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就社会各界对档案馆产业化发展的两种看法,分析了档案馆产业化的必要性和还不能完全产业化的原因,提出了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形势,档案馆可以采取一套机构、两种机制、不同模式、不同体制的分类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新上海档案》2005,(11):30
苏君华在《档案时空》2005年第2期上撰文对“档案馆产业化”问题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档案馆产业化”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先天不足的内在缺陷,实践上也难免导致一系列负面后果。他指出:档案馆产业化之所以不可行,是因为:(1)违背了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原则;(2)违背了档案馆的公共服务精神;(3)对社会公众权利构成了实际侵害;(4)导致档案馆本质精神的蜕变和异化。正因为上述原因,即使在市场经济和档案馆现代化水平相当高的发达国家,虽然也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但是至今也未敢“产业化”,甚至对有偿服务制度也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北京档案》2006,(2):45-45
苏君华在《档案时空》2005年第2期撰文,对《档案馆产业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档案档案馆产业化》论者的主张,只不过是身处困境中的档案馆被迫采取的“自我扭曲精神人格”以适应社会论处生态环境的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4.
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的社会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要求档案馆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档案馆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步伐,引入产业化机制,拓展服务方式,才能完成信息化建设的重任.1.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不断学习.档案馆工作人员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向前看,善于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行将跨入21世纪之际,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档案馆发展形式,诸如电子档案馆、数字档案馆、虚拟档案馆、无墙档案馆、全球档案馆等提法纷纷出现,引起了档案界同行的密切关注。在对这些新生事物进行研究、预测的过程中,人们对它们的概念界定问题看法不一。笔者在此以一管之见,求教于档案界同行。一、未来档案馆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在诸多提法当中,笔者认为,数字档案馆和虚拟档案馆是21世纪档案馆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1.数字档案馆的发展数字档案馆(DigitalArchives)实际上就是电子档案馆(Elec…  相似文献   

6.
浅析县级综合档案馆案卷混合排列的好处宋文近几年,为丰富馆藏,各级档案馆尤其是县级综合档案馆接收了大批不同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再加上原有档案和两次机构改革中的撤并单位档案等,使馆藏全宗和档案数量骤然增多,加剧了县级综合档案馆“两多两少”(馆藏全宗和门类多...  相似文献   

7.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档案馆担负着档案行政管理、档案馆业务和城建档案管理三种职能,是地区综合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两馆合一,突出了“综合”和“服务”,是大连地区一种新的档案管理体制。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档案馆解放思想,服务大局,全区档案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5年至2003年,档案馆先后被省、市、开发区授予“优秀党员示范岗”、先进集体等各种荣誉20多次。  相似文献   

8.
档案馆形象是社会不同层次对档案馆的整体印象,它包括馆库建设、馆藏资源、服务环境、服务手段、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是一种综合评价和心理认同.良好的档案馆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可以给档案馆带来意想不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档案馆形象资源.塑造良好的档案馆形象会成为档案馆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法宝.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该不该研究历史,档案界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档案馆研究历史是“天经地义之事”,一种意见则认为“一定不能提倡档案工作者搞历史研究”。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作绝对的肯定或否定,都不妥当。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这是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途径。档案馆有种类之不同,有级别之区分,因此,也就有各自的特殊性,岂能一概而论? 我认为,地、县档案馆应该研究历史,即研究地方史。浅见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档案局科研所、湖北省档案局科教处、当阳市档案馆共同承担的“档案馆库房温湿度三种不同调控形式及设备配置的经济性比较研究”(以下简称“调控研究”)项目,于1992年10月通过国内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该项研究是1991年4月经国家档案局科研所立项,以当阳市档案馆库房为研究场地,对三层不同层次的库房分别采用机械通风配合去湿机、自然通风配合去湿机、空调机调控库内温湿度等三种调控形式进行测试研究。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大量、详细的数据,并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就该项目的研究谈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11.
近日,由滨州市档案馆组织编写的《滨州市档案馆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滨州市档案馆档案利用情况分析》正式付梓出版。这两本书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1997年至2005年间滨州市档案馆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方面的情况。《滨州市档案馆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从档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档案事业执行“九五”计划以来 ,中央、省市级档案馆正在积极建设档案信息网络检索的现代化系统 ,以适应当今网络化、数字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从而最终实现信息的共享、产业化管理与规模化组织开发和利用 ,构建我国的知识创新体系基础。1997年起 ,随着我国北京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安徽徽州档案馆、南京大学档案馆等近30个档案馆纷纷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各自的主页 ,我国档案工作在网络化进程上有了可喜的开端。但由于起步较晚 ,发展尚不成熟 ,档案网络数据库建设存在着质量不高、内容空洞且无层次性等不足 ,这样就导致了系统检…  相似文献   

