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鱼蛋警长被踢掉了手枪,一时慌了神。他还没反应过来,爆米花先生早一个箭步上前,将他按倒在地。警长先生毕业于正规警校,毕竟有些功夫,突然一个鹞子翻身,反将爆米花先生压在下面,并用手死死扼住了他的脖颈。爆米花先生  相似文献   

2.
相信自己     
有一位年轻人在大学里上学,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大学的教育制度有许多弊端,便马上向校长提出。他的意见没被采纳,于是他决定自己办一所大学,自己当校长来根治这些弊端。在当时,办一所大学至少需要100万美元。上哪儿去找这么多钱?等毕业后去挣,那太遥远了。于是,他每天都在寝室内苦思冥想如何能有100万美元。同学都对他冷嘲热讽,说钱不会从梦中掉出来。但年轻人不以为然,他坚信自己可以筹到这笔钱。  相似文献   

3.
妙语圆桌     
起哄乔治·费多是著名的法国戏剧家,特别擅长于写滑稽剧,《马克西姆家的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可是该剧在首场演出时却不被观众看好,但该剧演出时却深深打动了观众,剧院里的喝彩声此起彼落。费多那天晚上也在看戏,而且也和其他人一样大喊大叫。"费多,你难道疯了吗?"朋友迷惑不解地问。"没疯!"费多解释说,"只有这样我才听不见观众谩骂的声音,使自己不会因此而伤心难过。"  相似文献   

4.
笑话二则     
《高中生之友》2013,(21):49
执着的小白兔一天,小白兔跑到药店里,问老板:"老板老板,你这里有胡萝卜吗?"老板说:"没有。"小白兔就走了。第二天,小白勉跑到药店里,问老板:"老板老板,你这里有胡萝卜吗?"老板说:"我都跟你说过了,没有!"小白兔就走了。第三天,小白兔跑到药店里,问老板:"老板老板,你这里有胡萝卜吗?"  相似文献   

5.
从小,朴载相就没缺吃少穿过,更不会想到自己也会有落魄和吃苦头的时候。他的父亲是韩国最大软件公司的老板,公司几乎垄断了国内30%的行业软件,小时候照顾他的保姆加保镖就有6个人,家里的跑车有10几辆随便他开。因为这样的家境,而且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爷爷就特别宠爱他,所以他天生不安分,做什么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父亲有时候都奈何不了他。所以,从小被送到美国去读书的他,在高中毕业后,因为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音乐,就偷偷地把父亲给他读商科  相似文献   

6.
摘编 《下一代》2015,(1):47
买地图一个男孩去书店买中国地图,发现包装都有破损,好像被人拆开过,于是问老板:"有新的中国地图吗?我想要一本没有开封的。"老板不想给他换,就板下脸,义正词严地说:"开封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己拉车两匹马在聊天,白马说:"现在人类都不用咱们拉车了,真是奇怪。"黑马说:"我知道原因。"说着就带着白马来到路边,看来往的汽车。白马一看,驾驶员升上都系着安全带,于是感叹道:"我知道了,它们都自己拉车了。"象形文字有个初学汉语的外国人,对中国的象形文字颇感兴趣。他的中国朋友  相似文献   

7.
刘明毕业后在城里闯荡,却一直没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他始终坚信,偌大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天,他看到一则招聘启事,想着自己所学的营销专业,就信心十足地走进招聘办公室。看过他的简历,招聘人员问:“你对我们公司的产品了解吗?”  相似文献   

8.
慧曼 《八小时以外》2014,(12):79-79
好友最近很苦恼,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四个月了,我总觉得老板对我的工作不够重视,对我也不够信任。是我多想了吗?"其实,如果老板真的不够信任我们,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值得老板信任吗?我们所做的工作能让老板放心吗?面对不信任,我们应该首先多责问一下自己。只有自己做到位了,才能赢得老板的信任。我开解朋友:"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成绩来做一个证明,首先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是称职的。  相似文献   

9.
张鹏 《留学生》2014,(3):18-18
对我们这代海归来讲,创业是比较好的时代。我是在2000年和当时很多的北大、清华学生一样出国,然后再读博士。当时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划,就感觉毕业了以后,如果能进入到华尔街的话,挣钱比较多。  相似文献   

10.
张蕾磊 《大学生》2015,(7):20-22
一窝蜂搞创业有害"如果你学了7年法律,毕业后创业卖茶鸡蛋,我总觉得哪里不对路数。"辛勤一声叹息。体会到学之乐才是真正的学:好学和乐观。辛勤坦言自己和一直在学校上学的同学们不一样,他本科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读研,毕业后工作,再考到清华读博,走的是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路径。辛勤不把上课当包袱,整个博士学习期间,只需修满18个学分,但是他已经完  相似文献   

