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新冠感染的发生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云展览”逐渐成为博物馆运营中的常规项目。按照设展、策展、观展的流程顺序拆分,博物馆“云展览”可被解构为现实展品在“云”上的数字延展、策“展”时空间及内容结合的景观营造、游客在“览”展过程中的对话式参与三个部分。未来,博物馆在“云展览”中应跨越时空、虚实和传受之界,运用自身的“云展厅”优势,构建起沉浸式“云景观”,从而在传受双方间实现“云对话”。  相似文献   

2.
李倩倩 《中国博物馆》2023,(6):39-44+127
试从知识生产与信息转译的角度,探讨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研究的维度与可能,提出将数字媒介视为遗址博物馆展览信息阐释媒介,纳入展览内容设计与文本编撰范畴。同时,提出应重视数字人文的解释力与整合力。数字展示媒介的本质问题并非形式问题,而是内容层面的问题。难点在于如何结合遗产核心价值、文物文化内涵与观众认知特点进行技术与内容的匹配与研发。包括发掘方在内的研究者、博物馆策展方与数字技术团队的协同参与,对构建遗址博物馆数字化阐释体系有关键作用。未来评估遗址博物馆数字展示技术,应结合互动、沉浸、虚拟仿真等技术形式,来判断其信息供给的内核与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3.
“以参观者体验为中心”的交互式体验设计逐渐成为博物馆的共识设计。通过交互设计,人们利用现代技术还原历史,将现存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并还原,最终与大众见面,让人们体验。通过深入讨论博物馆展示中的交互设计,分析以沉浸式体验、智能交互如何提高陈列布展效果,增强参观者视、听、触觉刺激,以期探索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博物馆通过举办以“文明”为标题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国内外巡展)等方式,不断尝试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凸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标准与重要贡献,但存在“中国性”呈现不足、阐释力不够等问题。在“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的新背景下,博物馆以“文明”为标题的陈列展览应该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挖掘多元内涵,展示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自成性逻辑,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数字展陈技术,以多维释展转换等路径凸显“中国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文明阐释体系。  相似文献   

5.
“换一种说法”是2004—2006年伦敦6家博物馆联合进行的展览更新改造项目的名称。在我国,尽管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千展一面”的问题却日益凸显,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为展览“换一种说法”已经势在必行。叙事型展览,因其强大的吸引力和出色的传播力,为展览的同质化困境提供了解决之道。因此,本文基于叙事学理论,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对展览文本展开探究,讨论如何通过人物微观叙事、丰富叙事结构和转换叙事视角进行突破与创新,让博物馆讲出更多不一样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6.
“云采访”作为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闻采访方式,通过虚拟交流和多媒体呈现,拓展了采访对象的范围、近距离接触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在融媒体时代得以兴起与发展。本文从采访对象的广阔范围、近距离接触的优势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创新策略包括强调挖掘新闻真相、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加强沉浸式体验与交互、构建“云采访”终端平台。研究表明,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云采访”应当紧随时代潮流,积极革新工作理念与方式,本文研究旨在为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的采访实践中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风格应当既是“包容性”又是“多元性”的,龙其是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陈列设计风格,应当并且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工作者追求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代表了博物馆陈列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对我国部分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考察和反思为基础,讨论了现代主义设计观、表现特点及其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影响,从功能与形式、一体与多元、清晰与虚拟、高雅与通俗五组范畴的探究,就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迎来“文博游”热潮,各类线上线下陈列展览的数量不断递增,展览质量日益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有力彰显了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然而,博物馆策展水平提升陷入困境,办展理念不突出、展陈体系不完善、阐释力度有待增强、数字技术运用不到位等问题逐渐暴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研究重点,剖析该馆陈列展览常见问题与内因,提出打造富有人民情怀的文博团队、加强展览项目库建设、增强文物学术研究、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和完善扶持政策措施的建议,着力推动博物馆加紧加快提升策展水平,更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9.
我国博物馆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通常采用“物以类聚”的文物分类方法,根据质地将文物分为不同类型进行分类保护。文物专题展览是综合类及历史类博物馆的重要展览类型之一,与基本陈列不同,更多地从艺术、题材、文化、流传等方面展现某类文物的内在演进逻辑,且更注重视觉表达。在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员要充分分析本馆展览定位、馆藏优势、目标观众等,以避免出现“千展一面”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0.
