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应客观评价罗章龙的经济史学思想及其学术贡献。《中国国民经济史》是学术界第一部以“国民经济史”命名的通史性的经济史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经济史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史学原论》是第一部概论性的经济史学论著,它的出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经济史学科体系。《原论》提出的“史型论”,是经济史学界较早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写作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生机。进入了一个“自觉——兴盛”时期。本文从“写作理论研究与发展”、“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对近20年来写作学科的建设成就。作一“梳理”与述评.以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对写作学科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胡宏文先生从事教育报刊工作20多年,奋斗经年,终于完成我国第一部专门而又系统地研究教育报刊采访写作的学术著作——《教育报刊采访写作方法论》。其新鲜的研究论点和从实证角度入手的研究方法,给教育报刊的编辑记者们提供了一个切实而全面的参照,所以著作尚未付梓,国家教育记协和湖南省教委就将它指定为教育系统采访写作的培训教材,《人民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刘堂江更是兴奋:“此书的出版,将标志着教育报刊的采访与写作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 这部著作分“总论”、“分论”、“例论”三大部分。总论是关于教育报刊采访写作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20世纪60年代才初步形成较为独立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具有代表性的一部著作 ,则是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发表的《人力资本的投资》一书。由于它是第一部比较系统阐明教育经济学理论的著作 ,因而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在我国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如果说 ,厉以宁教授的《教育经济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导论》和已故杨葆教授的《教育经济学》是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开启之作 ,为本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三百年)成书的《禹贡》中的“九洲说”、“五服说”就已经形成了从经济角度出发的、比较完整清晰的区域研究和开发整治模式,至今仍有理论参考和利用价值。说它年轻,是因为:第一,区域经济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诸多世界性问题的不断出现,区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论题”,是研究议论文时,常常用到的一个概念。但是,大家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并不一致,使用起来就出现了一些混乱。如:“一篇评论文章,通常由论题、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论题,也叫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湖北日报》社编内部教材《写作知识》)“论点也叫论题,是作者对所论问题的看法或主张。”(《写作基础知识》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版)“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叫论题。”(《写作简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论点是作者对论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文章原理初探》福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年版)  相似文献   

7.
湖南师专系统协作编写的《作文学》(张会恩主编,中南工大出版社出版),是很有特色的一本写作教材. 《作文学》是以文章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来建构它的理论体系的.作者用了十二章近一半的篇幅来论述作文的基本原理:前有“绪论”一章,对中国古代的写作理论进行了史的考察;其中“作者”一章,论写作主体;“感受”、“思维”、“想象”、“情感”、“构思”、“技巧”、“文采”七章,论写作过程;“读者”一章,论文章阅读;“规律”一章,论写作的基本规律;再加下编的文体论,就构成了对写作活动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构成了全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文学》是以恢宏的气势、求实的精神来建构理论体系的。这一点,从“绪论”一章可以看到。要论及作文  相似文献   

8.
上编 写作总论 第一章 “写作”和“写作学” 第一节 “写作”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主要概念: 1.文章:所谓文章,是以文字为媒介,或宣事明理,或表情达意的有篇章组织的信息传递。 对这一定义,应从三方面去理解。首先应明确,文章是一种“信息传递”;第二要注意,它是“以文字为媒介”,且“有篇章组织”的。这里既说明了它所借助的物质是“文字”,又说明了其表现形式是“篇章”。第三是内容,即“宣事明理”、“表情达意”,这也是文章得以存在的实际价值和社会功用。 2.写作:所谓写作,就是写文章。说的不是“文章”,而是“文章”的制作。既然是“制作”,那就必定有一个“过程”,因此,教材认为:“写作”是一种行为过程,它是一种借助书面语言完成观念、感情传递的复杂精神产品的制作过程——讲的是“写作”  相似文献   

