物馆界。为“视觉中心主义”长期占据的现代博物馆开始重新思考多种感官的运用,博物馆开始更多地考虑超越视觉外的触觉、听觉、嗅觉及本体感觉等感官体验的认知与情感属性,并探索与之相对应的应用方式与技术支持。因此,“感官博物馆学”应运而生;本文从“感官博物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梳理早期博物馆感官史,结合认知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及当代多感知策展实例,对其中的嗅觉深入剖析,探讨其进入博物馆展览的途径、效果、挑战及与观众产生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9.
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理解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网络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字信息激增和阅读载体形态改变的同时,也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本研究采用实验方法从阅读理解和记忆保持层面研究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同一阅读材料,相比纸质阅读,数字阅读更倾向于跳读和略读;在理解认知方面,两组对于简单信息的处理加工表现无差别,但数字阅读对于复杂信息的认知加工效果略差;在长期记忆方面,数字阅读表现逊于纸质阅读,内化阅读材料的能力较弱。研究揭示,在数字环境中读者有必要训练自己对两种阅读方式的适应度,以获得阅读理解效果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过去近三十年认知科学的"具身"转向,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多感官转向"以及感知研究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多感官"的观念逐渐影响作为非正式教育主要场域的博物馆界。在博物馆空间中的美学教育是视听的、体验的、综合的,强调的是观众的"身体",如身心状态、情感、情绪、感知、意向等,是一次身心与环境的对话、合作。因此,本文从具身认知与多感官审美的神经科学研究出发,以跨博物馆学、艺术、哲学、心理学及神经科学的视角为基础,提出"博物馆之脑"的概念,为日益发展的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提供理论与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维纳在《人有人的用处》中提出“把有机体看作消息”,①认为人通过知觉和语言让肉体的控制能力扩展到知觉和语言能达到的地方.无独有偶,米德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提出主客我符号互动的观点,认为“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态度.”②两者都采取了一种在承认物质性的同时把人作为信息体来看的视角.人的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神经系统中传递的信息,是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关于实在的信息.经由生命体感官对实在世界进行信息复制,让生命体能够感知周围世界,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对客观情境的主观认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阅读史中的听觉浮现,从口语时代的公共朗读到数字时代的有声阅读,挖掘有声阅读的传统基因.阅读关乎意义,本文从具身认知视角探讨有声阅读的意义建构,一方面,有声阅读的具身体验影响着读者的意义建构,基于身体的阅读行为形成对意义的把握、感知和阐释;另一方面,从身体意向性到具身化记忆,阅读行为发生了转义,读者在公共的听觉空间中实现阅读意义的共享.有声阅读是对阅读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唤醒受众的阅读意识,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对推动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结合品牌理论和国内外阅读推广现状,分析"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品牌化运作特点,为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品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使用文献、网络和实地等调研方法,对"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的品牌化建设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结果/结论]"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品牌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可复制性的城市阅读推广模式,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鲜明的形象设计、清晰的定位和活动方案,以及完善的推广平台和全方位的传播体系,为全民阅读推广提供了经验和范本。  相似文献   

14.
空间设计在公共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用户为中心的多感官体验设计成为新的研究议题。日本那须盐原市图书馆设计富有“森林感”的阅读空间,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激发受众的学习欲望,为公众带来了新的认知。文章以该馆空间设计实践为例,分析了“森林感”阅读空间对用户多种感官的影响,通过归纳演绎法探索空间环境对用户在感觉、情感、认知方面所带来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发掘公共图书馆在空间设计和再设计方面的创新契机。在未来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增强用户体验感为中心的空间设计理念作为设计思路,从精心营造环境美学、周到顾及受众体验、科学设置感官节点、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等方面入手,构建美观、舒适、科学的阅读空间。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心灵、身体、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人的认知源于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在实践中,潜在的身体经验对认知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听书是时兴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看书相比,即使阅读的文本相同,阅读效果也有差别.由于读者在与两种媒介进行交互时所处时空环境不同,身体姿态体验也不尽相同,最终会对阅读效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阅读仪式感是“传播仪式”的一个重要表征。传播仪式观是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他认为传播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指共享信仰的表征。①正如张颐武教授所言,“仪式感一面是一种人在生活中对于价值观的敬畏所造成的庄重,一面是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所展现出的典雅”。②笔者认为,阅读仪式感是在共同的场景中受众与传播主体在传播过程中共享价值和信仰所呈现出的情态和方式,体现了传受双方的共同意识和集体记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受众逐渐向移动客户端转移,参与者在移动阅读中形成碎片化、娱乐化、社交化、浅表化的共享价值观,人神对话、人际交流、文明象征的阅读仪式感日益蜕化,黑格尔将读报行为当作现代人晨间祈祷的代用品的神话意义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意义]比较有声阅读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在阅读效果及认知负荷上的差异,为不同场景下阅读方式的选择及阅读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过程]运用对照组实验方法,选取两种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借鉴PISA阅读理解测评框架编制问卷测试阅读效果,利用NASA-TLX量表对认知负荷进行测量。而后通过描述统计与混合模型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 /结论 ]有声阅读在简单记忆阅读效果上与数字阅读、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深层次阅读效果层面不如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体力负荷与受挫负荷显著高于纸质阅读,有声阅读的努力负荷显著高于数字阅读。据此提出不同阅读方式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8.
某日在网上闲逛,偶入一聊天室,见有网民正七嘴八舌聊出版,于是好奇心驱使,忍不住Download几节,仅供览者一哂。 书迷:有人认定电子出版必取代纸质 图书,我始终怀疑。人们读书的历史已两 千多年,形成了一种阅读习惯,而网络出 版的阅读必须借助计算机,阅读的随意性 不可能与图书相比。读书不仅仅是接收书 中的知识,也是一种特定的享受,图的是那种书香氛围。 小生:我是尼葛洛庞帝称之为“电子面条喂大的一代,但我们又被逼着整天读书,多亏网络给了我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依我看,纸质图书太呆板,一本书买到手之后,永远就…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生存再塑时空感促使“技术化的身体”的形成,耦合深阅读在数字化生存时代凸显的深度参与和意义构建属性,从而推断具身交互阅读成为数字化生存下深阅读复归的方式。文章从剖析数字化生存对读者的影响入手,探讨深阅读与数字化生存的耦合点,揭示具身交互阅读开启深阅读复归图景,指出实现具身交互阅读的路径。以读者自我教育为前提,以稳交互深开发身体感官为战略,剖析具身交互阅读实现的路径,勾勒深阅读复归图景。  相似文献   

20.
在5G、脑机接口、裸眼3D和R系列等新兴媒介技术的共同建构下,一个能够全面激发空间资源活力,深度融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延伸时空的元宇宙,为数字阅读搭建了“三度空间”“三重勾连”的超级场景。每个读者都可以具身在元宇宙数字阅读空间里进行内容体验、符号编辑和仪式互动。在“技术—空间—身体”的框架下,元宇宙推动着数字阅读从读者导向转入空间导向,“身体在场”的全感官阅读体验拉近了读者与地理位置及社会的距离。读者在元宇宙数字阅读空间里以多重身份参与仪式互动,仪式象征的空间边界不断被拓展,共情共感的互动仪式链将读者以共同体形式聚集到一起,实现仪式效力和文化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