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现有常规能源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作为自然界的第四大能源,生物质能是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的新型能源。生物质固化成型为生物质固体燃料是生物质能高效利用的一种常见方式。本文从生物质原料种类、成型工艺及成型设备三个方面以专利申请的角度来分析生物质固化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生物质具有可再生性,并且十分丰富,每年生产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相当于世界年能耗总和的10倍。因而,生物质成为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世界第四大能源。生物质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沼气、压缩成型固体燃料、气化生产燃气/发电/供热、生产燃料酒精、生产生物柴油等方式进行转化和利用,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随着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和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视,生物质能替代化石能源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3.
环保热词     
《百科知识》2013,(3):43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又可称作再生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以不耗尽天然资源或危害环境的方式作为燃料的各种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生物质燃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物质能发展中几个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能源目前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矿物能源资源量不足,二是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太低,三是浪费严重。本文重点研究生物能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几个共性问题,中国每年可生产生物质资源8亿多吨(不包括畜禽粪便和海洋生物质),其中作物秸秆类6亿多吨,林木残余及加工剩余物2亿多吨。目前国内外高品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生物柴油、生物乙醇、成型燃料。文章以此为中心研究了合理利用这些能源资源需要解决的政策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科技》2003,(10):47-47
弹道导弹依燃料形态可分为为液体燃料导弹和固体燃料导弹,液体燃料导弹是用两个贮存槽分别存放燃料和液态氧化剂,使用时由泵将两者喷入燃烧室中,然后点火燃烧来产生推力。固体燃料导弹则是把燃料和氧化剂混合后以固体方式贮存在导弹的燃料槽中直接燃烧。  相似文献   

6.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其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生物质能源一直是当地最重要的生活用燃料等能源来源。本文概述了生物质能源在西藏的利用历史、开发利用政策及应用研究现状、资源现状,并就生物质能源在西藏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14,(4):77-77
<正>云南腾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实施"生物质固体燃料产品、生产装备、清洁供热系统的研制及示范"项目中取得重大成果。项目针对秸秆、稻壳、烟秆、油菜秆等农业废弃物和树皮、锯末等多种林业固废特性,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木复合基生物质颗粒燃料制作及工艺路线,将专用、高效的加工设备合理匹配,实现了燃料生产产量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现已形成年产11万吨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能力,同时公司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4项,成果转化19项;申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海科技》2015,(1):56-58
<正>目前国际上将生物能源分为三大类,第一代生物燃料是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乙醇,采用发酵工艺。第二代主要用玉米的茎叶根和木质等纤维素原料,生产酒精等。而第三代则是以原料海藻、地沟油制造出生物柴油等燃料。目前,世界上技术较为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发电、液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气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的生物质资源条件,利用农林剩余物作为锅炉燃料使用则具有环境友好、可以再生的特点,研究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技术,开发生物质燃料锅炉,对节约常规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有着积极意义。由于本厂内燃料结构单一,配烧的湿树皮量多,而热值高的干燃料少,造成锅炉NOX指标偏高,调整困难,容易涉及环保排放事故。为了控制NOX指标正常,予以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技术指导,杜绝环保事故的发生,针对NOX指标控制制定本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农牧民住户的能源资源和燃料资源主要有水力、地热、太阳能、风力、秸秆、薪柴、畜粪和煤炭等。西藏农牧民能源供应因能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匀、开发条件差、优质能源较少、能源供给困难和能源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使农牧民群众的日常能源供给仍以传统燃料为主,尤其是西藏农牧区燃料短缺、能源匮乏,农牧民群众一直以薪柴、牛粪等生物质能源作为燃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的减排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源转型方案中,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是重要的选项,中国资源丰富的林木生物质在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转型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木质颗粒燃料及传统的化石燃料(煤炭)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思想梳理不同能源系统的温室效应排放指标与经济评价指标边界,从传统的生命周期分析与经济指标分析两方面,探讨中国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的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①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供热或供电时,单位能量的供应能耗降低0.01~0.176 MJ,在碳中性假设下,木质颗粒燃料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②平均市场价格下,木质颗粒的单位热能成本高于煤炭,即用木质颗粒燃料替代煤炭供能时,单位热能或电能的使用需要付出较高的燃料成本,约为16.06~34.16元;③敏感性分析表明,能量转换率、燃料热值和燃料的价格对替代效益的影响最为显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燃料价格等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燃料替代使用成本,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及利用在未来中国能源结构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从碳中性下的净减排、生物质原料问题、提高减排效率和财政补贴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娟 《科学中国人》2004,(11):66-66
生物质能源是指源于有机质的可再生的各种农林产品,是人类最先利用的能源。由于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源渐渐被人类所忽视甚至废弃。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及使用化石燃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4.
唐峰 《大众科技》2012,(7):267-271
生物质产业是指利用再生或循环的有机物质,包括农作物、树木和其它植物及其残体、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以及利用边际性土地和水面种植能源植物为原料,通过工业性加工转化,进行生物产品、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的一种产业.文章主要介绍生物质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广西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项目概况生物质能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燃烧发电是大规模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生物质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CO_2近零排放、污染物排放少、燃烧效率高、单台设备处理量大、燃烧后的生物质灰可还田等突出的优点。应用前景该技术适用于具有生物质资源的地区。适用行业有电力、供热以及有条件利用生物质能的企业。适用于能源、动力、供热和环保等领域。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不仅资源储量较大,而且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其不仅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替代品,而且还能够有效解决人类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危机,具有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分析了生物质燃料燃烧的机理,并进一步对影响生物质燃料燃烧的因素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由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性较为特别,因此与之相适应的燃料燃烧设备是影响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对解决现今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经济及生态环境问题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里对燃料酒精、生物质热解、生物制氢等当前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能源关系到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能源的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生活能源消费水平增长缓慢,能源消费结构滞后.消费特征表现为水平低、品位差;能源浪费严重;不合理的能源利用方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未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生物质能是我国农村生活用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发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国家能源需求压力,因此应大力推广.目前我国生物质能的现代化利用方式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能源政策与资金保障、建立并完善生物质资源市场、提高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等3个方面促进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02,(18):48-49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生物资源非常丰富,仅就便于收集的农作物秸杆计,年产量己达6~7亿吨.除作为农村家用燃料、饲料和返田有机肥料外,烧荒于田间地头的量也不少;此外,造纸、制糖等农产品加工业和木材加工业产出的生物渣的数量也很可观.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农民对秸杆的需求越来越少,近年来倡导的秸秆还田,因受土壤消化能力和病虫害防治的限制,还田份额不大:有价值的商业化利用和高品位燃料的转化尚停留在研究阶段,用量十分有限.大量的秸秆只得烧荒于田野.既浪费了生物质能资源,又妨碍高速公路和机场的正常运行.尽管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已明令禁烧,并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但近年来此类由于燃烧秸秆造成机场和高速公路停运的事件在新闻媒体中仍屡屡出现.充分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开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方法,其基础和关键是解决生物质资源由于量大面广,体积松散,不便于远距离收集和运输等问题.以生物质型块生产技术为核心的减小生物质体积的预处理技术,是目前生物质综合利用的最为现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