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在发廊理发时 ,能从自己前面的平面镜中看到身后的一些“物体” ,其实看到的这些“物体”是身后物体在镜中成的虚像。坐在椅子上的你 ,能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多大范围内的物体呢 ?人能够通过平面镜看到身后的“物体” ,是因为身后的物体能将灯光或阳光反射到镜面上 ,这些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的缘故。(图 1)如图 1 人眼位于平面镜AB前的S(图 2 )点 ,要确定人眼通过平面镜看到的范围时 ,我们可把人眼S看成是一个光源 ,在该光源发出的无数条光线中 ,有两条光线SA、SB刚好照射到平面镜AB的边沿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分别…  相似文献   

2.
光的反射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能够看到周围许许多多不发光的物体,就是由于这些物体能够将照射到其表曲的光反射入我们的眼睛.正因为有了光的反射,这个世界才精彩.  相似文献   

3.
例1 在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如图1所示,试画出人眼能看到发光点S在平面镜MN 中的像的范围. 分析观察者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该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观察者能从平面镜中看到物体的像,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了观察者的眼睛.因此,只要观察者的眼睛处于经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区  相似文献   

4.
三问三答     
第一问:为什么白天从竹帘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答:人眼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白天,室内不开灯,室内比室外要暗.室外的自然光照射到竹帘的表面,有一大部分入射光被竹帘反射并进入人眼,使人看到竹帘.还有一小部分穿过竹帘的缝隙进入室内,照射到物体上,这些物体再将入射光反射到竹帘的内表面,内表面又将大部分光反射回室内,由竹帘缝隙射向室外的光线就更少了.对于室外的观察者来说,竹帘外表面反射到眼睛里的光线比室内物体反射到眼睛的光线要多得多.所以从竹帘外看不清或看不见室内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一、平面镜成像 表面是平的镜叫做平面镜.把一个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可以从平面镜里看到物体的像.平静的水平、抛光的金属平面都可以看作平面镜.古人利用陶瓷盆盛水看自己面部的像,这是最早的平面镜,到了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已经使用铜镜.  相似文献   

6.
一、平面镜成像表面是平的镜叫做平面镜。把一个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可以从平面镜里看到物体的像。平静的水平、抛光的金属平面都可以看作平面镜。古人利用陶瓷盆盛水看自己面部的像,这是最早的平面镜,到了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已经使用铜镜。  相似文献   

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有同学提出了新的问题:从当作平面镜用的玻璃板的侧面看去,能看到间隔很小的两个像,一个较明亮,一个较暗淡,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们之所以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在平面镜上发生了反射,反射光进入眼睛引起的.我们不妨分三种情况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分析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间的成像情况 :如图 1所示 ,平面镜 OM和 ON互成 α角 ,物点 S与交点 O的连线与平面镜 OM成 θ角 ,与平面镜 ON成 β角 .根据平面镜成像性质可知 ,要使物点 S在第一个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S1能通过第二个平面镜继续成像 ,那么第一个像 S1必须在第二个平面镜前 ,且第二个平面镜应处于第一个像S1的可见区域中 .因此 ,必须使发光点射向第一平面镜的光线的反射光线能够射向第二个镜面并且再次被反射成像 (只要物体在平面镜前 ,我们就能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的像 ,但由于物体在平面镜前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反射效果越好;知道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2.过程与与方法:能够利用图画、语言对镜子成像的原理做出合理的解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教学准备:平面镜、小件玩具、实验记录表格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教师出示小镜子,谈话:平时你们喜欢照镜子吗?有没有发现过什么有趣的现象?[评析:教师出示小镜子,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产生“为什么”并自觉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二、认识光的反射现象⒈…  相似文献   

10.
1、很小的平面镜也能形成完整的物体的像 无论镜子的大小如何,都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与物等大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由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眼睛逆着反射光线的延长线观察到的虚像,所以无论镜子多小,只要整个物体发的光或反射的光能射到镜面上,就能从镜中观察到物体完整的像,只是当镜子小时观察者需离镜子近些,镜子大时观察者可离镜子远些,例如从便携的小镜里,可以看到整栋的楼房。  相似文献   

11.
苏科版初二物理光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束手电筒或激光笔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用光屏接受到光斑,改变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问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完整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吗?答无关.像是反射光线后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这是平面镜的成像原理.从物体上任一点射出的光(反射光)只要能射到平面镜面上,必然被平面镜反射.无论平面镜有多小(但面积不得为0),只要把物体放在平面镜面前,如图1所示,从物体上任一点A至少有两束以上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的不同点上.这些人射光线的入射两不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射角也不等.所以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不平行,它们的反向延长线必然相交于镜后一点A',该点即为A点的像点.物体上的每…  相似文献   

13.
一、命题趋势平面镜成像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规律以及怎样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会利用成像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进行简单的成像作图.二、试题讲析例1如图1所示,落地平面镜高0.8m.身高1.5m的姚安美同学站在镜前却看不到自己全身的像,她回想起物理课上所学知识就(选填“适当后退一段距离”或“适当把镜子升高一段距离”),当她看到了自己全身像时,此像的大小与她本人相比应该是.(选填“大”“、小”或“一样大”)讲析结合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人眼要想通过平面镜看到头顶和脚,必然有两…  相似文献   

14.
1 光在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要 . (2 0 0 1年广东省中考题 )2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的缘故 . (2 0 0 1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题 )3 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 .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度时 ,反射角变为 4 0° . (2 0 0 1年山西省中考题 )4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 ,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2 0°角 ,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 (2 0 0 1年辽宁省中考题 )5 …  相似文献   

15.
如图1所示,由光源S发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的A点,被平面镜M反射,如何作出反射光线? 由反射定律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交于A点,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所以过点A作平面镜M的法线AC,再作SA关于AC的对称射线AB,即为所求.  相似文献   

16.
苏科版初二物理光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束手电简或激光笔的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用光屏接受到光斑,改变入射光束照射到平面镜的角度,观察光斑位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桂健生 《物理教师》2010,31(9):43-44
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所成的像,其位置与观察者所处的方位无关,那么,观察者观察相邻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折射成像的位置是否也与观察者所处的方位无关呢?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 1.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明白:(1)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发出(或者反射)的光,射入我们眼睛里的缘故,例如我们可以看到清澈的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中.(2)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主要区别是:  相似文献   

19.
一、下面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选出. i。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常用凸镜,是因为: A。看到的像比实物大,更清楚; B.看到的像比实物大,可以看到较大范围内的物体多 C.看到的像与实物一样大,但光线集中,亮一些, D。看到的像虽然小一些,但可以看到较大的范围,视野扩大了。 2。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光的反射定律,只在光射向平面镜时是成立的,射向凹透镜或凸透镜时就不成立了, B。光在两种物质交界面上反射时,光的反射定律就不成立了; C。光在漫反射时,不遵守反射定律, D。光在所有的物体…  相似文献   

20.
一、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如何“变化”例 1 小红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像 (填“实”或“虚”) ;当小红远离镜子的过程中 ,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 0 0 1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 ,小红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为虚像 .当小红远离平面镜时 ,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说明 眼睛的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从物体发出 (或反射 )的光进入眼睛后 ,经过这个凸透镜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平面镜中同样大小的虚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