11.
大刘是一位事业成功的男士,谈到和孩子吃饭的问题,他给我讲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了,我们几乎没在家吃过饭。我和我妻子都常常在外头应酬客户,闹到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我们有个儿子,从小就在外面餐厅吃饭,中午在学校吃校园餐,晚上自己上饭馆。我们给他不少零花钱,让他别亏待自己,上干净的好一点的餐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儿子是个老实孩子,不像一般男孩那样疯,他吃完饭就回家做作业。晚上我们不回来他自己就先睡了。我们一直很放心。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我和我妻子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突然有一天,…  相似文献   

12.
<正>朱先生白手起家,是一位建筑公司的老板。虽然目前的他家大业大,但创业过程并非无风无雨。他很会找地方,很有点子,公关能力也很好,才能耐得住台湾建筑业所经历的长时间的不景气。朱先生没念过什么书,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学历高一点。不过,他的独子学的是现代艺术,看来跟家业没什么关系。孩子办展览时缺乏经费,他也慷慨地赞助。很多人听说他没有努力安排孩子接班,问他:"你怎么没要求孩子继承家业?"他总是笑笑说:"当然希望他念商或是念建筑,不过,他从小就只对画画有兴趣,我也没办法。""念艺术恐怕连吃饭都有问题吧?"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神州学人》2007,(1):9-10
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总经理罗茁有着浓厚的清华背景.此前在清华参与创办和组织过清华学生创业大赛的他.自然成为首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筹备和运作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本刊记者日前就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以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有关话题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4.
急倾斜煤层在国内想遇见北大清华的学生,真是难,虽然西安的眼镜肉店老板就是北大的, 大连卖糖葫芦的就是清华医学院的,但这两个都是极端的个案,其余的北大清华学生绝不会混得那么惨,甚至绝少有和我们混为一谈的,请看你周围,有一个北大清华毕业的吗?就是有,也是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都需要一批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创业者。越来越多的中职生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他们勇于创业,敢于创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徐哲,获嘉职专2008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现在已有了一家自己的公司。2005年,徐哲在初中没毕业时就进入了获嘉职专计算机专业学习。在校期间,他学习刻苦认真,每天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专业教材前前后后看过不知多少遍,书本的空  相似文献   

16.
假期理,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来访,他已成家立业,自己开了一家公司,算是一个小老板。谈到在校读书的几年,他不住地道歉,为自己当年的不懂事而内疚。确实,他可以说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班上的坏事,基本都有他的份,没少给我添麻烦。每次犯错误,免不了要给他一通说教,有时怒不可遏,语言上就会加大杀伤力。我问他当时的批评是不是很伤害他。他笑了笑说:“老师,当时您说什么,我一点都没听进去,每次您生气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就想把这段时间捱过去,等您说完了便如释负重,知道这件事结束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设计师朋友。今天早上气哼哼地跟我说,刚拉黑一个大傻帽儿。一个连面都没见过的微信好友,问他能不能随便给做个LOGO,还说自己要求不高。朋友说没那么随便,就把设计报价单发给那人。那人半天回他个笑脸,说:小老弟别这么认真嘛,咱俩关系这么好,你做完我请你吃顿饭还不行吗。什么是交浅言深?举两个小例子。第一个。因为写过几篇疯传朋友圈的微信小爆文,一个十年没联系长我一届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有密集恐惧症,最烦去人多的地方,并且也没正经上过班,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放假,更不必去凑那些公众假期的热闹。打小我就是一不大合群的孩子,北京话叫"个",回头想想,人生每个阶段都没随上大流:小时候大院里孩子都在外面玩耍我被外公关在屋里背《唐诗三百首》,中学同学们刻苦学习数理化时我开始疯玩疯闹打扮早恋成了问题少女,上大学已经对校园里出双入对的鸳鸯们免疫,开始努力学习专业课并四处工作赚钱,毕业后大家有了稳定工作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而我还为了所(?)地球,不太着调地忙着谈恋爱。  相似文献   

19.
<正>一次去旅游,经常去的那家小店,原来100元的双人房突然就飙升到300元!"你们怎么说涨就涨呢?以前不都是100元的吗?"大家和老板理论。"以前是淡季,现在是旺季。"老板忙自己的事情,懒得理你。"你怎么这么不讲信用?"大家继续质问。"讲信用?你们提前问价了吗?打招呼了吗?"老板斜睨我们。"涨价也不可能涨几倍吧?""你们爱住不住,反正就是这个价。"  相似文献   

20.
雅琴阁 《成才之路》2011,(11):97-I0014
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一个叫哈佛的小镇上,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火车上卖爆米花,以赚取自己的零花钱。这其中有个十岁的孩子最惹人注意。经常坐这趟车的人几乎都认识他,他卖出的东西总是被乘客们抢购一空。在车上,除了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吆喝,他还把奶油和盐拌匀后一起加到爆米花里面,这一简单的举动使他的爆米花更加美味可口。结果,总是上车没多久,他的爆米花就卖完了。他懂得如何比别人做得更好,更吸引乘客,创优使他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