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正式规定了研究性学习课程为高中生的必修课。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其列入“必修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之中,从而使其步入我国中小学正规课程体系之列。自此,“研究性学习”在教学领域中给予接受。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其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含三类领域:“研究性学习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与“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其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学生中的成功开展对后两者的实施起着极大的帮助作用,三者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国家教育都于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把“研究性学习”课程规定为主要内容。本文试图对照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差异,以期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单立 《宁夏教育》2005,(11):41-41,43
我国课程计划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课。遗憾的是,除了学校,我们既没有实施"活动"的场所,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作保证,以致“活动”课仍在学校、课堂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部首次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亲身实践,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已明确将研究性学习与学工、学农、劳动技术以及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定从2002年秋开始,在全国所有的高中开设这一课程。作为一个崭新的领域,笔者认为,要想让研究性学习结出硕果,必须做好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颁布,使得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仍在探索阶段,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不及时纠正,很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全面深入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性学习的认知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与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这里的“实践”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向专家学者请教、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在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明确指出:“将活动课程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通过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丁晶 《亚太教育》2019,(12):180-181
在研究性学习课型“小陀螺,转起来”中,从“制作陀螺”到“对比实验”再到“改进拓展”,学生体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体现了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该课例从选题来源于学生生活、开放学习时间和空间、合理搭建知识脚手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尝试从身边的小物件探究出大智慧,反映了从浅表层体验到深层构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师的具体的“课”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体验性学习的一门崭新课程。在中小学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与学科课程形成优势互补,是构建较为健康、科学、完整的,有利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包含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个部分,其中研究性学习课时最多。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了重大的调整,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技术教育。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加以突出,这应该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方法,发挥其重要效应。本文就这个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已将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同时,为帮助学校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中的相关要求,还制订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根据《指南》所述。  相似文献   

13.
王琛 《中学教学参考》2009,(20):126-127
“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目前,初中化学新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从研究活动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来分,主要有实验型、实践型和调查考察型等类型.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中.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将内容目标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的7—9年级以“课题学习”的方式来进行.“课题学习”是《课标》中最富特色的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从理论上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研究性学习间的密切关系;又具体从三个方面写了学校生活课的开发情况,介绍了成果及体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各种举措,其中特别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切入点。2000年,我国教育部提出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一,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为推进研究性学习在我省的实施和建设,我省部分中小学早已开始了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迄今,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及研究不平衡按照国家教育部《全…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内涵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上的发展与应用,是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实施大语文战略的重要一环,属于广义的研究性学习。它与狭义的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一种学科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而后者则是一门课程,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因此,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研究性阅读教学,便可发现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我校开展的“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课活动中,我担任了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教师。从开始“确定课题一成立课题组——实施过程——成果展示”历时半个多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研究过程回顾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2005第1期刊登了刘俊利先生《基于实践的研究性学习反思》,对于研究性学习主阵地在“课堂”;“标准”下的“多元”;灵魂是“问题”等认识,本人原则上认同。但有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不敢苟同,如“体验式学习不能归属研究性学习范畴,它与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一起构成当前中学历史学习的三大主要学习方式。”我认为至少在认识上有以下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任峰 《考试周刊》2013,(20):164-165
<正>综合实践课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要求的一门必修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要特别重视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真正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的手段和途径,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