9.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写作学理论专著。其中《神思》篇是创作论的首篇,文中的“神与物游”、“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意——思——言”等观点对于当代写作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论著,在20世纪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关于“历史”与历史记录的明确区分,关于历史学的科学性质和学科体系的精辟论述,对中国史学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潘懋元先生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个提出要建立专门的高等教育学科,并在建立高等教育学科方面进行了首次探索。20年后,他再度倡导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并于198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该书以“教育规律论”和“高等教育特点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其出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建立。潘先生对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可归纳为首创性、启蒙性、系统性、引领性和持久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相互关联,共同诠释和展现了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2.
文风是文章的作风。刘勰在其巨著《文心雕龙》中全面地阐明了他对文章的认识,当然也反映了他对文风问题的认识。一、文风论思想贯穿着《文心雕龙》全书《文心雕龙》全书共五十篇,分四大部分:总论,文体论,写作论,鉴赏批评论。虽然每一部分的论述内容各有侧重,但是都贯穿着文风论。总论部分三篇:《原道》、《征圣》、《宗经》,主要论述文章的产生和文章写作、批评的准则。这是属于认识文章的总的原则,也可看作认识文风问题的总的原则。刘勰的《文心雕龙》不是毫无背景的纯学术著作,而是有感于当时形式主义文风流弊的发愤之作。本书第一篇《原道》所论述的文章‘本乎道”的观点,便是刘勰首先  相似文献   

13.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门新兴的学科诞生了。这是一门专门研究教育自身的生产方式如何改善的学科,英文叫Educational Technology(或Technology of Education),中文译作“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等。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在我国教育界也有不少介绍文章。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混淆。什么是教育技术呢?所谓教育技术就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40年代,语教育史上有两部影响比较大的语教学论专,书名都叫《中学国教学法》:一部是阮真先生编的(正中书局1936年出版——以下简称“阮”),一部是蒋伯潜先生的(中华书局1941年出版——以下简称“蒋”)。本就从介绍这两部专人手,谈谈从20世纪的语教学论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有关“语(国语、国)”这个学科教学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一些,可真称得上是“世纪难题”了。  相似文献   

15.
蔡克勇教授,原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并指导博士研究生。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教育理论,80年代至90年代参与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策研究,撰写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史著作《高等教育简史》,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学校管理》(合著,国家教委推荐的文科教材),首次提出“第二课堂”新概念,先后出版十多部著作。近几年,一直从事高教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陈善云 《语文知识》2002,(12):32-32
“论”“说”这两种文体有不少的区别。首先是“论”说”的写作目的不同。“论”的写作目的往往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劝当时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演历史悲剧; “说”的写作目的则是针砭时弊,力求矫正时风。比如,《马说》《师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当推成书于 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 ,其“采获旧闻 ,考迹《诗》、《书》 ,推表山川 ,以缀《禹贡》、《周官》、《春秋》 ,下及战国、秦、汉”。由此可见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 2 0 0 0多年前 ,但它出现并形成为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 2 0世纪。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 ,2 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尤其是 2 0世纪后2 0年 ,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 ,中国历史地理学逐渐从近代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 ,研究思维更新颖 ,研究手段更先进 ,研究内容更广阔 ,成果更突出。在此基础上 ,出现了 1 0余部通…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诗话》、《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文章 ,以其对“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倡导 ,启动了中国写作理论的现代转型 ,而且以其《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这部讲授作文法之好书 ,为当时以及后人提供了提高写作能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湖南师专系统协作编写的《作文学》(张会恩主编,中南工大出版社出版),是很有特色的一本写作教材。《作文学》是以文章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来建构它的理论体系的。作者用了十二章近一半的篇幅来论述作文的基本原理:前有“绪论”一章,对中国古代的写作理论进行了史的考察;其中“作者”一章,论写作主体;“感受”、“思维”、“想象”、“情感”、“构思”、“技巧”、“文采”七章,论写作过程;“读者”一章,论文章阅读;“规律”一章,论写作的基本规律;再加下编的文体论,就构成了对写作活动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构成了全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文学》是以恢宏的气势、求实的精神来建构理论体系的。这一点,从“绪论”一章可以看到。要论及作文学研究的对象与理论体系时,作者不仅对文章学的发展及文章学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如数家珍,而且对文本写作学、过程写作学、主体写作学、文化写作学等各种写作学思想及它们取得的成绩十分清楚。从而把全书的理  相似文献   

20.
略谈新编教材《经济应用文写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张鸿钧教科书在远距离教学中的意义是至关重大的。写作课教材也是这样。写文章固然是一的技能,写作课应该突出能力训练,但“写作”毕竟有方法,有技巧、有规律,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门“学问”、讲清楚了文章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