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类博物馆推出了丰富多样的展览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展览数量的飞跃,如何通过对展览项目目标、策划、管理及成效的评估来促进展览质量的提升,已成为我国博物馆界日益紧迫的诉求。本文试从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的现状出发,结合国际博物馆界展览评估理论与实践,提出构建政府考评与博物馆自评相配套、观众判断与专家判断相结合、覆盖展览全过程的一体化展览评估体系,以期对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工作之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随着虚拟技术在展示性活动领域的深入应用,档案虚拟展览正在成为开发档案资源、展示传播档案文化的主流形式。本文分析了Web3D数字展示空间技术对档案虚拟展览多种技术融合、沉浸式叙事表达、绿色经济多平台交互的重构,并进一步从确保档案展品的全过程安全、实现策展全流程的规范化、细化展览效果评价指标等三个方面对档案虚拟展览的规范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物类展览是我国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类别。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讨论日渐丰富,但以科技自然类展览和儿童博物馆为多,文物类展览一般以设置儿童活动区的形式作为对儿童教育的补充。然而,与文物类展览分离的儿童活动区或许为文物类展览忽略儿童观众的需求提供了有利的借口。据观察,部分博物馆的文物类展览仍将受众定位在文物爱好者和研究者等成人层面,未能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因此,有必要为文物类展览提高儿童教育意识,设计教育活动等提出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朱永琼  宋章通  方浩 《传媒》2023,(3):55-57
随着“文旅元宇宙”的提出和发展,作为其核心要素的虚拟数字人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有温度的交互体验和文旅服务。本文针对当前“文旅元宇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虚拟数字人加速“文旅元宇宙”技术的应用落地、优化其产品体验方式、重构产业生态三个层面探索虚拟数字人在“文旅元宇宙”中的应用,期望能为实现“文旅元宇宙”乃至整个文旅产业的升维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人及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博物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研究以环境心理学中环境—行为关系为理论视角,剖析科普展览中的环境—行为关系,解读科普展览如何从生理、心理、价值观层面对观众进行唤醒并产生效果,最终实现展览的教育目标。本研究以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及内容分析法了解科普展览对观众的唤醒方式及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面提出展览设计思路建议,以利科普展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博物馆出现了很多新的动向,可以简单描述为“以藏品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向。《以观众为中心:博物馆的新实践》一书作者结合多年对于欧美博物馆的观察,通过10个博物馆、艺术馆的案例分析与深度访谈,为我国博物馆融入此次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范本。这本书中所论述的博物馆内部人员职能、阐释方式、展览改造、社交活动等诸多改变,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博物馆的组织改革和展览活动策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博物馆空间受到学界和业界关注,探索空间的力量成为核心挑战之一。论文集《构建博物馆:叙事、建筑与展览》(Museum Making:Narratives, Architectures, Exhibitions)分为“叙事—空间—身份”“叙事—感知—具身”“叙事—媒介—媒介化”三大部分,揭示博物馆领域的空间能力与潜力。为剖析博物馆空间构建的发展意义与路径,全书凝练了博物馆空间构建的三重转向:从建筑到空间的观念转向,从空间到空间叙事的话语转向,从空间叙事到空间体验的功能转向。三重转向分别揭示了博物馆空间的概念性、结构性与阐释性力量,为我国博物馆空间的专业化构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给博物馆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分析数字展示技术在博物馆实体展览和虚拟展览中的应用案例的基础上,将几种常用的展示技术进行对比,讨论了数字展示与传统展示的优劣,进而提出了运用数字展示技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历次修订博物馆定义时不断提前“教育”在博物馆功能中的次序,于2007年把“教育”最终确定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我国博物馆行业首部全国性法规文件《博物馆条例》于2015年3月出台,再次明确强调了博物馆的教育、研究和欣赏的功能,并且把教育放在了首位。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就是通过不同途径传播人类文明,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北京汽车博物馆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展与教虽然“殊途”,一样可以实现“同归”,并且依托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逐渐理清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思路,初步构建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技博物馆在数量和规模蓬勃发展的同时,在展览展示方面也暴露出重视科学知识,忽视科学精神传播的问题。这并不符合国家科普事业发展要求和博物馆行业发展趋势,如何通过展览呈现科学精神内涵,是博物馆人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美国CDC博物馆EIS班级礼物在线展览为例,讨论科技博物馆发挥科技藏品的“物证”功能,利用在线展览创造更充分的讲述空间,形成对“求真、怀疑、客观、逻辑”等科学精神内涵更好呈现的做法及实践,以期给博物馆同仁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博物馆因其混杂性的社会、文化、经济、认同取向而成为一个极富潜力的场所。在这种理念下,“设计博物馆”或“博物馆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物理和建筑的显性层面,其运营、内容、技术、服务、责任等隐性层面也被纳入到讨论的范畴。《博物馆设计:故事、语调及其他》一书从博物馆建筑、信息传播、展览叙事、呈现棘手记忆、社区参与以及多元文化等各方面对广义的“博物馆设计”一词进行了深入讨论,给博物馆业界和学界提供了一些灵感,可以激发关于未来博物馆发展的可能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