13.
对档案馆档案服务模式的反思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档案馆的发展历程,档案馆工作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洗礼: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信息技术.由于这三次洗礼的社会背景、发展缘由和作用特点不同,档案服务因此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表现出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4.
档案馆有几位“近邻”: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当然,档案馆成为他们的“新邻”不过才二十来年的事。原本档案馆的“近邻”是保密局、机要局,这些神秘兮兮的部门。 当初,档案馆蜕去神秘的外衣,走近文化圈的时候,对他的“新邻”还有点不屑一顾,不以为伍的味道,自以为行政级别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越感。后来,当档案馆不得不文化起来,再后来,档案馆想方设法文化起来,才发现他的这些“邻居”们的文化底蕴、科技含量、社会效应,从“邻居”那里借鉴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比如纪念馆的陈列展览,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期间,档案馆和他的“邻居”们和睦相处,还时常“走亲访友”,联手策划举办一些展览。 近年来,文化开始市场化、产业化起来,这种“邻里”关系也就不能不受影响,特别是原本相对稳定、分工明确、约定俗成的馆藏资源配置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唐莘婼  康胜利 《兰台世界》2023,(5):56-59+63
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档案馆旅游功能的实现为档案馆自身建设、档案宣传和档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一种新范式。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档案馆凭借馆藏和空间优势,可从红色旅游和研学旅游两种路径有意识地主动实现旅游功能,并通过馆际合作、文创开发、拓宽受众和渠道等策略优化档案馆旅游,提升档案馆自身以及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的理论分析,通过阐述馆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定位出三种不同类型馆员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档案馆员职业素质培养路径及保障策略,为新时期档案馆工作者素质提升提供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7.
塑造良好的档案馆形象是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提高档案馆社会地位的重要前提,实施有效的档案馆职能评估是进行档案馆机构调整,完善内部机制的基本条件。形象定位与职能评估是档案馆面向新世纪进行改革创新的必要管理手段之一,本文分别介绍了这两种管理行为的概念、种类、实施方法和改进策略等相关的问题,以期能为内外两方面加强档案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是过渡,还是定位?--对复合档案馆发展之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档案馆发展正面临着两种现实。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以数字化资源为标志的数字档案馆的迅速发展,并成为档案馆的发展热点;另一方面,以纸质献为馆藏的传统档案馆虽受到数字档案馆的冲击,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于是,就出现了传统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并存发展的局面。把这种档案馆称为“复合档案馆”。  相似文献   

19.
王熹 《档案与建设》2012,(11):20-22
文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从被动、主动两种形式分别阐述了当前档案馆建筑节能技术的主要种类和特点,重点讨论了自然通风和采光、渗水砖、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雨水回用等节能技术在建设绿色档案馆过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明确了在绿色档案馆建筑技术应用中因地制宜、提高综合效能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董敏  于晶 《山东档案》2014,(2):35-36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档案信息化检索软件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县级综合档案馆在档案检索查询中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同一件档案经常会在不同的全宗中多次重复出现.也就是说,县级综合档案馆内保存有不少重份档案,造成馆藏臃肿、鱼龙混杂,既占用了档案馆大量的储存空间,又增添了馆内工作人员整理档案的工作量,给档案馆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本文就为何会有此种情况发生,以及如何加以避免,作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